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全市民政

民生實事·健康養老③|西區“一中心九站點”織牢長者服務網

信息來源:南方+ 發布日期:2023-10-26 分享:

  編者按

  養老服務關乎老年人及其家庭福祉,是民生保障體系最重要的內容之一。2023年,“促進老年人健康養老項目”納入中山市民生實事。市、鎮(街)民政部門聚焦老年人就近就便養老服務需求,不斷完善居家社區養老服務網絡,持續推動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完善功能設施、健全服務內容、優化服務供給、提升服務水平,實現養老服務從“有”到“優”,老年人獲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續、安全感更有保障。“中山民政”微信公眾號推出“民生實事·健康養老”專欄,精選部分鎮(街)的好經驗、好做法,展示民生實事“成績單”。


  譚姨今年72歲,在中山市居住了十幾年。退休后,她經常去離家近的西區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和認識的朋友們打太極、跳舞、唱歌,十分開心。

  隨著傳統家庭養老功能逐漸弱化,老年人家庭數量的增加,基本養老需求日趨增多。近年來,西區街道不斷探索社區養老服務新模式,搭建了街道綜合養老服務平臺模式,目前已建立了“街道+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網絡,形成“一中心九站點”的服務格局,實現了居家養老服務全覆蓋。

  “一中心”是指西區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正是譚姨經常去休閑放松的地方。該中心自2016年成立,2021年升級改造,為轄區老年人提供食、住、娛、醫、養多位一體的“一站式”養老服務,同時為轄區內各社區養老服務站提供工作指導和服務輻射,將服務延伸至社區。2022年11月,該中心被市民政局確定為“中山市示范性綜合養老服務中心”。 

  “九站點”包括彩虹、長洲、后山、西苑、煙洲、沙朗、隆平、隆昌、廣豐等站點。鎮街綜合養老服務中心發揮養老服務中央樞紐角色,通過打造“長者服務評估及中央轉介平臺”、“培訓與示范服務平臺”、“資源整合與輸送平臺”三個服務平臺,與九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管理相連、資源共享。如資源整合與輸送平臺,中心建立為老服務資源庫,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定期收集服務對象需求,中心則聯動愛心單位、社會組織等社會力量將老年人所需要的服務資源輸送到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使服務資源得到合理分配和有效利用。

  推行“菜單式”服務,精準對接長者需求

  該中心設有日間托養、共享廚房、認知訓練、能力評估、康復理療、輔具展示室、圖書閱覽等功能室。

  共享廚房里,除了冰箱,僅微波爐就有7個。老人們可以在這里就餐、制作簡單的美食。認知訓練室里,4位老人正在進行桌游娛樂,寫著數字的卡牌,是她們對抗認知障礙的“武器”,幫助老人們提高記憶力和認知能力。康復理療室內,理療床設置了男女分區。在認知障礙癥示范空間,各種生活物品被貼上了圖片標簽,專門放襪子的柜子上貼上了襪子的圖片;立式空調的溫度提前設置好,用貼紙覆蓋其他按鈕,只保留開關;置物籃存放手機、鑰匙的位置各自貼上了相應圖片。3樓走廊里的趣味漫畫、玻璃門上多彩的老人手工作品……無不透露出溫馨的氣氛。

  “轄區老人們到中心就可以享受以上服務。此外,我們也重點關注長者的養老生活質量,送服務上門。”西區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主任侯雅夢介紹,中心依托智慧養老平臺,基于轄區老年人需求制定基本養老服務清單,做好兜底性、普惠性養老服務設計,根據老年人的照顧能力需求情況提供梯度性服務選擇,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文娛康樂、居家照顧、助餐配餐、健康教育、安全援助、精神慰藉等服務。比如搭建“長者飯堂+助餐點+送餐”的助餐服務網絡,采用政府補貼、企業讓利、慈善捐贈和個人支付相結合的方式為有需要的長者提供助餐服務。

圖片

開展老年人喜聞樂見的文娛康樂活動——健身操。

  該中心發揮資源聯動功能,有效拓展服務半徑,為需要長期照顧失能、失智老人的家屬及護理人員提供照護培訓,學習居家生活照料方面的基礎知識,致力打造“15分鐘社區養老服務圈”。

  侯雅夢說:“結合社區網絡化治理體系,我們還建立重點長者巡訪制度,定期進行巡訪,防范并化解長者獨居風險,及時解決長者面臨的問題及困難。同時,為長者提供專業化、個別化的康復服務,并協助行動不便的弱勢長者就醫,提高轄區長者的生活質量。”

  創新“花樣式”服務,搭建養老幸福路

  該中心一樓的墻上貼了許多活動時間安排提示,如每周一到周五上午開展血壓測量,舞蹈團、康復服務、活力健身操學習、趣味健老桌游等各項活動時間安排等,為老人們提供貼心提醒。

  墻上還貼著近期長者活動的安排:中秋慰問、長者美食相聚、阿爾茲海默病主題月活動、義剪活動、月餅DIY、歡樂游園會……這個9月,該中心僅沙朗片區就有約10項長者活動開展。

  中心根據轄區長者的特點、興趣愛好,定期提供長者學堂、傳統節慶、生日會等多元化的文化娛樂,促進長者身心健康發展。整合社區資源,聯動社會各界愛心組織提供義診、義剪、義修、愛心宣傳等便民服務,同時結合時代變化開展長者服務墟市,提升長者的獲得感和幸福感。

圖片

為有需要的老年人提供上門康復個性化服務。

  據悉,今年1—8月,該中心及各社區站點累計到站服務18347人次;開展便民服務系列、節慶系列活動、特色活動等線上線下活動131場,服務5619人次;提供到站及入戶康復服務共1312人次;開展社區義診活動和入戶義診服務,共服務1610人次;開展社區義剪活動和入戶義剪服務,共服務481人次。

  與此同時,中心致力于推動本土化養老服務發展和打造特色養老品牌服務,充分調動社區資源參與為老服務,延伸出四大特色品牌服務——長者居家改善倡導計劃、認知癥專項服務、長者防詐騙專項計劃、“給你一個家”友鄰互助計劃,妥善解決長者群體出現的共性問題,持續為長者持續穩定的關懷服務,幫助老年人積極主動融入社區。

圖片

西區街道培育義工并組織義工開展特色專項服務——出演防詐騙論壇劇場。

  2016年,該中心推出長者居家改善倡導計劃。在原有的適老化服務基礎上,2018年該中心推出輔具借用服務。2022年在西區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的支持下,中心建立輔具共享小程序,在中心和各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設立輔具共享服務點,為轄區內有需要的老年人和殘疾人提供免費輔具借用服務。

  打開“西區街道輔具共享平臺”小程序,可看到“我要借用”“我要歸還”“我要捐贈”“微心愿實現”等按鈕。借用和捐助物品的次數清晰羅列。在“微心愿實現”里記錄著的一些捐贈故事,讓人倍感溫馨。

  梁伯是一名重度殘疾人,中風癱瘓在床多年,平時大半的時間在床上度過。一次走訪聊天中,社工和志愿者發現梁伯的床積味嚴重,無法清洗,輪椅殘舊。為此,梁伯很少出門活動。“如果能換張護理床和新的輪椅就好了。”梁伯的微心愿征集不久就得到了熱心市民珍姐的認領。在志愿者的幫助下,梁伯生活環境得到了改善,又可以出門沐浴陽光。

  在該中心的輔具展示室,鋁合金輪椅、分段助行器、鋁合金拐杖等多種輔助器具琳瑯滿目。侯雅夢介紹,該中心線上線下積極推動西區街道輔具共享平臺服務,今年1—8月共提供輔具借用41件,聯動愛心單位入戶安裝扶手250個。

  打造“互動式”服務平臺,共享幸福晚年

  譚姨除了到中心放松休閑,還是該中心的一名義工。她在中心的培訓和安排下,常常和社工一起去看望孤寡老人。“附近一個老人剛做完手術,多有不便,我和社工去看望他問問有什么需要,幫忙買菜、買藥;有的老人過生日,我們會一起慶祝;端午節、中秋節我們會一起做粽子、月餅。”談起做義工的經歷,譚姨滔滔不絕。哪里有需要,譚姨就去哪里。用她自己的話說:“我還不是很老,能盡自己所能幫助別的老人,我也很開心。”她說,因為做義工,她的老年生活從此有了新的寄托,變得更有意義。

  包括譚姨在內,該中心借助多元服務,挖掘有興趣的長者,引導鼓勵他們參與養老志愿服務,通過“培訓+服務”的方式培育健老志愿者,挖掘他們的潛力,激發他們的活力,讓他們在服務過程中發揮自我效能感,實現自我價值。

  比較特別的,當屬“給你一個家”友鄰互助計劃。中心挖掘社區義工和熱心鄰里,組建友好互助義工隊,以固定配對的形式,參與義耆相伴、入戶慶生和快樂廚房服務。通過動員社會力量,推動社區鄰里互助,實現互助式養老,以“小家”帶動社區“大家”,共同構建老年友好型社區。

  “大家好,我是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的,建這個群主要是希望能及時溝通,有什么情況和需要,大家可以及時在群里反饋。”通過建立長者個人專屬支持微信群,中心鼓勵鄰里、家屬等在日常生活中及時關注服務對象并給予支持。在多樣化的服務形式下,“小家”氛圍逐漸營造。

  來自西區街道公共服務辦公室的黃泳津表示,一直以來,西區街道積極推進分層分類構建全方位的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優化養老服務供給。接下來,西區街道將會依托西區街道綜合養老服務中心,持續打造供給多元、配套完善、全域覆蓋的“一站式”養老服務平臺,積極打通“堵點”“痛點”,充分激發社會力量參與養老服務積極性,提供高質量供給,滿足轄區老年人的多樣化需求。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阿拉善左旗| 山东省| 普陀区| 淮北市| 喀什市| 吉林省| 凌海市| 内乡县| 林周县| 巴楚县| 府谷县| 桦南县| 邮箱| 牡丹江市| 开阳县| 公安县| 泾阳县| 诸暨市| 惠州市| 安远县| 突泉县| 阿坝县| 新沂市| 朝阳区| 平凉市| 嘉禾县| 宜章县| 托克托县| 灌阳县| 通江县| 烟台市| 屯昌县| 固阳县| 大田县| 松滋市| 柘荣县| 罗定市| 桦南县| 定边县| 蒙山县| 阿巴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