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局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緊圍繞中山市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2023年依法治市工作要點的相關要求,積極推進法治政府建設各項工作,為中山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法治保障。現將情況報告如下:
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持續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走深走實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關于堅持全面依法治國、推進法治中國建設的重大戰略部署,把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落實“第一議題”制度、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的重點內容,今年以來集中學習研討習近平法治思想及相關法律法規17次。召開局黨組理論學習中心組(擴大)學法用法會議,結合工信領域規范性文件制定、公平競爭審查規定方面的學習,進一步深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學習研究和宣傳闡釋。結合工作實際,組織開展2期科級干部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專題培訓,對全局50名科級干部(含四級調研員和“333”干部)進行全員輪訓,參訓學員撰寫心得體會,做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安排年輕黨員圍繞“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講黨課,提高黨員干部的理論水平。
二、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工作情況
(一)強化法治政府建設的組織領導
局黨組切實擔負起法治建設主體責任,將法治建設與中心工作同部署、同檢查、同落實。根據《中山市2023年全面依法治市工作要點》,制定了《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2023年依法行政工作要點》指導全年法治政府建設工作。定期組織分析研判推動解決法治建設重要工作,專題研究選聘局常年法律顧問、審定規范性文件等。
(二)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
根據《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規定》等法治政府建設有關文件精神,我局黨政主要負責人將法治建設擺在全局工作重要位置,對法治建設親自部署、重大問題親自過問、重點環節親自協調、重要任務親自督辦。此外,我局黨政主要負責人帶領干部學習憲法、民法相關法律,帶頭參加局內部學法用法專題講座,在憲法宣誓活動中擔任領誓人,積極參加年度學法考試,極大地調動了全局學法用法的積極性。
(三)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推動法治建設
一是出臺政策文件服務中心工作。2023年,圍繞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牽頭制定《中山市十大主題產業園重大產業項目扶持措施》《中山市推動中小微工業企業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中山市促進制造業龍頭骨干企業加快發展政策措施》等政策文件6份,屬于規范性文件的,嚴格按照規范性文件管理規定制發,全面推進產業園區發展、數字化智能化改造、技術改造投資等重點任務。
二是充分發揮法律顧問和公職律師在行政決策中的積極作用。高標準選聘法律顧問團隊參與制訂審查重大行政決策和行政執法工作,今年以來,局法律顧問共審查規范性文件、重要協議、重要方案等共103份;公職律師審核重要法律文書、參與信訪接待、政府信息公開、政府采購等事務30余次。
(四)堅持嚴格規范公正文明執法。
一是持續推進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全面使用行政執法“兩平臺”辦理案件,今年以來辦結行政許可479宗,行政檢查104宗,行政處罰3宗,均未出現被申請行政復議和被提起行政訴訟的情況。開展內部案卷評查2次,對年度行政執法案卷全面進行檢查,總結反饋2022年全市行政執法案卷評查具體情況,完善執法卷宗管理。
二是嚴格落實“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制度。今年以來“雙隨機、一公開”檢查工作共出動人員190余人次,車輛70余臺次,隨機抽取檢查對象目標65個,對40家無線電發射設備使用單位開展了無線電頻率臺站使用檢查;牽頭聯合市市場監管局對25家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主體開展了銷售備案檢查工作。
三是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法治思維和依法行政能力。今年我局開展了兩場法治講座,第一場講座規范性文件管理與公平競爭審查,第二場講座圍繞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復議法》,進一步提高了全體干部職工的依法行政能力。組織全體公職人員登錄廣東省學法用法考試平臺參加年度學法考試,全員通過考試,優秀率為100%。此外,通過組織執法人員線上執法培訓、局內部實地執法檢查、案卷評查等,著力提升執法人員執法水平。安排1名副處級干部參加中山市領導干部旁聽案件庭審活動,以案為鑒,嚴明紀法。
(五)全面推進政務公開,自覺接受監督。
我局著力提升局網站的信息發布、網上辦事和公眾互動功能,加強網站信息公開的時效性。今年以來公開各類政府信息1077條,其中,中山市工業和信息化局網站283條、局政務微信公眾號共發布信息794條,信息擇優推薦至中山日報、南方日報、學習強國等媒體。2023年承辦人大建議和政協提案共93件。其中,主辦32件,會辦61件,含一號議案、重點提案各1件。內容涵蓋了產業數字化數智化轉型、本土企業增資擴產、產業載體建設等促進我市工業和信息化發展的各個方面。期間共舉辦23場調研、座談、面商等活動,面商率72%。其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專精特新、“三線”整治等建議提案通過“一次座談、一次匯報、分別答復”的并案辦理模式,強化代表委員與政府部門間的溝通聯動。
(六)深入推進普法活動,提高法治社會建設水平。
一是開展“送法進校園”活動。為加強無線電管理宣傳普法工作,營造有利于無線電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我局聯合市教育和體育局、東區街道辦事處和市無線電運動協會走進東區柏苑中心小學,開展“無線電普法進校園”活動。通過科普講座、互動游戲、設備展覽等形式,讓學生“零距離”感受無線電的魅力,激發學生對無線電的熱情,了解無線電相關法律法規。
二是推進“誰執法誰普法”工作。按照國家、省和市“八五”普法規劃要求,積極參加“3
·15”消費者權益保障普法活動、“12.4”憲法宣傳活動,面向社會廣泛宣傳工信領域法律法規。此外,我局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向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商現場解讀《中華人民共和國無線電管理條例》等法規,介紹無線電發射設備銷售備案平臺操作流程,現場派發無線電知識宣傳手冊,提高銷售商依法經營意識。
三是開展“誰服務誰普法”工作。積極做好《保障中小企業款項支付條例》等法律法規宣傳解讀和相關培訓,成功舉辦省2023年中小企業權益保障相關法律法規宣貫會中山專場,為中小企業提供法律服務。借助“中山工信”公眾號等網絡新媒體,加強法律援助和咨詢服務,增強中小企業風險防范和維權意識。深入企業、工業園區開展政策宣講,安排業務骨干圍繞企業最關心的政策,細致解析重點條文,積極回應企業提出的問題。今年以來,開展惠企政策宣講超100場,惠及企業超6000家。
三、存在不足及原因
2023年,我局法治政府建設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然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
(一)執法隊伍建設有待加強。一方面專業執法人員數量不足,既掌握技術監測技能,又熟悉法律法規的執法人員較少,應對“點”多、“面”廣、“線”長的無線電執法有一定難度;另一方面,仍存在部分執法人員對法治政府建設不夠重視,行政執法相關法律知識學習不到位的情況,執法人員素質仍需整體提升,執法流程規范性需要加強。
(二)法治教育培訓力度不夠。雖每年組織法治培訓,但沒有形成高效的培訓機制,主要還是對法律知識的解讀,具體操作和實施流程指導較少,不能做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近年采取了旁聽庭審、網絡教學等新形式,但互動式、情景融合性的培訓開展得較少,總體形式以講授式居多,相對單調,不夠豐富,導致干部職工學法的主動性、積極性不高。
(三)普法宣傳覆蓋面不夠廣。受普法隊伍力量薄弱,普法經費投入有限等因素限制,主要精力集中在執法過程中的普法,滿足于參加市普法辦統一組織的普法活動,自發開展普法宣傳活動較少,導致普法宣傳活動舉辦的頻次不高,普法宣傳的方式、方法缺少創新性。宣傳內容缺乏針對性,沒有重視群眾對法制宣傳的需求變化,沒有積極引導群眾從“被動接受”變為“主動學習”,普法宣傳的實效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四、2024年推進法治政府建設主要安排
(一)繼續做好規范性文件的管理工作。積極完成市政府和市司法局部署的有關規范性文件制定、匯編工作,全面梳理我局規范性文件管理工作。對于超過有效期的規范性文件及時予以清理,確保政府規范性文件的嚴肅性和有效性。
(二)進一步規范行政執法行為。嚴格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雙隨機、一公開”等制度,及時準確完整地記錄并公開執法信息。落實執法全過程記錄責任,完善行政執法卷宗的制作。嚴格執行公布的局重大行政執法決定法制審核清單,落實法制審核主體責任,推動形成權威高效的行政執法體系。落實法律顧問制度和公職律師制度,加強執法人員培訓,提升依法行政水平。
(三)多措并舉拓寬普法宣傳渠道。全力推進“八五”普法工作,拓寬普法宣傳渠道,主動送法進企業、送法進校園,把普法教育貫徹于事前、事中、事后全過程,讓群眾在解決問題中學習法律知識,減少群眾對行政執法的誤解,降低行政復議、行政訴訟的風險。
(四)大力營造法治化營商環境。緊密圍繞省委“1310”具體部署推動法治中山建設,加快優化法治化營商環境,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業賬款,幫助企業解決生產經營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為推動中山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