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規劃計劃

中山市供銷合作聯社2023年工作總結和2024年工作計劃

信息來源:本網 發布日期:2024-02-23 分享:

     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和省社的關心指導下,市供銷社認真落實省、市“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工作部署,不斷深化綜合改革,不斷推進聯農帶農組織建設,全力防范和化解經營風險,實現了來之不易的社有資產保值增值的預期目標,為高質量服務“三農”和全面鄉村振興貢獻供銷力量。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以高質量黨建為引領,風清氣正政治生態和干事創業工作氛圍有效營造

  一年來,市供銷社深入開展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題教育,做好鄉村振興資金管理使用專項巡察整改工作,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全面提升黨建和內部管理工作水平。巡察反饋問題整改完成率100%;認真落實政治要件臺賬管理要求,整理學習臺賬127個;依托農資農技、紅火蟻防治 等業務,開展“黨建+志愿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推進黨員干部“入鎮下村”行動,全面落實“雙聯雙助”工作,2023年累計與村、社區開展黨建共建5次,開展團隊  服務、慰問困難群眾、微心愿等各類黨員志愿者活動10次,共140多人次參加,服務群眾600多人次,推動黨建業務雙融合雙促進。

  嚴格落實公務員日常考核和黨風廉政建設要求,制定市供銷社落實高質量發展深調研工作方案,市供銷社黨組領導班子成員帶頭開展“四不兩直”調研,完成調研報告5篇,推動黨風政風有效轉變。

  二、以高質量發展為牽引,主營業務網絡成效不斷凸顯  

  (一)線上線下直供配送網不斷拓展。一是農產品直供配送業務快速增長。中山供銷農產品集采集配中心一期項目順利建成運營,成立3家新子公司,積極開拓當地及周邊鎮區業務。2023年新開拓22個項目,其中飯堂管理項目6個、食材配送項目11個、熱餐配送項目5個,新增合同金額同比增長150%。二是“香山供銷”助農電商平臺不斷完善。設立多個東西部協作銷售專區和鎮街專館,上架約2000種特色農副產品,開展直播帶貨業務,搭建鄉村振興館直播工作室1個、脆肉鯇塘頭直播基地1個,開展直播帶貨36場次,2023年實現線上線下銷售額500萬元。

  (二)冷鏈骨干網建設持續推進。依托供銷谷源農產品直供配送中心,配套建設300立方米冷凍庫和1600立方米冷藏保鮮庫,配備冷鏈物流車輛,開展食材冷藏保鮮及冷鏈配送服務;積極對接省供銷社直屬天業公司和農產品公司,赴多個鎮街開展工作調研,積極協調項目用地事宜。

  (三)供銷助農金融服務網不斷深化。依托“粵供易貸”,持續深化金融助農廣度和深度,增補粵財普惠金融(中山)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為“粵供易貸”擔保服務機構,優化服務措施,豐富產品種類,幫助中小農戶解決貸款難、貸款慢、貸款貴難題,全年幫助農戶辦理貸款超1500萬元。進一步完善涉農保險服務,規范15個鎮街涉農保險推廣站的管理,2023年累計為農戶種養水稻、水果、水產、花卉苗木等項目投保額度超6700萬元,同比增長30%,協助理賠超3200萬元,減輕農戶受災損失。

  (四)完善農資農技服務網。一是牢牢守住農資供應主陣地。以系統農資骨干企業為主體,依托基層社和農資門店組織體系,運行服務到田頭、技術送到家的農業生產服務網絡。全系統2023年共銷售肥料15600噸、飼料近400噸、紅火蟻藥配送量約6.4噸,落實農資保供穩價責任,以企業讓利體現供銷擔當。二是積極開拓農技服務新領域。指導供銷農服公司和基層社積極開拓托管服務、統防統治、糧食收購、紅火蟻防治等技術服務項目。2023年在民眾鎮、港口鎮開展農作物病蟲害統防統治飛防服務3200多畝次,成功爭取一個鎮街水稻種植全程托管服務項目680畝。

  (五)城鄉綜合服務網不斷延伸。一是再生資源回收業務穩步拓展。2023年全市新增3個供銷新寶便民回收驛站、1個分揀中心。二是積極參與“長者飯堂”建設。依托農產品直供配送平臺經營優勢,積極對接市直部門和鎮街政府,主動參與“長者飯堂”建設,東區“長者飯堂”示范點開業運營。三是積極對接市郵政局快遞業務。

  三、有效落實生力軍行動計劃,全系統聯農帶農作用不斷發揮

  認真落實生力軍行動計劃,堅持以服務帶動中小農戶為聯農組織建設根本點和出發點,持續推進村級供銷合作社、鎮級供銷合作社、助農服務示范體系、農民專業合作社、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五大聯農組織建設取得新成效。在全系統積極推廣應用“智慧養殖”,指導農戶采用5G和物聯網技術實現智能控制、遠程監測、節能降耗,提升養殖效益,降低污水排放。目前共服務22戶智慧養殖農戶,智慧養殖總面積近2000畝。各級聯農組織積極開展農資農技培訓,全年超過20場次,培訓新型職業農民及技術人員763人。2023年全系統共新建助農服務綜合平臺1個、農民專業合作社1個、高質量發展基層社1個,培育“供銷農場”3個。

  四、堅持業務發展和風險防范并重,維護社有資產安全取得重要進展

  2023年,市供銷社累計對11個基層社和2022年度新成立的供銷谷源、供銷新漁、供銷新寶公司開展財務檢查,針對不規范問題發出整改通知書11份,及時提出整改意見;配合省社監事會和省農產品公司,對資金投入大、業務鏈條長的中山供銷放心農產品直供配送平臺項目聯合開展財務監督,并邀請社會中介完成第三方審計,規避社有資產流失風險。發揮內部審計職能,開展審計項目17個,完成12個。

  結合行業實際,以煙花爆竹、石油氣站、農資銷售、出租物業等生產經營項目為重點,落實落細日常巡查,抓好重要節日安全生產大檢查,督促基層單位嚴格落實安全生產日常巡查制度,積極開展春耕農資安全保障行動、出租物業石油液化氣專項排查行動、老舊物業臺風暴雨天氣專項排查等安全檢查專項行動,加強應急演練和安全生產宣傳教育,指導煙花公司開展3次消防演練和安全生產教育培訓,及時消除安全隱患,全市供銷社系統連續多年未發生一起安全生產事故。

  五、不斷強化內部管理,聯合社自身建設水平不斷提升

  宣傳工作持續高位運轉,被全國總社信息中心、中華合作時報等授予“2023-2024年度信息采集點”;加強檔案和保密培訓工作力度,按時按質完成年度檔案歸檔工作,機關全體工作人員順利通過全國保密教育線上培訓,全年未發生一切失密竊密事件;認真落實省供銷社數字供銷工作部署,開展鎮(街道)級以上供銷社電子政務外網接入工作;組織開展全系統風險隱患排查,形成線索、應對措施臺賬。

        2024年,全市供銷社系統要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以及對供銷合作社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穩中求進、以進促穩工作基調,進一步加強黨對供銷合作社工作的全面領導,持續鞏固深化主題教育成果,以頭號工程的干勁和力度全力落實“百千萬工程”,不斷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努力維護社有資產安全,推動公共型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提質增效,不斷提升“三農”服務能力,持續推動供銷合作社高質量發展,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社工作再上新臺階,為促進我市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全面推進鄉村振興作出新的更大貢獻。重點開展以下工作:

       一、持續深化主題教育成果,以高質量黨建引領保障高質量發展

       一是發揮黨建引領作用。加強全系統干部隊伍建設,指導基層社完善建強基層黨組織,以強有力的組織保障推動綜合改革工作向縱深發展。二是黨務業務雙提升。持續開展“黨員干部基層行”“農資農技下鄉”“聯農助農志愿服務活動”以及“黨建+”金融助農護農、農民專業合作社、助農服務平臺(中心)、莊稼醫院等系列助農活動,打造供銷社特色黨建品牌。三是深入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從嚴治社。各基層黨支部要認真落實市供銷社黨紀學習教育工作方案要求,高質量推動全系統黨紀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要統籌機關紀委、監事會、財務審計等監督力量,細化職責任務,規范工作程序,形成監管合力,提高監督執紀能力。

      二、扛穩糧食安全的供銷擔當,加快建設完善中山供銷糧食全程社會化服務體系

      認真落實《廣東省加快推進供銷合作社糧食全程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計劃》,建強農資農技服務網絡,做好化肥等重要農資保價穩供工作,探索完善基本農資集中采購配送體系,因地制宜實施“綠色農資”升級行動,提高穩價保供能力,確保農資產品質量。發揮供銷農服公司和各基層社作用,進一步推進供銷合作社糧食全程社會化服務提升行動,加強與市有關部門和鎮街溝通,積極爭取土地托管、統防統治、紅火蟻治理、廢舊農膜和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等服務,不斷增強農業生產特別是糧食生產“耕、種、施、防、收”全程農事服務水平和能力,積極完成省供銷社下達的農業社會化服務考核任務,實現助農增產增收。

        三、高質量落實“百千萬工程”重點工作任務,加快建設完善供銷合作社現代流通體系

        一是攻堅克難,認真落實省放心農產品冷鏈物流骨干網建設任務,積極爭取市政府協調支持項目用地,持續推動冷鏈骨干網項目落地生根。二是完善農產品直供配送網絡,打通產銷鏈條。積極與部門、鎮街溝通對接,穩步推進農產品配送、團餐配送、飯堂承包等業務,帶動“供銷農場”和中小農戶農產品銷售。做強供銷助農電商平臺。對接“供銷e家”“832”等全國性電商平臺,深化東西部協作,開展供銷合作社特色消費幫扶,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三是依托現有再生資源業務提質增效。進一步加強便民回收驛站、分揀中心等建設和管理,積極參與服務大規模設備更新和消費品以舊換新工作。

        四、圍繞加快發展農業農村新質生產力,持續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

        一是因地制宜開展數字供銷建設。堅持數字化賦能,在鞏固智慧養殖、基層社政務數字化等現有業務的基礎上,對接省供銷社數字供銷業務,推動社有資產等數字化管理。二是深化拓展“三位一體”綜合服務。扎實開展“生產、供銷、信用”綜合合作,整合深化粵供易貸、涉農保險、農資服務、農產品銷售、再生資源回收等服務,探索“貸款+保險”“貸款+農資”“保險+農資”“農資+回收”“農資+農產品”等復合業務模式,幫助中小農戶解決貸款難題,支持擴大生產規模、提升抵御風險能力。三是開展“骨干龍頭企業培育行動”。進一步推進社有企業三項制度改革,圍繞為農服務主責主業和煙花爆竹等傳統優勢主營業務,進一步優化資本布局,加快推動企業轉型升級,打造有市場控制力和服務帶動力的骨干龍頭企業。四是創新聯合社治理機制。發揮市聯社組織體系和社有企業經營服務體系的雙線運行機制優勢,進一步完善社員代表大會、理事會、監事會“三會”建設,進一步理順資產管理委員會體制,增強前置研究和審核把關作用,有效發揮合作發展基金作用,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

        五、持續優化管理機制,夯實基層社組織體系

        一是積極提升基層社黨建工作水平。發揮市社黨組、理事會的統籌協調功能,選優配強基層社領導班子,逐步消除黨組織空白基層社。二是以主營業務網絡為依托,增強基層社發展活力。直屬公司和基層社要上下聯動,依托煙花爆竹、農資農技、糧油和食材配送等主營業務,以產權或業務對接等方式,帶動基層社自營業務發展,建立責權清晰、監管到位、上下貫通的經營服務體系,切實增強基層社自身“造血”功能。三是主動爭取屬地鎮街支持,積極承接長者安康工程、愛心超市、化肥農藥、應急物資儲備等政府購買服務,增強基層社綜合服務功能。四是切實增強和農民的利益聯結。深入落實生力軍行動計劃,以民眾供銷社為試點,探索推進“社村”合作工作,不斷健全助農服務組織體系。重點推進村級供銷合作社、鎮級供銷合作社、助農服務中心(平臺)、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聯合體五大聯農工程,廣泛吸納農民和家庭農場、電商新農人等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入社,完善利益分配機制,密切供銷社與農民在組織上和經濟上的聯結,將農業社會化服務網絡延伸到為農服務最前端。

        六、全面加強社有出資企業內控機制建設,確保社有資產保值增值

        一是全面加強風險防控工作。健全完善以風險管理為導向、合規管理監督為重點的企業內控機制,重點發揮內部審計和財務監督職能,會同社會第三方審計力量,重點加強對各類新業態、新項目的監督管理,堵塞社有資產流失漏洞。二是分類施策,精準強化項目監管。要加強各類新業務項目的過程管理,強化跟蹤監督,分類施策及時開展風險防控工作。三是持續開展經營風險排查工作。要對照審計披露問題繼續指導系統企業舉一反三開展風險排查工作,及時排查財務風險、市場風險、運營風險、法律風險等,建立重大風險工作清單,明確責任單位和責任人,不斷完善社有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內控機制。四是依法依規繼續加強歷史債務涉訴案件的化解工作。

        七、加強隊伍建設,以高素質干部隊伍賦能高質量發展

        一是要加強人才引進力度。結合全系統業務發展實際,適時引進懂管理、善經營的職業經理人、專業人才,充實到公司、基層社領導班子和經營團隊,形成科學合理有持續發展能力的干部梯隊和人才梯隊;二是進一步激發全系統干部隊伍干事創業的熱情。適時調整優化現有績效考核和獎金分配等激勵考核機制,進一步理順基層社管理機制,激發全系統內生活力,樹立重實干、重實績、重擔當的鮮明導向,推動全系統干部隊伍保持干事創業、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

        八、一絲不茍嚴之又嚴抓好安全生產工作,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質量發展

       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安全生產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市委、市政府安全生產工作部署和省供銷社安全生產治本攻堅三年行動方案,持續加強煙花爆竹、出租物業、酒店旅店、燃氣充裝點、生產加工企業、網吧、倉庫、危舊物業和落石、滑坡等地質災害隱患、直供配送平臺食品安全等風險隱患排查,特別是“九小”場所和多業態場所,認真排查,不留死角。要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統籌發展與安全,進一步加強機關保密、人民防線和檔案管理工作,提升機關內部管理工作水平。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遂平县| 万载县| 合水县| 韶山市| 凤阳县| 兴文县| 荆州市| 古田县| 奉新县| 万年县| 灵璧县| 河津市| 新营市| 浑源县| 雷山县| 丰城市| 金堂县| 白玉县| 巴林右旗| 江津市| 汝州市| 丹巴县| 乐山市| 八宿县| 炎陵县| 潜山县| 沙田区| 尚义县| 青岛市| 丰镇市| 明溪县| 青海省| 石阡县| 岫岩| 中牟县| 青神县| 台湾省| 望城县| 临安市| 米泉市| 仲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