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3日,火炬開發區組織群眾代表開展中心組團臭氣治理工作現場觀摩活動,讓群眾親身了解治理工作效果。目前,暫存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的45萬噸原生垃圾已全部處理完畢,至此,困擾火炬開發區長達3年之久的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臭氣擾民問題得到徹底解決。市委副書記、火炬開發區黨工委書記陳文鋒參加活動。
在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現場可見填埋原生垃圾已全部清理,已基本聞不到臭味,能夠順暢呼吸。陳文鋒與群眾代表現場邊走邊看,了解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環境監測數據、臭氣治理工作經驗以及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下一步用途等情況。
圖為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現狀,原填埋的原生垃圾已全部清理
近年來,中山市、火炬開發區將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臭氣治理工作作為事關全市生態文明建設全局的重大工程來抓。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為項目實施提供堅實的政治保證。堅持群眾路線,與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周邊群眾真誠對話,動態掌握群眾的利益訴求,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把工作做到群眾家門口、心坎上。堅持科學治理,標本兼治,全力做好臭氣防治與轉運焚燒工作。沼氣累計燃燒量達783.7萬立方米,場界空氣環境質量始終穩定達標;對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45萬噸原生垃圾轉運焚燒,全過程嚴格落實環保要求,堅持大氣質量動態監測,項目于2022年11月17日正式開挖,2023年3月10日完成垃圾轉運焚燒處理。
在隨后召開的座談會上
居民代表暢所欲言
“2021年開展填埋場沼氣收集和處理提升改造工程的時候,我們已經聞不到什么味道了。45萬噸原生垃圾開展轉運的時候,也幾乎什么異味都沒有聞到。今天到現場了解治理成效,感覺也非常好。”中山港社區群眾代表王飛表示,臭氣問題直接影響著全區廣大人民群眾的正常工作和生活,事關人民群眾的幸福指數。作為健康花城小區的居民,這幾年前后能感受到臭氣治理工作成效非常明顯。
“近年來,小區樹蔭下、公園里閑聊的居民,都很少再提及垃圾臭氣的問題。大家都表示,很長時間沒有聞到異味了。”城東社區群眾代表吳漢華對各級黨委、政府推動解決這項關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所付出的努力表示衷心感謝。他表示,以往在家聞到的臭味令人惡心、頭暈,現如今在中心組團垃圾綜合處理基地現場也能夠呼吸順暢,居住環境與群眾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提升。
陳文鋒對解決臭氣擾民問題以來相關職能部門、企業的辛勤努力,對居民群眾給予的理解、包容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他強調,“只有從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出發,坐到群眾板凳上,想到群眾心坎里,干到群眾家門口,才真正能解決群眾的切膚之痛,增進民生福祉。”
要常懷一顆為民之心。全區上下要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良好生態環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心懷“國之大者”,真正把群眾利益擺在首位,把人民群眾擁護不擁護、贊成不贊成、高興不高興、答應不答應作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標準,切實解決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問題,與民共享改革發展的成果。
“敢攻堅是真魄力,會攻堅是真本事,攻克了是真英雄!”
要常懷一顆斗爭之心。敢于斗爭、敢于亮劍,全身心投入到攻堅克難事業當中,不斷增強改革攻堅和解決問題的本領,奮力在時代的驚濤駭浪中競標爭先、賽龍奪錦、勇立潮頭。
“著眼長遠,謀定而動,扎實做好垃圾處理的后半篇文章。”
要常懷一顆憂患之心。加快總結垃圾處理和臭氣擾民的工作經驗,為全市做好推廣示范。加快完成場地的覆膜收尾工作,完善填埋區域的雨污分流。定期做好臭氣和廢水檢測,加強對中心組團的環境治理和設備設施維護。強化對城市垃圾治理知識的專業學習,積極引進先進治理經驗。加快推動垃圾分類普及,強化源頭治理、全面“減量”。強化宣傳教育引導,在全社會形成垃圾分類、愛護環境衛生的良好氛圍。
“生態保護沒有旁觀者,改革發展也沒有局外人,同在一片藍天下,我們同呼吸、共命運。相信只要我們同心同行、同頻共振,就一定能創造生態優美、宜業宜居的美好未來!”
常懷一顆感恩之心,堅持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圍繞黨的中心大局和工作部署,唱響主旋律,傳播正能量。希望各位居民朋友和企業家們一如既往支持全區各項工作,積極建言獻策,投身綠美中山、綠美火炬建設當中,投身攻堅克難、改革發展的浪潮當中。
座談會上,火炬開發區向中山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中山市生活垃圾處理管理中心、北京高能時代環境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廣東名城環境科技有限公司贈送“心系百姓解民憂,惡臭治理見實效”錦旗,并向中山港社區、城東社區群眾代表送達感謝信。
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局長張永軍、副局長陳飛國,火炬開發區(中山港街道)領導劉國良、郭柳,市、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治理單位代表等參加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