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雁村是在2001年11月由原來的大魁、雁企兩個村合并而成的新行政村,它位于中山市的最北端,西接桂洲水道與大岑村閣河相望,東北面接洪奇瀝水道,與番禺區大崗鎮放馬村、增沙村對峙,南與吳欄村對峙,大雁村四面環海,土地肥沃、物產豐富,素有大雁島之稱。目前全村人口4350人,下設21個村民小組,中共黨員106人,村民代表79人,流動人口達12000人。
合并之前的大魁村于1927年由西江上游流沙淤積而成,當時順德縣郭氏遷居于此,在開闊的圍墾田野中建村,名大開村,到了1929年有文人改“開”為“魁”,稱大魁村,寓意多出文人,沿用至今。聚落在大魁涌南、北兩岸呈線狀分布,大魁涌東西走向,70年代建筑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面積3547畝,土地肥沃,當時主產稻谷,次為魚塘,甘蔗,屬大沙田區。
而雁企村則于明初淤成沙洲,因其常年多雁棲息而名為雁企沙,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順德縣周氏遷居于此,沿用雁企沙名至盡,聚落在雁企涌南北兩岸。70年代建筑多為磚木結構平房。耕地面積2807畝,當時主產稻谷,次為魚塘、甘蔗,也屬于大沙田區。
大雁村原是一個農業大村,以種植香蕉、粉葛和養殖南美白對蝦及四大家魚為主。自從2001年開始,經中山市人民政府批準在大雁村征地3000畝建設中山市大雁工業園,經過多年發展,園區大小企業250多家。受園區的經濟帶動,村集體經濟得到快速發展,目前村級出租物業約4萬多平方米。村民通過務工和物業出租收入,生活水平明顯提高。
目前廣中江高速和東部外環高速、市縱四線公路經過大雁村,成為黃圃鎮北部交通樞紐,我村將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契機,以“生產發展、生活寬裕、鄉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為具體要求,不斷發展村集體經濟,不斷改善民生福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