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歲的斌姨退休生活十分愜意。作為中山市西區街道后山社區聚樂歌舞文藝團的負責人,斌姨和文藝團的老師們,平時要教長洲社區和后山社區的長者們跳舞和唱歌,暑假有時還會教小朋友們跳拉丁舞。不久前,聚樂歌舞文藝團在當地敬老院舉辦了一場聯歡會,十幾個節目,均由文藝團的團員們負責演出,敬老院里充滿了歡聲笑語。 該文藝團是西區街道一個以公益活動、趣味教學、文化傳統、紅色文化傳承和公益助學等為主要目的的社區社會組織。在西區街道,類似這樣以公益活動為主,參與社區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社會組織,有129個。 開展聚樂獻愛心?公益教學活動。 “今年我們通過申請‘微治理’公益創投項目,獲得了3千元扶持資金,可以用于平時演出購買服裝、道具,能為社區居民帶來更多豐富的文娛活動?!北笠趟岬摹拔⒅卫怼惫鎰撏俄椖?,是西區街道培育社區社會組織的重要路徑之一。 為增強社會組織的基層治理效能,西區街道將社區“微治理”作為2023年十件民生實事之一,發動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啟動2023年社區社會組織發展扶持項目,也就是“微治理”創投項目。西區街道積極引導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公益服務,通過政策支持、資金支持等方式扶持社區社會組織持續健康發展。
黨建引領“菜單式”公益服務
“今年,‘微治理’公益創投項目在原基礎上進行優化,主要表現在通過‘黨建引領,社區點單;以民為本,需求下單;供需對接,項目派單;扶持培育,組織接單’的形式,實現‘菜單式’公益服務創新。”西區街道社工冉海漫舉例,今年“微治理”公益創投項目啟動前,西區街道首先到九大社區,與各社區黨委密切溝通,提前介入,了解他們需要社區社會組織介入的相關需求。根據需求,西區街道列出相關清單,經商定后,邀請在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備案的社區社會組織參與項目申報。各社區社會組織根據自身的能力和情況,進行申報。經過評審和公示,今年共有27個社區社會組織入圍。
來自西區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的黃泳津介紹,入圍2023年“微治理”創投項目的27個社區社會組織,圍繞“鄰里守望”社區志愿服務、“粵愛廣濟”社區慈善幫扶、“平安建設”基層治理以及“文化鑄魂”精神文明創建等主題已開展了392場活動,參與群眾16785人次,鏈接資源100次,折合金額58605元,服務覆蓋西區九大社區。黃泳津表示:“所有社區社會組織正健康有序地推進各項目活動開展,目前發展態勢良好,且深受社區居民喜愛?!?/span>
煙洲社區文明加油站志愿服務。
“文藝團現在有100人左右。每次上課,人幾乎都是滿的,很少有人缺席?!碧崞鹞乃噲F的事情,斌姨滔滔不絕。盡管排練有時候時間很緊,但大家都積極參與,每次都能圓滿完成演出。斌姨原先是做個體戶的,也曾去過一些藝術團學習。因疫情不開店后,加上年紀大了,她希望用自己學到的文藝知識帶給別人歡樂。2021年,聚樂歌舞文藝團成立。如今,她為文藝團的事情忙碌,樂此不疲。
“剛成立時,沒有上課的地方,社區立馬給我們協調。每次我們上課,需要社工幫忙打印歌譜,他們也積極幫忙?!闭劶拔乃噲F受到的諸多幫助,斌姨感激不已?!案兄x‘微治理’平臺提供的扶持資金,方便我們購買服裝?!北笠踢€專門強調,服裝并非一次性用品,文藝團會考慮今年各個演出的節目編排,選擇多個場合適用的服裝,方便多次使用。她說,平時演出需要幫助,社區都會盡量協調資源協助。
群聲快樂大本營。
“斌姨所在文藝團有所受益,與項目全方位開展的各項服務密不可分?!蔽鲄^街道社工梁秋霞介紹,“微治理”公益創投項目實現“菜單式”公益服務創新,并通過“一二三四五”模式搭建項目框架,從而提升社區社會組織能力,實現供需有效對接。
何謂“一二三四五”模式?即一個平臺:“微治理”創投平臺;兩項支持:技術支持和資金支持;三大服務:能力提升系列服務、公益活動系列服務和成效展示系列服務;四大主題:慈善幫扶、基層治理、環境衛生和文化傳承四大主題;五社聯動:以社區為服務平臺,以社會組織為載體,由社工發揮支撐作用,加以社區志愿者的助力,依托社會公益慈善資源,實現多元主體互聯互通,積極發揮各自的功能,形成多元參與、協同合力、共治共享的良性循環。
孵化培育賦能社區社會組織發展壯大
西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成立于2019年10月,由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發起,各社區社會組織踴躍加入,承擔著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與培育的職能職責,配備專業社工為社區社會組織孵化與培育提供技術支持。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是在西區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的指導和支持下,以社區社會組織獨立自主積極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和自身高質量發展為目標,搭建社區社會組織資源凝聚、供需對接、培育發展、成果展示平臺,旨在為全街道社區社會組織提供政策咨詢、孵化培育、人才培養、項目開發、資源對接、能力建設等專業化服務,進一步激發社區活力,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新格局。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于2023年4月25日掛牌。據統計,2020年以來,經西區社會組織聯合會和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孵化培育的社區社會組織超過50個,占備案總數比超過40%,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對轄區內社區社會組織的孵化、培育成效顯著。僅今年以來,新增備案的10個社區社會組織共開展活動18場次,舉辦社區社會組織負責人和骨干人員培訓3場次,開展社區活動15場,服務總人次超過600人次。
開展社會組織能力建設培訓。
“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培育壯大社區社會組織,希望引導他們健康有序發展,能逐漸提升服務能力和管理能力?!闭缛胶B?,彩虹社區奧園藝術團正是在這樣的培育下不斷發展的。
奧園藝術團團長葉嘉明于2016年從深圳搬到中山西區街道奧園小區居住,在中山創業??紤]到今后的退休生活,葉嘉明希望老有所養,老有所樂,于2021年在小區組織成立了奧園藝術團。藝術團籌備之初也遇到過困難,僅有五六人加入。為此,葉嘉明大力動員小區居民參與,直到組成了39人,才得以進行藝術團的備案登記。如今,奧園藝術團已經發展成100多人、超10支隊伍的規模。在小區的廣場里,舞蹈隊,武術隊、書法隊、樂器隊、羽毛球隊、乒乓球等隊伍經常會進行排練、比賽等娛樂活動。該藝術團通過開展各類活動豐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
葉嘉明表示,去年奧園藝術團開展了11場活動,今年已開展了8場活動。比如奧園小區微治理項目端午節慰問活動,當天進行了愛心義賣、免費為業主剪頭發、對奧園小區的困難戶和孤寡老人進行慰問等安排;該藝術團還籌集物資,在小區外圍商鋪搭建帳篷做愛心書籍捐贈活動等;藝術團還舉辦了奧園小區中秋慈善答謝晚會。
“僅通過扶持資金,是難以支撐該藝術團開展各類活動的。我們培育的目的,是希望更多社區社會組織像奧園藝術團一樣,實現不斷發展,逐漸提升服務水平和管理能力?!比胶B硎荆缃駣W園藝術團舉辦各類活動,通過社會愛心人士、愛心企業捐贈等渠道,已逐漸實現自給。這其中,社工起了很大的作用。“每個社區都有社工對接。通過‘五社聯動’,西區街道積極開展微創投公益項目的規范化管理、建設指導和項目的規范化運作、骨干成員領導力培訓、社區社會組織能力建設活動等主題培訓,撬動社區社會組織內部動力,積極發揮西區街道社區社會組織孵化基地的平臺展示和能力培育作用。”
“小項目”撬動基層“大治理”。通過“微治理”公益創投項目,西區街道有效地動員了社區社會組織以小項目的形式在基層中開展各類公益服務,關注社區議題和民生問題,為更好地探索黨建引領下社區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