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堅持以黨建引領社會組織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三個聚焦”打造“香山紅社”品牌項目,積極推動社會組織充分發揮自身專業優勢、資源優勢、服務優勢,以黨組織為橋梁聯合村(社區)開展共建活動,切實以“服務者”“參與者”身份融入社區治理,推動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新模式。
一、聚焦黨建引領,品牌創建繪底色。以“黨建+業務”融合發展為突破口,扎實做好社會組織黨建重點工作總體謀劃。積極聯合相關鎮街開展走訪調研,通過召開座談會、電話交流等方式,全面了解社會組織和各村(社區)實際需求,分類指導、精心謀劃、選準試點。目前,全市已有5個鎮街8家社會組織黨組織與所在轄區村(社區)黨委簽訂共建項目協議書,從助力企業服務、助力社區治理、助力關愛幫扶三方面著手,扎實為企業及社區居民辦實事、辦好事,做活“一社一品”,打造富有協會特色的“香山紅社”黨建品牌。
二、聚焦作用發揮,專業服務添成色。東區街道盛景尚峰商圈黨委與市科技金融創新促進會黨支部創建“科技金融賦能紅色商圈”項目,搭建企業月度溝通機制,開展“金融行業+實體企業”政策宣講,舉辦“創新賦能助企成長”投融資對接路演活動。市環境科學學會黨支部創建“黨建紅引領生態綠技術賦能顯擔當”項目,打造“三隊N站一中心”黨建品牌。小欖鎮新市社區委員會與市小欖鎮商會黨委等創建“香山紅社暖民心”項目,與律師事務所合作開展“明法理促善治”社區法治講座。西區街道西苑社區黨委與市互聯網應用創新協會黨支部創建“互聯網+進社區”項目,通過開展“玩轉暑期—紅色劇本嘉年華”“ChatGPT 人工智能科普”活動,讓居民群眾了解人工智能,提升科技素養。古鎮鎮曹一村黨委和市宜賓商會黨支部創建“結對幫扶送溫暖”項目,組織黨員、網格員、居民代表等對村內高齡獨居、行動不便的老人進行走訪慰問,利用暑假開展關愛在粵務工人員子女親子活動。
三、聚焦提質掛牌,品牌宣傳增亮色。積極圍繞“香山紅社”黨建品牌目標,推動社會組織黨組織根據共建主題,提升服務質量,彰顯社會擔當。及時總結報道項目活動開展情況,并對典型事例大力宣傳推廣,切實推進示范引領,樹好先鋒形象。對優秀社會組織黨建工作示范點加大培育力度,以點帶面,真正讓黨建引領品牌項目黨味濃起來、形式活起來、效果實起來。探索推進在條件成熟的村(社區)或行業商協會服務場所掛牌“香山紅社”,建立社會組織黨群服務中心,大力培育社會組織黨組織,持續提升社會組織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