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建引領協商議事,探索基層治理最優解。2023年以來,黃圃鎮同心聚力“百千萬工程”,堅定不移錨定“社會治”目標,舉全鎮之力重點實施“紅心”治理體系建設行動,以民生問題和群眾需求為導向,在16個村(社區)推廣“紅心”議事協商機制,建設“紅心”議事陣地36處,開展“紅心”議事協商211場,收集意見建議259條,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194個,有效解決了停車難、看病難、菜籃子等一系列民生問題。
推廣“紅心”議事機制,聽民聲 察民情
圍繞“議什么”“誰來議”“怎么議”“誰落實”,制定《黃圃鎮村(社區)“紅心”議事協商制度》。
聚焦群眾所需所盼,把“話筒”交給群眾,結合“百千萬工程”、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美麗鄉村建設、水污染治理落地施工等市鎮重點工作,圍繞基礎設施建設、集體經濟發展、矛盾糾紛化解等群眾切身利益相關的10類事項列為議事重點,制定議事協商事項清單,提高群眾參與熱情。
在已開展的211場紅心議事協商會議中,群眾關心的興修道路、亮化綠化、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等事項成為熱門議事內容。
實施“頭雁引領”工程,興產業, 富民路
選優配強村(社區)黨組織帶頭人,帶領隊伍盤活資源,加強村組聯動謀劃“造血項目”。
橫檔村盤活20畝提留地,每年增加村集體收入50萬元;
石軍村充分利用省級全域土地綜合整治試點水田墾造項目,今年上半年集體經濟總收入達568.5萬元,同比增長64%;
△石軍村水田墾造項目
新沙村利用本村資源稟賦和產業特色,積極解決超期合同問題,將廢舊金屬市場重新發包出租,今年上半年集體經濟總收入達467.5萬元,同比增長133%。
今年上半年,15個村(社區)集體經濟總收入8273.5萬元,同比增長47.8%。
接下來,將重點支持鰲山、兆豐、鎮一等經濟薄弱村打造一批增收項目,力爭各村(社區)集體經濟收入超300萬元。
△“紅心”議事,集村民建議改造后的橫檔村香山新街市。
△橫檔村“停車難”困擾村民生產生活,在“紅心”議事平臺充分調研和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的基礎上,
通過黨建聯建、雙聯雙助建成停車場。
打造“紅心”議事陣地,搭平臺 ,匯民智
緊扣群眾喜歡在榕樹下、公園里、街頭巷尾憩息聚集的特點,深入摸排,著眼“固定+移動”模式打造陣地,建成了16個“紅心”村(居)民議事廳、14個“紅心”議事園(亭)和6個“紅心”驛站。一方面,通過修繕現有群眾聚集地服務設施,豐富“紅心”議事陣地服務功能,進一步聚集群眾,精準收集社情民意;另一方面,創新群眾參與方式,貼近百姓建立議事陣地,提高群眾的參與度,有利于拉近干群關系,高效推動民生各類項目落地。
壯大“紅心”服務隊伍,解民憂 ,暖民心
以橫檔村為試點,通過打造五支服務隊伍,將基層黨建、基層治理、文明創建、美麗鄉村、污水治理等工作整合成“一張治理網”,實現從村“獨角戲”到全員“大合唱”的轉變。
01 成立“紅心”議事聯絡員隊伍
通過線上線下,加強“紅心”議題等民情民意收集。
02 成立“紅心”網格隊伍
定期落戶走訪群眾家中,加強聯系服務群眾,收集問題,面對面、心貼心、實打實做好排憂解難工作。
03 成立“紅心”志愿服務隊
組織全鎮機關事業單位黨員干部志愿者“雙報到”下沉駐點村(社區)“紅網格”,設立理論宣講、學生關懷、醫療衛生、平安守護、扶貧幫困、環境整治等6支志愿服務分隊常態化下沉村(社區),配合“紅心”議事確定事項的辦理。
△“紅心”志愿服務分隊開展綠美橫檔活動,共繪鄉村振興美麗畫卷。
04 打造鄉村振興促進會“智囊團”
將能人志士組織起來、發揮起來。
05 成立村級大學生聯誼會
引導本土大學生青年知鄉返鄉興鄉。
△組織大學生為家鄉發展建言獻策,開展河小青志愿服務。
接下來,黃圃鎮將持續深化“紅心”議事體系建設,以多元共治形式統籌推進基層治理,讓群眾切實參與到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治理格局當中,以“小板凳”議出“大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