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文化名鎮

暢游黃圃

信息來源:中山市黃圃鎮人民政府信息網 發布日期:2024-01-03 分享:

  第一站:報恩禪寺

        3月21日恰巧是陰歷二月初二,中國傳統節日“龍抬頭”,我們第一站就是去“拜廟”!

        位于黃圃鎮觀仙路1號的報恩禪寺原名觀音廟,始建于清康熙二十三年(距今約320年),占地6670平方米,建筑面積3500平方米。

  1988年夏第一次重修,門口上方嵌有“觀音古廟”四個大字的石塊。廟內前座,供奉文武二帝像,后座供奉觀音像。廟內的兩旁,分別安上“十八羅漢”塑像。羅漢像姿態各異,別具藝術風采。廟內香火鼎盛,終年不衰。每年農歷二月十九日和六月十九日的觀音誕,前往祈求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絕。

  1995年,香港慧皆老法師再次倡起重修,海內外釋子、善男信女踴躍資助,因成果就,山門、大雄寶殿、天王殿、觀音殿、齋堂拔地凌空,氣勢巍巍。

  1999年被中山市宗教科接管,改為報恩禪寺。后禮請原廣州市六榕寺青年僧人(前廣東省兼廣州市佛教協會會長、六榕寺住持釋云峰老和尚的侍者)釋明一法師為首任住持。2001年2月,經省、市政府批準對外開放,成為中山市重要的宗教活動場所。

  寺院由彌勒殿、天王殿、韋馱殿、大雄寶殿、觀音殿、地藏殿、萬佛殿組成。

  值得一提的是大雄寶殿的三尊大佛,具有唐宋的藝術風格,莊嚴典雅。中間是釋迦佛,左是藥師佛,右是彌陀佛。大雄寶殿右側有一圓形寶柱,直徑0.8米,高1米。15平方米的關圣帝亭建在大殿南邊,原供奉關圣帝像,現存放一清嘉慶的舊鐘。往北走,穿過走廊,有一個凹型放生池,青石為欄,環抱池沿,面積雖然不大,但小巧玲瓏。一座小拱橋在池中最近二點筑起,以拱橋為軸線,兩邊各豎石雕童子拜觀音一尊。觀音菩薩腳踏蓮花,手持寶瓶,慈眉善目,端莊慈祥。池內各種錦鯉自由活動。池邊用石雕圍起,雕像大多是雙龍拱日,蓮葉荷花,每條石柱頂端,坐著雕刻精致的小獅子。繼續往北走,是一座15平方米的藥師亭,供奉延壽藥師佛。佛坐蓮花,形象生動,精致樸實。

  這組建筑周圍,有走廊貫通,清靜優雅。

  再往北走,2005年興建的露天九龍壁約8平方米,用花崗巖雕刻而成,九條巨龍,栩栩如生。

  報恩禪寺的后門設在觀仙公路旁邊,方便信眾驅車出入進行宗教活動,又方便疏散教徒群眾。后門有四條石柱,浮雕鏤空,滾龍抱柱,玲瓏剔透,古色古香,氣勢奪人。一對麒麟、兩個石獅滾珠、一雙龜背龍身、降龍圖、伏虎圖、五方五佛圖、“登歡喜地是蘭若,觀自在春如竹林”對聯,全是高級花崗巖石雕刻,雕工精細,活靈活現,是不多見的精品。

  整個報恩禪寺布局未按中軸線興建,前高后低,四周有圍墻,呈長方形;各樓閣亭臺錯落其間,雄偉壯觀,古樸典雅;寺內竹木扶疏,巖石鋪地,干凈整潔。每逢佛誕、吉日、法會,香煙繚繞,鼓音鐘鳴,使人聞之氣定神閑,一時間超脫于塵世的牽絆、心曠神怡。

      報恩禪寺每年正月舉行一百零八天藥師寶懺盛大法會,法緣殊勝,祈福消災,靈感萬應,災禍不侵,瘟疫遠避,經年頑疾,皆悉消除。每年禮懺功德圓滿送圣之日,天降甘露,彩虹貫空,毫光凌霄,普天同慶,皆為奇跡。


    第二站:觀仙酒坊

    觀仙路上觀仙酒。同在觀仙路的觀仙酒坊有著醇正的傳統美酒。

    觀仙酒坊重建于1998年秋,坐落黃圃鎮北溪松崗山坳中,兩面松山環抱,酒窖藏于山腳下。舊黃圃通理橋邊的“合利”酒坊乃劉熙所創,始建于清光緒二十三年,生產傳統米酒。而觀仙酒坊現繼承祖業,采用傳統方法釀造米酒,精選各種中藥、水果研制風味獨特,有益健康的補酒,品種有紅棗酒、糯米酒、杞子酒、檸檬酒和紅梅酒等。

  第三站:泰和食品公司

  游黃圃,怎能錯過黃圃臘味?黃圃臘味以其選料精、制作巧、色香味獨特而馳名中外,為廣式臘味之名產。黃圃臘味,每年產值超10億元,產品包括臘腸、臘肉、臘魚、臘鴨等50多個品種,主要銷往全國各地以及港澳臺、東南亞、美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歐洲等地,成為全國最大的“廣式臘味”生產基地,被譽為“臘味之鄉”。游客走進黃圃臘味生產企業泰和臘味,可以了解臘味的原始的手工制作逐步走向工業化、規范化、規模化和現代化。并能看到臘味的生產全過程。

  泰和臘味公司創始人王文強家族是廣式臘味發明人王洪第四代傳人。相傳清朝光緒年間(1868年),以賣豬肉粥為生的王洪,一日偶遇深秋冷雨,光顧粥檔食客甚少,無奈之下,王洪把粥料的肉類切粒狀拌味料,以豬粉腸衣裝填后,用水草分段綁扎,懸掛于坊間尚有余熱的燒豬爐中烘干,食之味道甚佳。遂如法炮制并不斷完善,始成廣式臘腸。后王洪及其后人專以臘味設檔出售,獲利豐厚,致坊間各人爭相仿效,遂使黃圃臘味名聲廣傳省港澳,至上世紀中期前,廣州、佛山、肇慶、東莞、梧州、海南、湖南等地,絕大部分臘味廠家的制作師傅均來自黃圃五古坊人。

       第四站:海蝕遺址

  黃圃海蝕遺址,距今至少有2000年歷史,位于黃圃鎮西面尖峰山北段石嶺山東面山腳,占地范圍約2500畝。據專家考究它是廣東沿海迄今為止所發現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海蝕遺址。它在距今約6100—1600年以前的海侵時期形成。盡管時間久遠受到風化影響,但這里的海蝕崖、海蝕洞、海蝕平臺等形態各異的海蝕地貌卻保存得較為完好。如玉泉洞、姻緣石、情侶石、八仙石、浴日池、好運洞、釣魚臺、群仙會、天狗巖、飛來石、滴水巖、洞門石等山體奇觀,都有著獨特的科學價值和美學價值。

  而最為吸引人的當然就是“春暖花開”效應所帶來的滿滿油菜花以及桃花爭艷了!


主站蜘蛛池模板: 额尔古纳市| 锡林浩特市| 山阳县| 庆云县| 新泰市| 大埔区| 宜黄县| 女性| 晋州市| 石楼县| 建始县| 南陵县| 江口县| 永城市| 资阳市| 本溪市| 兴仁县| 榆社县| 麻江县| 灵寿县| 敖汉旗| 英山县| 连江县| 双流县| 临沧市| 申扎县| 辽阳县| 天津市| 历史| 科尔| 安龙县| 龙南县| 婺源县| 溧水县| 雅安市| 苏尼特左旗| 甘洛县| 达日县| 如皋市| 洞口县| 威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