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6日,在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第二批項目集中動工拆除儀式上,火炬開發區中天高端機電產業園項目成為沙邊片區工改第一個動工拆除項目。改造升級后,新建物業廠房面積可以達到8萬平方米,新項目年產值預計達到6億元,是以往的60倍。距離窈窕片區工改項目集中動工不到45天后,火炬開發區工改“熱力圖”再度擴張。
市委副書記、火炬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文鋒,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自然資源局局長陳暉東,以及火炬開發區領導譚梅山、鐘劍、李青汶、李證、張錦華、劉火生、譚偉強、黃峰出席動工儀式。
“我們要以最高標準、最嚴要求,全力以赴將火炬開發區低效工業園改造工作打造成為全市的標桿。”火炬開發區黨工委委員、管委會副主任鐘劍在動工儀式上表示。
1月底,中山市《關于促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的若干措施》印發,通過“松綁提速”提升“工改工”宗地改造審批效率,為火炬開發區全面掀起低效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攻堅熱潮創造了更好條件。“市工改指揮部將會同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為項目做好服務,在項目建設的全過程中提供政策咨詢服務,現場解決問題。”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自然資源局局長陳暉東表示。
“蛻變”:年產值翻60倍的
“財富密碼”
位于火炬開發區敬業路12號的工業用地,原為舊年產值只有1000萬的中山宇富化學項目,占地面積近32畝,現狀容積率為0.26,土地利用低效,產業低端。2021年,在取得該工地產權后,中天高端機電產業園負責人黃子超在區住建局和火炬工業集團更新辦的上門宣講和溝通下,決心實施全面改造。
“多次上門宣講使我們得知火炬開發區對該片區有著超前的規劃和清晰的產業定位,并推出了一系列‘工改工’獎補政策措施和金融支持,徹底打消了我們投產發展的疑慮。”黃子超說。火炬工業集團更新辦主任饒檳介紹,沙邊片區位于岐江新城規劃的東南角,處于中山市核心交通樞紐的位置。片區統籌面積2609畝,全面改造面積947畝。“我們與企業進行了充分的溝通,宣講工改政策與獎補政策,最終使企業的發展訴求與片區發展規劃充分吻合。”饒檳說。
中山市圍繞“松綁”“動力”“活力”“促改”等關鍵詞推出了《關于促進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的若干措施》。區住建局工改辦科長龍輝林介紹,根據相關政策,對不涉及完善用地手續的“工改工”宗地改造項目,由鎮街政府直接按照控制性詳細規劃組織編制改造方案,組織市級部門評審,并按照市政府的委托,審批改造方案后組織實施,報市城市更新局備案。這意味著鎮街政府將在編制、審批改造方案上擁有更多主動權,大大提高了改造審批效率。
徹底拆除重建后,該工業用地將投資3億建設新型高標準廠房,新建總建筑面積約8萬平方米,用于德國博世、日本牧田新型電動工具生產及生產耗材銷售使用,預計產值將達6億元。
【中天高端機電產業園改造后示意圖】
從1000萬到6億,60倍的年產值差距充分顯示了工改收益;從0.26到3.5,容積率的提升符合“向存量要空間”的思路;從低端到高端,產業的升級體現了火炬開發區高質量發展的方向。
熱潮:提出“火炬方案”
破解“連片改造”難題
1月5日,火炬開發區4個片區單元規劃通過市規劃委員會審議,這標志著火炬開發區的城市更新片區策劃進入了實質實施階段。東利、張家邊、沙邊、窈窕四個“工改工”片區統籌更新面積超萬畝,是火炬開發區為全市啃下“工改硬骨頭”提出的“火炬方案”。
作為中山“工改”工作的先行者,2020年以來,火炬開發區直面土地瓶頸難題發起攻堅,抓住“工改”的關鍵矛盾,全力推動“工改”模式創新,提出了“托管共建”歸宗模式,推動碎片化的低效工業用地歸宗連片規劃、建設,以歸宗共建實現改造主體的共享共贏,集中力量破解“連片改造”難題。
作為全市首個開展城市更新片區策劃的區域,火炬開發區克服了無案例可循、缺乏成熟指南支撐等困難,2021年片區策劃前期工作、項目片區策劃及更新單元計劃方案編制、公示單元計劃、市級部門聯審和專家評審等工作均取得階段性成果。
2022年,火炬開發區承諾村鎮工業集聚區拆除整理面積不少于830畝;其中,中山港街道承諾村鎮工業集聚區拆除整理不少于500畝,民眾街道承諾村鎮工業集聚區拆除整理不少于330畝。火炬開發區將建立“片區-單元-街坊”規劃三級管控機制,出臺專項獎勵資金辦法,推出功能配比激勵策略,采用政府+國企聯合操盤模式,探索產業空間訂制的實施路徑,以“保姆式”服務推進工改項目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