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古鎮鎮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強鎮興邊富民“13388”行動,從增量開拓和存量挖潛雙向發力,將“工改”作為實現鎮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念好“談、移、拆、建、引”五字經,為古鎮高質量發展拓空間。 數據顯示,2022年至今古鎮已完成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1320畝,推進“工改”改造方案項目24個。據了解,今年1—6月,古鎮已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304畝,年度目標完成率達50.6%,其中拆除整理地塊14宗,5個“工改”項目經村四議兩公開高票通過,10棟廠房、超21萬平方米已封頂即將投產。 ▲“工改”新園區效果圖 數據背后,是理念之變,更是行動之力。“工改”對古鎮最大的改變,不僅是在于經濟增長之“果”,更體現在高質量發展之“勢”,打開了制造業當家、高質量發展的新局面。
推進低效用地再改造,打造延鏈補鏈強平臺
自2022年以來,古鎮積極推動“工改”項目拆除、報批和建設,已完成11個項目改造方案批復,總改造面積518畝,其中有6個項目投資超1億元。村集體通過“工改”完成辦證390畝,較改造前新增加了辦證面積185畝,既順利解決部分歷史遺留問題,又大大節省用地成本。
以海洲嘉隆科技園項目為例,目前該項目園內總建筑面積約30萬平方米,項目一期用地面積約61.5畝,已有10棟廠房均完工并已有企業投用生產。據了解,項目投資方目前已馬不停蹄開啟了二期建設,二期用地面積約72畝,將建成高標準工業廠房不少于1.67萬平方米,致力于打造集辦公、展廳、科研、生產、包裝、配送及物流于一體的高新節能科技園。項目建成投產后,預計年產值15億元,納稅將突破4000萬元。
走好群眾路線,以全局視角釋放“工改”活力
自“工改”開展以來,古鎮堅持做好“工改”利好政策宣貫和運用,通過提高“工改”土地容積率,延長土地使用年限、“工改”貸款貼息、“工改”獎勵等系列政策,讓改造主體充分享受“工改”優惠。
各部門、各村黨員干部通過走企業、講目標、講政策、講前景,將“工改”和“百千萬工程”政策結合一并進行宣貫,充分發揮百姓群眾參與“工改”、鄉村振興的主動性、積極性。目前,古鎮全部村集體“工改”項目改造方案均高票通過“四議兩公開”中的村民代表表決。
堅持招商協同推進,推動“工改”實現寸土產寸金
“工改”并非簡單“一拆了事”,只有“招”來好商,才能“改”出高質量發展未來。
為助力村集體“工改”項目落地,結合十大主題產業園、重點水污染治理等區域,探索創新合作模式,曹三村經聯社“工改工”宗地項目(一)用于億元企業安家計劃,首次定向向億元企業釋放空間,由企業組團共建,支持企業增資擴產、做大做強,目前已有8家企業簽訂正式合作協議,計劃第三季度開工建設。
目前,村集體改造項目中已確定合作開發企業、簽訂合作協議項目6個,每個項目簽訂監管協議對投資、產出和企業入園等嚴格把關,確保“工改”改出產業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之路。
曹一天宏光電產業園是古鎮第一宗完善用地手續后轉國有的改造項目,改造后年產值將達10億元,是改造前的21倍,年稅收預估將是改造前的21.8倍。目前已有7棟廠房封頂,預計下半年投產。
▲曹一天宏光電產業園封頂現場
工業興則地方興,產業強則城市強。
在推進“工改”過程中,古鎮鎮提出要科學把握“穩”與“進”的關系,因地制宜,結合實際改出自己的特色,探索村企合作等更多“工改”新模式,依托“工改”重塑城鄉形態風貌、帶動產業轉型升級,以全局視角釋放“工改”活力,進一步夯實制造業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