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全市民政

中山市“四個一”抓好村級議事協商創新實驗試點 助推基層民主生動實踐

信息來源:中山市民政局 發布日期:2022-10-25 分享:

  今年以來,中山市積極貫徹落實中央、省關于推進城鄉社區議事協商工作的部署要求,在全市各鎮街選取24個村(社區)作為創新實驗試點,以“四個一”著力抓好村級議事協商,探索推進基層民主工作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取得扎實成效。

  一、圍繞一個核心,黨建引領議事。各試點村(社區)結合本地實際,建立起村(社區)黨組織領導、村(居)委負責、各類協商主體共同參與的工作機制,充分發揮村(社區)黨組織主導核心作用,優先推選辦事公道、作風正派,在群眾中有較高威信和影響力的村(居)民代表共同參與議事協商,廣泛吸納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群眾代表、基層群團組織負責人、社會工作者、村(居)特別委員、駐村(社區)法律顧問等參與。中山港街道海濱社區以社區黨委為核心建立多方參與、協同聯動的“1+3+6”(1個戰斗堡壘、3個議事平臺、6個執行步驟)議事協商工作機制。東區街道橋崗社區發揮黨組織牽頭抓總作用,建立以社區黨委書記、居民區黨支部書記、業委會主任、物業公司總經理組成的“四方平臺”等,有效保障協商民主規范有序。南區街道為解決相關小區停車場圍蔽收費、高空拋物、小區養寵等問題,協調業委會、業主、商鋪租戶、物業、住建、公安、社區、律師、社工等代表共同商議解決。


7月26日上午,南區街道城南社區在米蘭陽光小區舉行“黨群流動議事廳”議事協商活動.jpg

  

  二、健全一個目錄,聚焦民生關切。建立健全議事協商目錄,把涉及村(居)民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項納入其中。試點立足村(社區)實際情況,聚焦重點工程、重大事項、涉及較多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難點問題,通過細化類別,由不同主體和部門協商維護群眾利益,讓村(居)民全過程參與各項重要決策中,真正做到民事民議。東區街道橋崗社區針對老舊小區公共設施建設、舊樓加裝電梯、外墻剝落、路燈不亮、老舊小區化糞池堵塞等民生問題,與100多個共建單位開列雙向協商“資源清單”200余項、“需求清單”100余項、“服務清單”100余項。小欖鎮兆龍社區、港口鎮民主社區、沙溪鎮圣獅村等建立協商清單,聚焦全市水污染治理、鎮村低效工業園改造兩大攻堅戰,增設污水治理、污水管網建設、“三舊”改造征地、土地整合等協商議題,切實維護村(居)民各項合法權益。

  三、搭好一個平臺,拓寬民意渠道。在回應群眾期盼中,各試點結合實際,靈活搭建多種協商平臺,創新拓展議事渠道,協調多方利益,滿足大多數人訴求,搭建起了干群“連心橋”。東區街道橋崗社區設立“睦鄰議事廳”“紅心共治議事廳”“人大代表議事廳”“金點子議事廳”。中山港街道海濱社區議事廳設立“經濟事項協商平臺”“美麗宜居村項目協商平臺”和“民生問題協商平臺”。探索建立“流動議事廳”,在榕樹頭、涼亭、公園等群眾聚集地推行小板凳式議事協商。南區街道城南社區“流動議事廳”聯動“金點子—豐巢議事會”開展“一事一議”,小區居民自主議事討論、協商解決,激發居民自治的積極性和主動性。西區街道彩虹社區建立“流動議事廳”,深入居民聚集地開展議事協商工作,深受群眾好評。建立“線上+線下”協商平臺。利用“互聯網+村務公開”微信公眾號或者視頻會議等形式,線上征集議題,方便群眾參與。

  四、緊盯一個結果,抓好跟蹤問效。各試點建立健全反饋機制和常態化跟蹤問效機制,協商成果的實施運用等情況接受村(社區)黨組織、村(居)務監督委員會的監督,接受群眾監督和查詢。落實情況在規定期限內通過村(居)務公開欄、社區刊物、村(社區)網絡論壇、公眾號等渠道公開。對村級重大事項協商結果,還結合“四議兩公開”程序組織實施、公示并向鎮街黨委(黨工委)報告。全市24個試點建設以來,累計召開議事協商會議超過100次,協商實際解決群眾熱點難點問題超過390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太仆寺旗| 博爱县| 二连浩特市| 原平市| 大兴区| 乐至县| 金平| 都昌县| 宁德市| 通山县| 泸州市| 资溪县| 蒙山县| 资溪县| 毕节市| 孝感市| 安图县| 措美县| 奉化市| 云阳县| 台南市| 大城县| 密山市| 右玉县| 城市| 寿宁县| 景东| 黑水县| 遂平县| 绩溪县| 屯昌县| 普兰店市| 右玉县| 蓝山县| 汕尾市| 固安县| 弋阳县| 四平市| 文化| 阳曲县|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