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村(居)委會,鎮屬各單位,機關各部門:
《橫欄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業經鎮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中山市橫欄鎮人民政府辦公室
2018年10月11日
橫欄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方案
為進一步推進我鎮地質災害的防治和管控工作,加強全鎮地質災害工作的聯動,減少或避免地質災害造成的損失,確保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 《廣東省地質環境管理條例》和《關于做好2018年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通知》(粵國土資地環發〔2018〕2號)的文件精神,結合我鎮地質災害防治的實際情況,制定本方案。
一、地質災害防治主要目標任務
(一)主要目標。堅持以人為本,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全面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確保防治基礎工作進一步最大限度地減少地質災害造成人員傷亡和財產損失。
(二)主要任務
一是汛期前開展地質災害隱患排查,對所有地質災害隱患點要確保“一點一檔”,及時更新信息,落實防范措施。
二是認真落實汛期地質災害值班、巡查以及地質災害災情險情報告工作制度。
三是做好地質災害詳細調查工作,準確摸清我鎮地質災害隱患詳細情況,建立專門的工作數據庫。
四是加強重要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測預警、應急處置和治理工作。
五是加大地質災害防治知識的宣傳、培訓與地質災害應急演練工作,提升地質災害防范能力。
二、重點防范期
地質災害汛期防范時期為4月15日至10月15日,重點防范時期為5月1日至9月30日,是地質災害多發期。強降雨是地質災害的主要誘發因素,汛期內每小時降雨量大于50毫米、日降雨量大于100毫米或3日累計降雨量大于175毫米的時段是重點防范期中的防范重點。
三、組織機構和職責
(一)成立橫欄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
組 長:陳永華(黨委副書記、鎮長)
副組長:楊志恩(副鎮長)
成員單位:農業局、住建局、交通分局、安監分局、財政分局、水利所、國土分局、規劃分局、各村(社區)
橫欄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設在國土分局,主要負責本鎮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
(二)明確分工,落實責任
各職能部門、村(社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全鎮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
1.國土分局:負責本鎮地質災害防治的組織、協調、指導和監督工作,主要包括:負責組織對可能引發地面塌陷等地質災害的調查和監測工作;對災害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提出應急治理措施,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協助轉移與安置地質災害危險區人員;及時向鎮三防指揮部提供災情信息。
(1)負責編制地質災害防治方案;
(2)指導各村(社區)開展地質災害汛前排查、汛中檢查、汛后核查工作;
(4)對全鎮地質災害防治工作進行管控檢查;
(5)負責核實、統計全鎮地質災害災情和險情,并按規定報告市國土資源局;
(6)負責對全鎮地質災害隱患點進行調查,并將相關情況上報市國土資源局;
(7)對已發生的地質災害查明原因,確定是否需立即采取搶險治理措施或短期內需采取治理措施。
2.農業局、交通分局、安監分局、水利所等單位負責各自管理地域內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主要包括:
(1)負責落實本部門地質災害防治項目,包括防治項目的申報、組織實施和維護等工作;
(2)負責本部門地質災害的巡查、登記工作;
(3)負責本部門地質災害或地質災害險情的處置工作,發生地質災害或出現地質災害險情,應做好地質災害的搶險治理或應急治理工作;
(4)地質災害發生后,應當及時將災情及其發展趨勢等信息向鎮政府或國土分局報告。災情報告內容包括:地質災害類型,發生時間、地點、范圍、傷亡人數、損失情況、危害程度、發災原因、發展趨勢以及已采取的對策措施等。
3.住建局、規劃分局等部門負責各自職責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地質災害防治工作,負責審批除交通、水務等領域外人為因素引發的災害專項治理工程的施工報建,按照行業法律法規及標準進行工程建設監管,從源頭上杜絕人為引發地質災害、造成地質災害隱患點。
4.財政分局:負責統籌安排地質災害治理資金,專款用于地質災害預防、治理及應急工作。
5.各村(社區)的職責主要包括:
(1)村(社區)委主任為地質災害隱患點防治責任人,負責統籌本轄區內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
(2)負責村(社區)轄區內地質災害日常排查及防治工作,一旦發現情況,及時上報鎮國土分局;
(3)建立地質災害群測群防體系;
(4)采取預防措施和協助落實治理地質災害點;
(5)協助開展地質災害防治和應急知識的宣傳教育。
四、落實地質災害防治的各項措施
(一)建立群測群防體系,制定巡查、值班制度
各職能部門、村(社區)積極調動群眾參與地質災害防治工作的積極性,建立橫欄鎮地質災害群測群防工作微信群,做好日常監測和巡查工作。
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汛期),各職能部門、村(社區)要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切坡建房點和公路切坡處的巡回檢查,發現險情及時處理和報告,對新發生的災害點要及時上報。開展地質災害隱患點的動態監測,及時掌握轄區內地質災害的情況,變被動救災為主動避災抗災。
(二)加強聯動,增強應急反應能力
各職能部門、村(社區)根據本《方案》,加強協調、溝通與合作,建立聯動機制,互通信息,形成快捷、高效的合力,共同做好地質災害防范、應急調查與防災救災等各項工作。在地質災害重點防范期,要嚴格執行值班制度,值班聯絡人員要保持24小時通訊聯絡暢通。
(三)加強宣傳和培訓工作
切實加強地質災害防治宣傳培訓。利用電視、廣播、展板等多種形式加大宣傳力度,普及地質災害防治知識,提高廣大人民群眾的防災、治災、減災意識。
1.對威脅30人以上地質災害隱患點,應組織受威脅群眾開展突發地質災害應急演練。
2.對位于學校、幼兒園附近的地質災害隱患點,應組織地質災害防治專業人員開展地質災害防治知識“進學堂”活動。進一步增強廣大干部、群眾的地質災害防治意識和防災避險能力。
五、防御暴雨應急預案
根據《廣東省突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規定》(2006年粵府令第105號),暴雨預警信號分為黃色信號、橙色信號和紅色信號三種。
(一)暴雨黃色預警應急響應
當市氣象局掛黃色暴雨預警信號時
1.國土分局要密切掌握水雨情和氣象形勢,做好信息的上傳下達的工作,督促地質災害點所在地及時采取監控措施。
2.各村(社區)要密切關注本轄區暴雨情況,加強轄區內地質災害點的排查及管控。
(二)暴雨橙色預警應急響應
當市氣象局掛橙色暴雨預警信號時
1.國土分局要密切掌握水雨情、險情和氣象形勢,督促地質災害點所在地及時采取排危搶險措施,避免地質災害發生或減少地質災害帶來的損失
2.各村(社區)要密切關注本轄區暴雨及地質災害點的情況,加強強排以降低內河涌和積澇地區的水位,隨時做好人員轉移避險、排澇除險的準備。
(三)暴雨紅色預警應急響應
當市氣象局掛紅色暴雨預警信號時
1.國土分局要及時對地質災害點實施應急調查和監測工作,并對災害發展趨勢進行分析預測,提出應急治理措施,減輕和控制地質災害災情,協助轉移與安置地質災害危險區人員,及時向三防指揮部提供災情信息。
2.各村(社區)要密切關注本轄區暴雨及地質災害點的情況,加強強排以降低內河涌和積澇地區的水位,并做好人員轉移避險、排澇除險等防御暴雨工作。
六、防御熱帶氣旋應急預案
(一)根據熱帶氣旋影響程度,臺風預警級別分為:臺風藍色預警、臺風黃色預警、臺風橙色預警和臺風紅色預警。
1.臺風藍色預警:熱帶氣旋消息階段,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6級以上,或陣風7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6-7級,或陣風7-8級并可能持續。
2.臺風黃色預警:熱帶氣旋警報階段,含義:24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8級以上,或陣風9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8-9級,或陣風9-10級并可能持續。
3.臺風橙色預警:熱帶氣旋緊急警報階段,含義:12小時內可能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0級以上,或陣風11級以上;或者已經受熱帶氣旋影響,平均風力為10-11級,或陣風11-12級并可能持續。
4.臺風紅色預警:熱帶氣旋特急警報階段,含義:12小時內可能或者已經受臺風影響,平均風力可達12級以上,或者已達12級以上并可能持續。
(二)臺風預警響應分別為:
1.臺風藍色預警響應
當發布臺風藍色預警時,預計臺風對我鎮有一般影響時,各有關單位、各村(社區)組織防御臺風巡查,做好防臺風、暴雨準備;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控。
2.臺風黃色預警響應
當發布臺風黃色預警時,預計臺風對我鎮有較大影響,可能出現臺風災害時,進入防臺風、防暴雨狀態,各有關單位、各村(社區)要安排值班人員到崗位準備應急措施,加強對地質災害隱患點的監控,協調做好地質災害點人員轉移的準備工作。
3.臺風橙色預警響應
當發布臺風橙色預警時,預計臺風對我鎮有重大影響,可能出現重大臺風災害,進入緊急防風防暴雨狀態,各有關單位、各村(社區)要加強值班和巡查,加強信息溝通聯系,及時預警,督促有關單位做好地質災害隱患地帶人員轉移。
4.臺風紅色預警響應
當發布臺風紅色預警時,預計臺風對我鎮有特別重大影響,可能出現嚴重臺風災害,進入特別緊急防臺風、暴雨狀態;各有關單位、各村(社區)要各司其職,各負其責,隨時準備啟動搶險應急方案;加強地質災害點的巡查和值班,及時上報相關險情,確保地質災害點人員已全部轉移到安全地方避險,并對前期開展的工作查漏補缺。及時與鎮三防指揮部聯系,服從鎮三防指揮部的統一調度指揮,隨時準備執行各項防臺風、暴雨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