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主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精神,貫徹省委“1310”具體部署,圍繞《中山市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相關要求,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為中山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
一、持續深入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
局黨組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通過“第一議題”制度、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等常態化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學習研究,2024年以來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法治思想及相關法律法規15次。召開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法用法會議,邀請市委黨校陳衛林副教授作《在法治軌道上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專題輔導報告,深刻把握法治與改革的關系,自覺運用習近平法治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選派干部參加司法部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強化行政執法能力建設專題培訓班,不斷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防范風險、化解矛盾、維護穩定的能力。
二、扎實推進法治政府建設
(一)不斷完善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機制。
根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等文件精神,黨政主要負責人將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對法治建設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帶領干部學習憲法、民法相關法律,帶頭參加局內部學法用法專題講座。根據《中山市2024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制定了《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2024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指導全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更新《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普法責任清單》和《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領導干部應知應會黨內法規和法律法規清單》,推動建設高素質的干部隊伍。
(二)緊緊圍繞高質量發展推動法治建設。
一是出臺政策文件服務高質量發展。2024年,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牽頭出臺《中山市降低制造業成本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中山市工業綠色發展項目資助實施細則》《中山市技術改造投資項目資助實施細則》《中山市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銀行貸款貼息與風險補償實施細則補充規定》等政策文件,屬于規范性文件的,嚴格按照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制發,全面推進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技術改造投資等重點任務。
二是持續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貫徹落實《中山市營商環境條例》,在制定、修改與市場主體生產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的規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時,充分聽取企業或者相關行業協會商會的意見。印發《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公平競爭審查管理辦法》,進一步健全政策文件公平競爭審查機制。全面推動信用報告代替企業無違法違規證明改革,在產業扶持資金管理工作中積極推廣使用信用報告,切實減輕經營主體開具證明的負擔。
三是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在行政決策中的積極作用。高標準選聘法律顧問團隊參與制訂審查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執法工作,2024年以來,局法律顧問共審查規范性文件、重要協議、重要方案等共100余份;公職律師審核重要法律文書、參與信訪接待、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采購等事務30余次。
(三)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推進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使用行政執法“兩平臺”辦理案件,2024年以來辦結行政許可412宗,行政檢查168宗,行政處罰2宗,均未出現被申請行政復議和被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開展內部案卷評查2次,對年度行政執法案卷全面進行檢查,總結反饋2023年全市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具體情況,完善執法卷宗管理。
二是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2024年以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共出動人員80余人次,車輛30余臺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目標30個,對5家無線電發射設備使用單位開展了無線電頻率臺站使用檢查;牽頭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對25家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主體開展了銷售備案檢查工作。
三是提升行政執法人員能力素質。制定《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2024年度行政執法培訓計劃》,安排全局行政執法人員參加綜合法律知識培訓和專業知識培訓,進一步加強行政執法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建設。組織全體公職人員登錄廣東省學法用法考試平臺參加年度學法考試,全員通過考試,優秀率為100%。安排1名副處級干部參加中山市領導干部旁聽案件庭審活動,以案為鑒,嚴明紀法。
(四)全面推進政務公開。
我局著力提升局網站的信息發布、網上辦事和公眾互動功能,加強網站信息公開的時效性。2024年,在局政務網站發布通知公告、政務動態263條;在央視新聞、新華網、人民日報、南方日報、羊城晚報、中山日報等媒體上發布信息共計189條;在“中山工信”公眾號發布政務信息743條。依申請公開政府信息辦理3件,答復率、答復及時率和錄入依申請公開系統及時率均達100%。2024年承辦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82件。其中,主辦22件,會辦60件。內容涵蓋了產業集群建設、數智化轉型、中小企業等促進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各個方面。全部主辦建議提案答復類別均為A類。
(五)持續提高法治社會建設水平。
一是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為加強無線電管理宣傳普法工作,提升公民法治素養,我局聯合市教育和體育局、市無線電運動協會走進石岐中心小學、東鳳鎮鳳鳴小學,開展“無線電普法進校園”活動,有機融入了紅色教育,精心設置了無線電大講堂科普系列講座、“紅色電波頌黨史”“排查信號保家國”游戲、無線電裝備展等生動有趣的環節,全方位、多角度開展法治宣傳。
二是推進“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按照國家、省和市“八五”普法規劃要求,積極參加“3·15”消費者權益保障普法活動、“12.4”憲法宣傳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宣傳工信領域法律法規。此外,我局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向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商現場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等法規,介紹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備案平臺操作流程,現場派發無線電知識宣傳手冊,提高銷售商依法經營意識。
三是開展“誰服務誰普法”工作。積極做好《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解讀和相關培訓,借助“中山工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加強法律援助和咨詢服務,增強中小企業風險防范和維權意識。深入企業、工業園區開展政策宣講,安排業務骨干圍繞企業最關心的政策,細致解析重點條文,積極回應企業提出的問題。2024年以來,開展惠企政策宣講超100場,惠及企業超8000家次。
三、存在不足及原因
2024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運用不足。部分干部職工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手段解決問題的意識和能力有待加強,在實際工作中更側重于業務操作,依賴于傳統經驗或行政命令,習慣于用政策思維、道德思維、經濟思維等代替法治思維,容易忽視法律法規相關規定和程序,未能充分發揮法治在決策、管理、監督各個環節中的重要作用。
(二)行政執法能力仍有不足。隨著法治政府建設工作不斷深入,省工業和信息化廳逐年加大無線電發射設備線上線下巡檢力度,提高了無線電管理行政執法工作量,但執法人員數量并未得到相應增長,導致監管壓力增大。新業態、新技術衍生的不法行為層出不窮,涉及面廣泛,行政執法面臨的挑戰增多。此外,既掌握專業技能,又熟悉法律法規的執法人員較少,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執法質量和效果。
(三)法治教育宣傳不夠深入。雖然近年來推出了“普法進校園”“普法進企業”等針對性、互動性較強的普法活動,但受普法隊伍力量薄弱和普法經費投入有限等因素限制,普法宣傳頻次不足,難以形成持續的教育效果。部分法律法規宣傳講座內容停留在對法律條文的表面解讀,未能充分結合社會熱點和公眾關切的話題,導致受眾缺乏興趣和共鳴。
四、2025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推動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要把深入學習習近平法治思想與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緊密結合起來,將學習宣傳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年度工作計劃,全面系統學習、完整準確理解習近平法治思想,增強法治觀念,提高依法辦事的能力和水平。
(二)進一步嚴格公正文明執法。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雙隨機、一公開”等制度,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并公開執法信息。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責任,完善行政執法卷宗的制作。嚴格執行公布的局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清單,落實法制審核主體責任,推動形成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
(三)多措并舉開展法治教育宣傳。全力推進“八五”普法工作,拓寬普法宣傳渠道,主動送法進企業、送法進校園,增加普法活動的頻次。結合重要法律頒布或節日等時機,開展專題普法活動,把普法教育貫徹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從而增強公眾法律意識和法治觀念,形成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的社會氛圍。
(四)持續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動法治中山建設,加快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簡化行政審批流程,提高政府服務效率,加強政務信息公開,增強政府公信力。結合工信職能,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降低法律風險,推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