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由廣東省委改革辦組織遴選的《全省基層推進“百千萬工程”集成式改革典型案例》逐批公開發布,第三批發布的是“農村土地綜合改革”主題的10個典型案例。其中,《黃圃鎮改革突圍抓“工改”探索產業轉型升級發展路徑》案例上榜。 為有效解決土地低效化、碎片化、短缺化等突出問題,黃圃鎮以實施“百千萬工程”為契機,堅定不移打贏打好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攻堅戰,聚焦產業振興、園區再造兩條主線,近三年來累計整備土地約2904畝,新引入或增資擴產億元項目41個,總投資144億元,達產后預計年產值160億元;創造出“村企合作公開遴選主體”“不停產改造”、“周轉金+”融資模式、“零糾紛”完成土地整備等多項“工改”先進經驗;三年來,黃圃“工改”經驗先后獲央視《新聞聯播》《朝聞天下》《新聞調查》4次宣傳報道。2023年,黃圃鎮獲全市“工改”標兵,大岑村入選“百千萬工程”省級首批典型村。
01 錨定園區再造,打造萬畝產業新平臺
以黃圃快線為軸帶,以東部外環高速北部出口為節點,串聯格蘭仕中山基地以及馬安、大岑等舊改區域,打造萬畝家電產業腹地。靈活運用掛賬收儲、村企合作、企業自改等模式,預計騰出“工改”用地4600畝。其中,中山智能家電產業園(大岑片區)作為全市連片改造的重點項目,主推掛賬收儲,總體改造面積3041畝,第一階段1061畝土地連片收儲全面完成,整備工業熟地500畝;宗地面積從原來平均不到6.5畝,整合為平均50畝。首創“現金補償+9萬平方米物業代建”,保障村民長遠收益;先行先試探索“微改造”路徑,衛氏電器成為全市首個億元企業“不停產改造”項目。
02 建設宜居美麗大岑,打造三生融合新空間
借力“百千萬工程”,堅持“工改”與“治水”攻堅、與綠美建設相結合。大岑片區重新布局片區路網、排污排水、5G新基建網絡等配套設施,規劃建設環島碧道和3個休閑公園,打造“三生”融合高品質產業空間。目前,已重新優化路網9公里,僅主干道路就節省未達標主管網50%;沿河堤整備出生態空間260畝,復墾產出拆舊建新指標196畝;大岑北堤4公里碧道現已基本完工。
▲建設中的大岑南堤濱江公園
▲已建成的大岑北堤碧道
大岑村深入實施“百千萬工程”,堅持以人居環境提檔升級為目標,持續推進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工作,通過“全員參與+全域推進”,努力打造“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干凈、整潔、舒適的美麗宜居大岑。
宣傳發動商鋪落實“門前三包”責任制,每天安排工作人員對村內道路衛生黑點進行整治;全面清理村內溝渠池塘、排水溝淤泥和漂浮物等,推動河涌清淤工程,加強河面保潔,宣傳發動周邊村民愛護河涌環境;全面摸排整治村內三線亂拉情況,大岑村信息通信新基建光纖融合網工程項目(一期)建設已完成,推動三線整治落地見效。
大岑村根據不同區域的特色制定了農房風貌管控提升個性化方案,投入85萬元對35間民房進行外墻清洗、部分外墻油漆翻新、窗線腰線美化、安裝空調外機罩、屋頂臨時棚美化等工作,持續加強連片農房風貌管控。
03 錨定產業振興,打造智能家電新龍頭
重點發展智能家電、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等產業,精準對接家電“專精特新”和單項冠軍企業。實施億元企業“安家”工程,春凱、昊森等9個項目實現“拿地即動工”,其中雪樂電器三代創業者扎根大岑的案例讓投資者對中山“工改”刮目相看。目前,大岑片區用地已完成招商,新簽約億元項目16個,總投資30億元,其中已投產項目3個、已封頂10個、在建3個;預計稅收收入較改造前稅收增長4倍,帶動村組集體收入增長約6倍、平均每股股民收益增長近5倍。
▲已建成投產的昊森5G數智產業園、雪樂電器智能制造基地。
04 錨定資源整合,打造資金籌措新動能
成功探索“周轉金+”融資模式,大岑項目一階段啟動區199畝用地,以市周轉金3000萬元作為自有資金,成功爭取農發行中山分行貸款9000萬元;一階段二期627畝用地,以市周轉金8000萬元+市工改母基金5000萬元出資,組建村屬項目公司大岑灣投資公司,成功爭取市農業銀行3.1億元貸款,一舉解決了6億元的收儲資金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