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岑河畔,中山市黃圃鎮大岑片區內,一幢幢高層工業廠房正在“冒起來”。在超過500畝的連片土地上,超過10個項目正在同時建設。
大岑片區地處中山與佛山家電產業“黃金走廊”,不足4平方公里的面積上,聚集了數百家家電企業。經歷近30年發展,大岑片區已騰不出新的產業空間,畝均產值偏低,人居環境惡化等問題逐漸突出。
今年以來,黃圃鎮將破解土地瓶頸作為推進“百千萬工程”的重要抓手,在大岑片區率先打響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攻堅戰,連片整備低效用地,引來“鳳凰群”。
一、“家電島”蝶變,畝均產值翻5倍
大岑片區四面環水,是佛中交界一座遠近聞名的“家電島”。駕車從大雁大橋進島,從橋上俯瞰,只見島的南部塔吊林立,大片用地已被平整。
“這里原來是連片的鋅鐵棚廠房。”黃圃鎮工業信息和科技商務局副局長、工改專班綜合組組長吳一民指著車窗外的地塊說,大岑片區“工改”項目面積超過3000畝,第一階段改造1061畝,是中山市首個千畝連片“工改”項目。經過一年多攻堅,首批500多畝連片工業用地已被整理出來,新引進的項目也陸續動工。
在塵土飛揚的項目建設現場,身穿白襯衫、頭戴安全帽的廣東德瑪仕智能廚房設備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正祥拿著施工圖紙與施工人員交流。德瑪仕項目離公司現址僅10分鐘車程,黃正祥常獨自駕車到現場,了解建設進展。
德瑪仕項目是大岑片區今年以來第10個動工建設的“工改”項目。德瑪仕是來自佛山順德的國內商用廚房用品頭部品牌,項目將建設新總部和未來上市主體。
吳一民穿梭在項目中,算了一筆賬:截至今年9月,大岑片區第一階段1061畝空間已完成招商,累計引進億元以上項目15個,總投資超過30億元,產值預計達60億元,畝均產值將翻5倍,村集體收入增長約6倍,樹起了“強鎮興村”的鮮活樣本。
二、“工改”治水聯動,圩鎮美起來
在大岑島北端,另一場攻堅戰也正在打響——大岑河水污染治理,效果初現。時近傍晚,漫步在大岑河畔的碧道上,看到不少村民正在岸邊的空地上跳廣場舞。
一年多前,這樣的場景不可想象。黃圃鎮水務事務中心副主任張傳輝記得,由于沿岸違建亂排放,加之納污管網不完善,大岑河一度出現劣Ⅴ類水質,河涌黑臭,居民避而遠之。
在連片整理低效用地之時,黃圃鎮同步治理大岑河。拆違建、建管網、凈河面、清淤泥、修岸線……如今,大岑河已基本消除黑臭水質,沿岸還修建了碧道和小廣場等設施,曾經臭味熏天的河涌成為村民的休閑好去處。
片區第二階段改造已啟動,治水工作被列入重點工作清單。
在大岑片區工改指揮部內,墻上掛著數幅地圖,上面清晰劃分出片區各階段改造范圍,也標出了污水管網和治污設施的規劃點位。
“未來,每一個企業都將配備污水預處理系統,片區還規劃了共性工廠,為企業提供污水處理服務。”黃圃鎮工改專班工作人員占義飄介紹,片區改造在地上、地下同步開展,將規劃建設覆蓋整個片區的污水管網和處理體系。
“大破方能大立!過去只能逐家企業去做工作,治理工作難以成‘面’。”張傳輝指著墻上地圖說,片區整體規劃、整體改造,讓這個“家電島”重獲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