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全市“工改”工作推進會召開,總結上半年工作,現場辦公打通堵點、難點,推動“工改”再突破、再升級、再創新,為全市堅持制造業當家、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市委書記郭文海出席并講話,市長肖展欣主持會議。
踏平坎坷成大道,中山“工改”大勢已成。
郭文海指出,“工改”是一條充滿艱辛的大道,事非經過不知難。“工改”號角吹響以來,我們統一思想、凝聚共識,“工改”鐵軍知重負重、風雨無阻地前行,日夜兼程進村入戶,用腳走通了群眾手中的一張張選票,形成了全市上下同心同向、同頻共振抓“工改”的良好局面;我們市鎮合力、突圍突破,結合實際探索出“村企合作+單一主體歸宗”“政府收儲+異地代建”等模式,闖出了具有中山特色的“工改”之路;我們大膽改革、勇于創新,堅決打破一切不利于高質量發展的、自縛手腳的政策,充分釋放政策紅利,激發改造動力。一年多以來,全市累計完成拆除整備土地面積超2.3萬畝,這是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的成果;是改革創新、突圍突破的結果;是干部隊伍對事業高度負責,擔當作為、敢啃硬骨頭的結果;是全市廣大群眾、企業家全力支持、積極推動的結果。
“工改”是“百千萬工程”的關鍵一子,是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的勝負手。
郭文海強調,“工改”是中山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要再深化、再提升對“工改”的認識。要充分認識到,“工改”是實施“百千萬工程”這盤大棋中必須落好的關鍵一子。要聚焦念好“強、美、治”三字經,在縱深推進“工改”中騰出產業空間,改善人居環境,完善社會治理。要充分認識到,“工改”是推動中山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的勝負手。只有通過“工改”,才能為傳統制造業改造升級騰出空間,吸引更多優秀人才創新創業。全市上下要高度統一,在更高的高度認識“工改”的重要意義,發自內心地支持和參與“工改”。 乘勢而上、著眼未來,高質量推動低效工業園改造。
郭文海強調,要緊扣四個關鍵詞,高質量推動“工改”。
一是堅定。要堅定不移打贏打好“工改”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無論遇到多大的風雨都要矢志不渝。
二是改革。只要有利于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有利于“百千萬工程”實施的,就要大膽闖、大膽試。
三是創新。要圍繞推動土地集約節約利用這個目標,朝著連片改造、連片收儲等方向積極探索創新。
四是擔當。要直面矛盾問題,先行先試、改革創新,以主要領導同志的擔當作為帶動干部隊伍擔當作為。
“中山工改,寧可走慢半步,絕不能走錯半步!”郭文海強調,接下來“工改”要和重塑產業結構結合起來,高標準建設十大主題產業園、高水平打造新“十大艦隊”,嚴把產業準入關,堅決淘汰“兩高一低”落后產能,防止“新瓶裝舊酒”;要和優化城鄉布局結合起來,讓“工改”和舊城鎮、舊村莊改造整體規劃、同步推進,在“工改”的過程中完善公共配套、提升城鄉風貌,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要和實施全域土地綜合整治結合起來,通過科學騰挪推動農業和工業用地集中連片,打造生產效率更高的農業和工業集聚區,為未來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會上播放了央視新聞聯播聚焦“工改”節目及上半年“工改”工作宣傳片,通報上半年各鎮街拆除整理工作情況,神灣鎮、三角鎮、火炬開發區、小欖鎮、黃圃鎮等鎮街作經驗發言。
截至今年8月22日,全市已拆除整理低效工業用地超2.3萬畝,其中上半年拆除整理超8000畝,實現了“時間過半、任務過半”,新招引企業 147 家、服務本土企業 221 家,預計推動新增投資近850億元。
市領導陳文鋒、歐陽貴有、李長春、劉志民、陳暉東、劉云梅、曾奕、歐陽錦全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