我市老年助餐服務持續聚焦“高水平覆蓋、高質量服務”,努力打造“香山長者飯堂”服務品牌,初步形成建設標準化、管理規范化、服務信息化、場所適老化、運營社會化、城鄉一體化,具有中山特色老年助餐服務工作體系。
一是建設標準化。印發《中山市“香山長者飯堂”建設行動方案》《中山市“香山長者飯堂”建設運營指引》,構建“1+N”老年助餐服務網,提出建設指引116條。圍繞品牌標識、上墻制度、裝飾元素等方面,設計全市統一“香山長者飯堂”視覺形象,形成“香山長者飯堂”品牌標識。
二是場所適老化。會同住建部門編制老年助餐場所建設和適老化改造導則,從符合老年人身體特征和使用習慣出發,推動特色適老化產品應用到“香山長者飯堂”。同時,將“香山長者飯堂”廚師納入“粵菜師傅” 培訓,開發老年營養食譜、量身定制餐,提高供餐服務水平。
三是運營社會化。通過提供公有物業、租金減免、合作共建等方式,支持具備資質的各類經營主體平等參與老年助餐服務, 平等享受相關優惠政策。目前我市所有長者飯堂均由社會力量舉辦,堅持公益定位,實行社會化運作。四是服務信息化。依托中山智慧養老服務信息平臺,在已有預約登記、人臉識別等功能基礎上,逐步完善“訂單式”點餐、支付結算等功能,實現“線上申請—審批審核—確定資助—實時記錄—刷卡結算” 全流程信息化服務。
五是管理規范化。制定《中山市“香山長者飯堂”建設管理規范》,規范助餐場所認定、退出、補助發放等要求。聯合市場監管部門印發《關于建立中山市“香山長者飯堂”聯合監管機制的通知》,對全市老年助餐服務場所實施風險分級分類管理。將“香山長者飯堂”服務點納入“互聯網+明廚亮灶”,制定老年助餐集中供餐服務規范,守牢食品安全紅線。
六是城鄉一體化。探索打造“香山長者飯堂(助餐點)+養老服務機構+社會化配送+鄰里互助”的“設施布局+服務網絡”助餐模式,不斷優化農村地區老年助餐服務,保障特殊困難老年人用餐需求,著力補齊助餐配餐需求較少、老年人口居住分散的農村地區助餐工作短板,推動老年助餐服務城鄉一體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