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財政預決算

中山市黃圃鎮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和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的報告

信息來源:中山市黃圃鎮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18-02-22 分享:

  

第一部分   2017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

  

  2017年我鎮財政工作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鎮人大的支持監督下,認真學習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切實運用財政政策手段,進一步發揮財政在全鎮經濟社會發展中的基礎和重要支柱作用,為全鎮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提供了重要財力保障。

  一、2017年財政收入情況

  2017年我鎮實現財政收入187927萬元,較同期68623萬元增收119304萬元,比增173.85%,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237.8%。

  (一)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42814萬元,較同期36692萬元增收6122萬元,比增16.69%,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105.97%。其中:

  ——稅收分成收入24230萬元,較同期收入21258萬元增收2972萬元,比增13.98%;

  ——非稅收入18584萬元,較同期收入12580萬元增收6004萬元,比增47.72%。

  (二)上級補助收入完成16391萬元,較同期收入24431萬元減少8040萬元,比減32.91%,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122.69%。

  (三)基金預算收入完成128722萬元,較同期收入7501萬元增收121221萬元,比增1616%,完成年度預算任務的510%。

  二、2017年財政支出情況

  2017年我鎮實現財政支出115908萬元,比增72%,完成年度預算的141%。

  (一)一般公共預算支出67438萬元,比增21%,完成年度預算的115%。其中:

  ——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198萬元,比增35%,完成年度預算的107%;

  ——教育經費支出18473萬元,比增12.9%,完成年度預算的108%;

  ——農林水事務支出5493萬元,比增17.4%,完成年度預算的114%;

  ——公共安全支出9959萬元,比增50.1%,完成年度預算的139%;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4557萬元,比增3.1%,完成年度預算的102%;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6214萬元,比增6%,完成年度預算的120%;

  ——文化、體育事業支出1740萬元,比增47%,完成年度預算的117%;

  ——醫療衛生與計生支出3920萬元,比增72%,完成年度預算的137%;

  ——環境保護支出2183萬元,比增14%,完成年度預算的111%;

  ——其他支出(含科技支出)4701萬元,比增28%,完成年度預算的124%。

  (二)基金預算支出48470萬元,比增328.3%,完成年度預算的212%。

  三、2017年財政工作主要特點

  2017年財政工作落實鎮黨委、政府的各項工作部署,牢牢把握穩中求進的總基調,科學分析新常態下財政領域的趨勢性變化,著力深化財政體制改革,提升財政管控水平,支持穩增長、促發展,促進民生持續改善,嚴格壓縮和控制一般性支出,有力保障重點支出和民生支出。

  (一)強化收入征管,提升財政保障能力。

  一是嚴格依法治稅,提升稅收質量。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財稅政策,積極與稅務部門溝通,堅持財稅聯席會議制度。一方面加強收入形勢分析,動態監測重點稅源,及時掌握收入動態變化,努力挖潛增收。另一方面在依法征收、應收盡收的同時,按照國家“正稅清費”要求,積極落實各項減負惠企政策。2017年我鎮完成國地稅收入19.33億元(其中:國稅收入14.93億元,地稅收入4.4億元),比增24.5%,完成年度收入任務17億元的113%。

  二是加強非稅收入管理。(1)進一步提高土地利用效益。2017年非稅收入增長主要體現在土地出讓收益方面,新豐北路132畝土地出讓溢價322%,此外收繳了中山市世茂房地產公司用地轉功能補地價款及中山市荔園房地產公司超容積補地價款。2017年土地出讓收入較去年同期增收11.7億元,直接拉動非稅收入大幅增長。(2)強化公有資產管理,提高資產使用效益。一是建立了黃圃鎮鎮屬資產交易平臺,全面規范鎮屬資產議事、決策、監督和公開交易等活動,確保資產安全、保值增值。二是盤活鎮屬資產,完成了對原住建局辦公大樓及大慶路商鋪租賃權的公開招租工作;收繳了中山二中資產處置收入3073萬元。2017年鎮屬資產物業租賃收入及資產處置收益較同期增長63%。(3)爭取上級支持,及時了解上級政策,掌握項目申報,協調各職能部門做好資金補助項目申報工作。

  (二)加大公共服務投入,民生發展取得新進步。

  一是提升教育、文化發展水平。安排1853萬元保障義務教育和學前教育經費,完善教育配套,落實教學資源均衡配置。投入520萬元完善教育信息化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積極改善辦學條件,投入1370萬元完成馬新中學、黃圃鎮中學宿舍樓建設并投入使用,安排494萬元開展新地中心小學重建前期工程。文化強鎮建設扎實推進,投入1540萬元推進文化體系建設,完成海蝕遺址省級地質公園游客接待中心、博物館的主體工程建設,東北組團黃圃體育公園順利完工并投入使用,成功舉辦黃圃鎮第四屆運動會。推進公共文化服務標準化、均等化建設,建成三社、永平、新地等三個社區的基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

  二是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安排社會保障經費3543萬元,其中:安排1510萬元完善城鄉養老、住院和門診基本醫療保險,基本醫療保障明顯加強。更加注重保障基本民生,落實最低生活保障標準,安排537萬元發放優撫對象生活補助、老人津貼及殘疾人津貼。安排379萬元落實居家養老、困難救助及公交出行。推進困難戶危房改造工程,投入600萬元完成雙低家庭及優撫對象危房改造59戶。完善社會建設管理模式,安排324萬元用于社工綜合服務、精神病康復治療、殘疾人康復等社會服務項目。安排466萬元做好對潮州市饒平縣的產業幫扶工作及對饒平縣樟溪鎮、所城鎮開展精準扶貧。

  三是加強公共安全體系建設。平安建設進一步深化,投入980萬元完成治安視頻監控系統改造及“村村通視頻”工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更加嚴密。大力推進“科技強警”工作,推進綜治“中心+網格化+信息化”建設,社會大局持續穩定。加強安全生產層級管理,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制度,強化食品安全管理,加大消防隱患整治力度。基層公共服務平臺建設進一步完善,順利完成16個村(社區)公共服務中心驗收。鎮行政服務中心和村(社區)綜合服務中心的公共服務水平和效能顯著提升。

  (三)注重城鄉統籌建設,城鄉發展躍上新臺階。

  一是加快重點設施建設。提高交通基礎設施承載能力,重大交通設施建設加快,黃圃快線建設進入收尾階段,新沙二橋完成主體工程量80%,南沙港鐵路及黃圃貨運站、廣中江高速、東部外環高速、民古公路黃圃段等重點交通工程加快推進,進展順利。鎮內道路不斷優化,投入600多萬元完成拎雞橋、觀仙路、康盛路口、馬安路口等道路改造,投入1120萬元建成新豐一號路、進港路。加快生態環境建設,投入430萬元完成黃圃涌、鰻埒涌清淤工程及大魁涌試點整治工程;完成雨污分流工程馬新片區和河西片區共約13公里管網建設;落實中央環保督察整改要求,整改水源保護區范圍內15家違法建設項目,開展綠色濱水廊道建設。

  二是提高醫療衛生水平。撥付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760萬元,推進公共衛生服務全面開展,實現社區衛生服務站全覆蓋。黃圃人民醫院順利通過二級甲等復審,醫院新綜合大樓即將投入使用。國家衛生鎮創建成果得到進一步鞏固,再次獲得國家衛生鎮稱號。支持人口和計劃生育事業發展,撥付孕前優生健康檢查及“兩癌”免費檢查補助經費145萬元;撥付農村計劃生育家庭獎勵及城鎮獨生子女計生獎等320萬元。

  三是完善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水利建設資金1172萬元,完成橫石圍、大雁圍等堤段路面整治工程,推進鎮內河涌清淤工作。投入383萬元進行農橋農路、危橋改造建設,完成鰲山、馬安、新地、永平、團范等村(社區)3.8公里的農路硬底化建設。大力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程,完成了吳欄、大雁、橫檔、新沙等4個村綠化美化工程。撥付485萬元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加大對鰲山、石軍等經濟薄弱村居的扶持力度,推進實施了一批河涌治理、村路修建等民生工程。撥付467萬元順利完成農村土地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

  (四)堅持科學管理,財政管理取得新成效。

  一是進一步嚴肅財經紀律,加大內部監督檢查力度,完善預算約束,建立有效監控機制,對財政資金分配、撥付、使用進行全程監督,加大對重點項目財政資金的跟蹤問效。二是強化預算執行。落實預算執行通報機制,規范預算追加程序,切實加強預算剛性約束,2017年度對部分預算單位執行率低的預算指標1.1億元予以收回。落實厲行節約措施,從嚴控制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支出,2017年一般性支出較同期減少2153萬元,減壓率為12%。三是加強債務監管,把債務還本付息納入預算管理,加大對債權債務清理整合,2017年安排3.1億元化解了一批歷史債務及基建工程款。四是強化績效管理,對重點項目資金開展績效預算管理。積極推進預決算信息公開,提高財政透明度。

  2017年我鎮財政預算執行情況良好,這是鎮黨委、政府正確領導及各部門共同努力的結果。2018年我鎮財政仍然具備持續向好的基礎、條件和動力,與此同時,受全球經濟仍處于緩慢復蘇進程、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的結構調整及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等政策實施的影響,財政工作也將面臨更多的困難和挑戰。當前我鎮經濟社會發展仍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一是轉型升級內生動力不足,產業層次有待提升;二是城鄉基礎設施建設薄弱,環境承載力有待提高;三是基本公共服務供給存在短板。同時,穩增長、促改革、統籌區域協調發展以及落實民生實事、完善基礎設施建設、處理歷史遺留問題等支出需求均需地方財力穩定增長予以支持和保障。對此,我們必須增強憂患意識,堅持統籌兼顧,努力增收節支,科學安排予以解決。

  

  第二部分    2018年財政預算草案

  

  一、預算編制指導思想

  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圍繞我鎮建設“三個適宜”更加美麗黃圃的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嚴格執行新預算法規定,加強預算管理,集中財力辦大事,突出支持重大戰略和重要項目;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推動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推進預算編制改革,提高預算編制質量;深化預算績效管理,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二、預算編制基本原則

  堅持依法依規,落實政策要求。堅持積極穩妥,確保財政收支平衡。堅持結構優化,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堅持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支出保障。堅持科學安排,注重績效。

  三、2018年財政預算收支情況

  (一)2018年財政預算收入147800萬元。

  1、一般公共預算收入43400萬元,與2017年收入42814萬元基本持平。其中:稅收分成收入26600萬元,比增10%;非稅收入16800萬元,比減9.5%。

  2、上級補助收入10400萬元;

  3、基金預算收入34200萬元;

  4、2018年落實所屬公立醫院納入鎮區預決算管理,在年度預算中統籌反映所屬公立醫院全部收支,2018年公立醫院醫療事業收入35200萬元。

  加上2017年度本級財政結余資金8800萬元、公立醫院結余資金15800萬元,2018年度財政預算總收入147800萬元。

  (二)2018年財政預算支出138700萬元。

    1、公共財政預算支出68300萬元,其中:

  (1)一般公共服務支出10045萬元,為預算支出的14.7%;

  (2)教育經費支出19499萬元,為預算支出的28.5%;

  (3)農林水事務支出5674萬元,為預算支出的8.3%;

  (4)公共安全支出9126萬元,為預算支出的13.4%;

  (5)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8313萬元,為預算支出的12.2%;

  (6)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078萬元,為預算支出的4.5%;

  (7)文化、體育事業支出1975萬元,為預算支出的2.9%;

  (8)醫療衛生與計生支出3717萬元,為預算支出的5.4%;

  (9)環境保護支出2190萬元,為預算支出的3.2%;

  (10)其他支出(含科技支出)3683萬元,為預算支出的5.4%;

  (11)預備費1000萬元,為預算支出的1.5%。

  2、基金預算支出28100萬元。

  3、公立醫院醫療事業支出42300萬元。

  2018年公共財政預算支出以滿足公共需求和公共利益為目標,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導向,重點安排以下幾方面

  (1)支持創新驅動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安排產業發展扶持資金1000萬元,推進產業提質增效;安排產業平臺建設資金1200萬元,重點發展現代物流業和先進裝備制造業;安排現代商貿服務業集聚區建設扶持資金500萬元,提升發展現代服務業,創新發展優勢傳統產業。

  (2)支持民生事業發展,提升社會保障水平。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覆蓋率。安排1100萬元用于農村養老保險、鎮屬企業職工參保及退休人員養老補貼。安排1600萬元用于城鄉基本住院醫療保險及城鄉門診醫療補貼,全面開展重特大疾病醫療救助工作。完善“一保五助”社會救助體系,逐步提高底線民生保障水平。安排1760萬元落實城鄉低保、困難家庭補助、老人津貼和殘疾人保障等各類底線民生保障。安排450萬元推進危房改造工作。安排460萬元做好對口幫扶和精準扶貧工作。

  (3)完善基礎設施建設,提升城鎮發展環境。以增強城鎮發展承載力、加快重要基礎設施網絡建設為導向,統籌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南沙港鐵路、東部外環高速、民古公路的征地拆遷及建設工作。完善鎮內交通路網建設,安排2000萬元完成新沙二橋后續工程建設并通車,安排4900萬元完成新豐北片區道路、新豐南路、新柳路、沿江路、中山二中和黃圃鎮中學周邊道路等道路改造建設,安排1200萬元推進南三公路改造、龍珠路和橫石路(一期)前期建設。安排扶持農業、農村發展專項資金560萬元,加強水產、花卉苗木等特色產業發展,支持村(社區)進行農路、危橋、路燈、公園等基礎設施建設。安排1200萬元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加快美麗鄉村建設,實施鄉村“三年綠化美化”提升工程、濱江綠色廊道工程建設,提升農村綠化覆蓋率。夯實水利基礎設施建設,安排710萬元加大河涌整治力度,推進三鄉猛流泵閘重建工程建設,完成平洲堤段路面修復。

  (4)支持醫療衛生、環保體系建設。安排800萬元基本公共衛生服務經費,進一步健全突發公共衛生事件應急防控體系,增強重大疫情、疾病防控處置能力。推進衛生強鎮建設,開展全民創建食品安全城市活動。加大生態環境建設,安排320萬元用于生態建設、水資源監測治理及污染治理等項目,加快河涌黑臭水體整治,改善水環境質量,加大對黃圃水道、平洲瀝、大魁河等河道兩側違法建設清理力度,構建綠色生態保護體系。

  (5)推進教育現代化,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實施教育惠民擴優工程,推動公辦中小學學校建設,安排經費2000萬元加快新地中心小學、吳欄小學擴建工程,啟動馬安小學、團范小學擴建工程,完善新沙小學、石軍小學、橫檔小學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辦學環境。安排1850萬元用于義務教育公用經費保障,完善教育配套。安排340萬元發展學前教育。大力發展文化體育事業,深化文化強鎮創建及文明城市創建工作,投入經費860萬元推進歷史文化街區建設,加快建設海蝕遺址省級地質公園,啟動黃圃鎮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館項目。投入430萬元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加強文化強鎮建設,豐富歷史文化名鎮內涵,舉辦黃圃龍舟文化節、送戲下鄉等大型文化惠民活動。

  四、2018年財政工作重點

  (一)完善統一完整、持續穩定的收入增長機制。

      圍繞財政穩健運行的目標,加強財政收支管理,扎實做好各項工作。收入方面,把握經濟新常態下財政收入變動趨勢,依法依規組織財政收入。一是強化稅收征管,加大對關鍵領域、重點稅源的動態監控,大力培育稅源和新的稅收增長點。強化協作機制,建立部門間橫向溝通的信息共享機制,加強對財稅收入運行形勢的分析研究,確保稅收應收盡收。二是拓寬非稅收入。加強鎮屬物業資產及特許經營權管理,加大公有物業的組合和運營力度,規范公共資源交易程序,加強對特許經營權招拍競投標管理,力促非稅收入穩步增長。

  (二)完善責權明確、激勵均衡的支出管理體制。

      增強預算嚴肅性,強化預算約束力,一是繼續堅持厲行節約,嚴控一般性支出,壓縮行政運行成本及常規性項目支出;二是加快預算執行進度,落實資金保障,加大專項資金整合力度,規范資金使用。加強財政性資金基本建設工程預、結(決)算的審核工作,提高基建資金使用效益。三是推行績效財政理念,消除“重支出、輕績效”的觀念,加強項目資金績效評價。四是推行預算追加審查制度,嚴格控制預算追加,提高預算執行力。

  (三)完善系統保障、覆蓋城鄉的民生保障體系。

  繼續把民生福祉擺在最重要位置,著力健全民生政策保障機制,積極探索有效財政保障方式,圍繞民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加大交通、環保、食品安全和濟困助殘等民生方面投入,確保民生投入穩步增長。一是加快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實施。在鞏固已有成果的基礎上,擴大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范圍,建立民生保障長效機制。二是加大資金統籌力度,優化支出結構,向社會保障、義務教育、醫療衛生、公益文化、公共管理、公共基礎設施等領域傾斜。三是扎實推進民生實事建設,圍繞群眾關注的民生實事,優先保障民生實事資金。加大財政利益下移力度,扶持農村集體經濟發展。

  (四)完善科學精細、約束有力的財政管理體制。

  進一步深化公共財政改革,堅持完善制度與強化管理并重,提高公共財政管理水平,以預算法為根本遵循,扎實推進法治財政建設。注重強化財政激勵和約束機制,嚴格結余結轉資金定期清理、盤活存量資金機制,推進中期財政規劃管理。強化績效管理主體責任,提高績效預算管理的廣度和深度。推進部門預算、政府采購管理、資產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等各項改革,加強財政資金安全管理。建立財政資金管理風險控制機制,提高預算執行時效性和均衡性。健全監督體系,積極配合人大、審計部門做好協同監督工作,推進預決算公開,提高財政管理的透明度。

主站蜘蛛池模板: 当涂县| 射阳县| 仙游县| 奉化市| 天等县| 卢湾区| 新田县| 孝感市| 大足县| 静乐县| 富宁县| 安仁县| 金华市| 万州区| 北京市| 达尔| 崇州市| 会理县| 蚌埠市| 湘阴县| 内乡县| 德庆县| 北海市| 德保县| 远安县| 乌拉特中旗| 长顺县| 苍山县| 西贡区| 康平县| 双江| 安溪县| 雷波县| 隆尧县| 六安市| 黔西县| 松滋市| 资源县| 漳浦县| 平谷区| 清远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