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18日,市政府副市長、火炬高新區黨工委書記劉云梅主持召開火炬統籌區綠美工作推進會,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貫徹落實省委關于推進綠美廣東生態建設部署和市委關于推進鄉村綠化工作要求,聽取綠美火炬生態建設情況匯報,研究下一步工作舉措,強調要對標先進,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扎實細致推進綠美火炬生態建設,廣泛發動社會力量植綠護綠,在苗木選育上下功夫,打造更多示范亮點,大力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和綠化美化提升,加大宣傳力度,用鏡頭聚焦綠美,講好生態故事,持續激發綠美火炬生態建設新動能。
千企萬民齊參與,火炬掀起春季造林綠化熱潮。開春以來,從省到市再到縣鎮村,推進城鄉綠化工作全面吹響號角,火炬高新區搶抓植樹“黃金期”,緊跟步伐推進春季造林綠化高潮,廣泛動員全區各級領導干部、群眾、企業家、志愿者參與綠化建設工作,截至3月15日,火炬高新區(中山港街道)已開展78場義務植樹活動,平均一天至少開展一場,參與義務植樹人數3500余人,種植喬灌木約4800株,社會各界以捐資捐物或綠化工程等形式投入金額約327.72萬元。火炬高新區正以豐富的形式探索綠美生態建設的豐富內涵。
圖為2月19日,2024年火炬高新區新春義務植樹活動現場
中山港街道
搶抓“黃金期”,加快完成城鄉綠化年度種植任務。發動拓展“見縫插綠”可種區域,目前已完成種植喬、灌木9503株,其中胸徑4cm以上4713株。計劃到4月30日,完成喬、灌木種植10866株。
圖為黨員干部、企業家、學生共同參與義務植樹
培育“百千萬工程”省級典型示范村。截至目前,全區共有黨員干部6200余人次參與鄉村綠化工作。省級典型示范村張家邊社區種植喬灌木696株。以窈窕新村綠美庭院為試點,發動居民種植簕杜鵑、桂花、太陽花等綠植3000余株。
連線擴面推進市政管養示范道路。已完成會展東路和康樂大道綠化提升,打造高低錯落有致、層次分明的道路景觀。
圖為長圍海堤沉香林
黨建引領多方聯動,提升綠美火炬示范。長圍海堤景觀為火炬“工業+文旅”產業地圖再添亮點;山谷日寄生態主題莊園實現“綠美建設”與“綠色經濟”的雙向奔赴。
開展“綠美園區”評比活動。評選年度十佳“綠美園區”,激勵企業積極參與綠化事業,共同建設美麗綠色家園。
宣傳發動,推進全民愛綠植綠護綠。面向社會發布《火炬高新區(中山港街道)義務植樹捐贈倡議書》,區紅十字會開通專屬賬戶和義務植樹捐款二維碼,面向廣大團體、個人接收定向捐贈。
民眾街道
2024年,民眾街道累計舉辦4場街道級植樹活動、42場村級植樹活動,共發動黨員2600余人次,志愿者2200余人次參與綠化工作,累計種植新苗14998株,綠化覆蓋面積約3.74萬平方米,綠化長度約18.1公里,建成“四小園”36個,打造了2個“桑基魚塘”田園景觀,發動社會力量募集超131.31萬元鄉村綠化資金和樹苗。
“植”此青綠,火炬如何逐“綠”前行?生態環境保護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是使群眾獲得感、幸福感不斷增強的民生實事,也是讓生態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將火炬打造成為宜居宜業宜游的現代化產業新城,吸引投資者、人才扎根火炬的現實要求。
一直以來,火炬高新區注重森林質量精準提升,目前建成500畝以上的大面積森林景觀斑塊,打造“沉香碧道”全民義務植樹基地及“青年林”“巾幗林”“勞模工匠林”“政企林”“愛心林”等主題林。全區現有128株古樹名木,保護措施科學到位。打造遍及城鄉的綠道網絡,建成區綠化覆蓋率達35%以上。建有2000平方米以上的公園綠地。建成國家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和特色鄉村旅游精品項目,并計劃向廣東省林業局申報創建“休閑宜居型”森林城鎮。
火炬高新區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積極發動廣大群眾、企業及鄉賢參與捐贈和義種,開展“自己家園自己建自己管自己美”“千企萬民齊種樹”等活動,積極打造綠美紅色鄉村,著力實施道路綠化提升、公園綠美提升、林相改造提升等綠化工程,推動一、二、三產業互促互進,推動建成人居環境舒適優美的森林城鎮,切實把生態環境優勢轉化為高質量發展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