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中山市緊抓戰略機遇,依托橫欄鎮“魚米之鄉”的產業基礎,推動漁業向工業化、數字化、綠色化轉型,升級發展陸地海洋經濟。
3月12日,中山市橫欄鎮現代工業化數字漁業產業園項目合作簽約儀式在橫欄鎮順利舉行,中山市農業農村局、中山市橫欄鎮人民政府、中山興中集團有限公司、中山西鐵新城投資發展有限公司、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集團有限公司和上海君匠大農項目管理有限公司六方代表共同簽署框架協議,標志著中山首個“工廠化數字漁業”示范項目正式啟動。
以數字賦能構建灣區漁業新高地
市農業農村局局長李有林指出,漁業作為中山市農業產業重要產業之一(水產養殖面積29萬畝、年產值超100億元,漁業產值在整個農業中占比超過65%),正面臨傳統模式轉型升級的關鍵期。橫欄鎮數字漁業產業園以“工業化理念、數字化技術、生態化路徑”破局,將推動中山漁業從“靠天吃飯”轉向“科技增收”,從“分散經營”升級為“集約高效”。接下來將大力推動人才、技術等要素向園區集聚,助力項目“早建成、早見效”,讓石斑魚成為中山除“三角生魚”“小欖脆肉鯇”“南朗羅非魚”“坦洲河鲀”“板芙馬友魚”以外的“第六條魚”。
以數字創新引領漁業革命
橫欄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金哲會上表示,面對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百千萬工程”機遇,橫欄依托4.6萬畝農用地資源以及西江資源,因地制宜推動橫欄鎮現代工業化數字漁業產業園項目簽約落地,構建從生態養殖到智慧管理的全鏈條數字化體系,實現?生產方式革新、?產業鏈條延伸、?生態效益倍增三大躍升。
金哲同時向中山市農業農村局、中山興中集團、中山西鐵新城投資、中國鐵建大橋工程局、上海君匠大農及中國農業發展銀行中山分行等合作單位致謝,承諾以最優服務保障項目建設,全力打造“中山漁業新名片”。
科技賦能全鏈條,推動陸地海洋經濟發展
合作方上海君匠大農項目管理有限公司介紹,項目采用循環水養殖技術,核心區規劃建設石斑魚工廠化養殖(包括魚類養殖車間、魚苗培育車間、繁育孵化車間、餌料車間、源水處理車間、尾水零排放系統等)、非化學鎖鮮加工、冷鏈物流及文旅研學三大板塊,同步設立工業化水產養殖產業研究院,形成“產-學-研-用”一體化平臺。
該項目將通過構建“政府+企業+科研+金融”協同創新體系,以350畝產業園區為載體,投資約5億元,打造從種苗繁育到智慧養殖、精深加工、文旅融合的全鏈條數字化漁業標桿,預計建成后年產石斑魚4600噸、年產值超4億元,為中山農業現代化與鄉村振興注入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