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中山市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實施方案》已經市人民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16日
中山市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實施方案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9〕54號)及《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實施意見》(粵辦函〔2020〕10號)等文件要求,切實做好我市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進一步密切黨和政府同人民群眾聯系,加強基層行政權力監督制約,提升基層政府治理能力,結合我市實際,提出如下實施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持標準引領、需求導向、依法依規、改革創新的原則,全面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落實基層政務決策、執行、管理、服務、結果“五公開”,規范公開行為,提升公開質量,加快實現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全覆蓋,推進政務公開與政務服務深度融合,增強基層政務公開的針對性、實效性,切實提升群眾對基層政務公開的滿意度及獲得感,為不斷增強政府公信力執行力、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加快法治政府和服務型政府建設提供重要支撐。
二、工作目標
2020年底前,全面梳理細化基層政府相關領域政務公開事項,編制完成基層政府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政務公開專業隊伍向基層政府延伸,基層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基本完善,政務公開制度持續規范,組織保障更加有力。
2021年底前,建成一套公開事項科學全面、工作流程規范高效、平臺渠道豐富多元的基層政務公開統一標準規范,政務公開培訓、考評以及協同聯動機制更加完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體系基本建立。
2022年底前,建成全市統一的基層政務公開標準體系,覆蓋基層政府行政權力運行全過程和政務服務全流程,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水平大幅提高,基層政府政務公開工作機制、公開平臺、專業隊伍進一步健全完善,政務公開的能力和水平顯著提升。
三、重點任務
(一)編制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和鎮政府、區辦事處要對照國務院部門制定的26個試點領域標準指引(附件1),結合本級政府權責清單和公共服務事項清單(鎮政府、區辦事處結合實際行政管理職能)全面梳理細化相關領域政務公開事項。事項梳理堅持“應公開、盡公開”原則,除有法律、法規、規章等明確規定不予公開的事項外,其余事項均應列入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做到公開事項分類科學、名稱規范。
我市將分兩批編制完成:
1.各相關部門、火炬開發區、石岐區、坦洲鎮于2020年8月31日前,按照各自職能范圍編制完成26個試點領域基層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并報市政府辦公室備案。各職能部門除做好本單位本領域目錄編制工作外,還要指導各鎮區編制相應領域標準目錄,其中:
(1)市發展改革局牽頭編制重大建設項目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2)市教育體育局負責編制義務教育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3)市公安局負責編制戶籍管理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4)市民政局負責編制社會救助領域、養老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5)市司法局負責編制公共法律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6)市財政局負責編制財政預決算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7)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負責編制就業領域、社會保險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8)市自然資源局負責編制城鄉規劃領域、農村集體土地征收、國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與補償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9)市生態環境局負責編制生態環境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0)市住房城鄉建設局負責編制保障性住房領域、農村危房改造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1)市農業農村局負責編制涉農補貼領域、扶貧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2)市文化廣電旅游局負責編制公共文化服務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3)市衛生健康局負責編制衛生健康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4)市應急管理局負責編制安全生產領域、救災生產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5)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負責編制食品藥品監管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6)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牽頭編制市政服務領域、城市綜合執法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水務局等有關部門配合;
(17)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編制公共資源交易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18)市稅務局負責指導下屬縣區局編制稅收管理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目錄。
坦洲鎮作為全省試點成果推廣應用單位,火炬開發區、石岐區作為全市試點單位,要積極發揮示范帶動作用,精心編制調整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及時制訂、修訂政務公開工作制度,為其他基層政府提供借鑒。
2.翠亨新區、東區、西區、南區、五桂山、小欖鎮、古鎮鎮、橫欄鎮、東升鎮、港口鎮、沙溪鎮、大涌鎮、黃圃鎮、南頭鎮、東鳳鎮、阜沙鎮、三角鎮、民眾鎮、南朗鎮、三鄉鎮、板芙鎮、神灣鎮等22個鎮區于2020年10月31日前參照第一批試點鎮區的做法,按照本鎮區的實際情況,編制完成本鎮區26個試點領域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各領域標準指引經上一級對口部門審核通過后報市政府辦公室備案,并及時發布。
同時,推廣使用政務公開通用地方標準(附件2),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要充分運用上述地方標準,做好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公開平臺建設和公開制度建設。
(二)對照標準目錄推進政府信息公開。各相關部門、各鎮區政務公開標準目錄編制完成后開始落實執行,即各相關部門、火炬開發區、石岐區、坦洲鎮從2020年9月開始,其余22個鎮區從2020年11月開始,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新聞發布會等方式公開相關政府信息。(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參照廣州市海珠區、深圳市羅湖區、佛山市禪城區、梅州市平遠縣、惠州市博羅縣、肇慶市高要區、云浮市新興縣等7家國家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試點單位的做法,在政府網站開設專欄,集中發布標準目錄內容,宣傳展示工作情況,讓群眾及時了解工作動態,共享工作成效。(市政府辦公室、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各鎮區配合)
(三)推進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工作規范化。認真落實《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轉發廣東省政府信息公開申請辦理答復規范的通知》(中府辦函〔2020〕73號)有關要求,完善信息公開申請的接收、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閉環管理機制,規范答復口徑,采用標準文本,不斷提高答復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四)加強基層政府信息規范管理。加強對政府信息全生命周期管理,健全政府信息公開屬性的源頭認定機制,擬定公文時要提出公開屬性意見;嚴格執行保密審查制度,印發公文時明確標注公開方式;建立健全政府信息動態調整機制,每年度對不予公開的政府信息進行評估,對因情勢變化可以公開的信息予以公開,對失效政府信息進行清理規范,及時公開清理結果。(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五)推進政府網站規范化建設。充分發揮政府網站政務公開第一平臺作用,集中發布應當主動公開的政府信息,方便群眾及時了解工作動態,共享工作成效。建立健全網站意識形態安全和技術安全防護制度,強化監測預警和應急處置,確保網站運行穩定、可靠、安全。(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六)推動政務新媒體做優做強。充分發揮政務新媒體傳播速度快、受眾面廣、互動性強的優勢,把基層政務新媒體打造成為政府信息公開和政務輿情回應、引導重要平臺,權威傳播黨和政府聲音,鞏固拓展主流輿論陣地。積極借助基層融媒體中心,做優做強“兩微一端”主賬號,結合地方特色為群眾提供權威準確的政務信息服務和便民服務。(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七)拓寬基層政府線下公開渠道。依托市、鎮區行政服務中心等服務事項集中窗口單位以及檔案館、圖書館等公共服務單位,設立政務公開專區,提供政府信息查詢、信息公開申請、辦事咨詢答復等服務,讓企業和群眾辦事更明白、更便捷。(市文化廣電旅游局、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市檔案館、各鎮區負責)
將政務公開觸角延伸到基層農村末端,完善基層政務公開與村(居)務公開協同發展機制,指導支持村(居)民委員會完善法定公開事項和依法自治事項公開清單,優化公開方式,綜合利用村(居)民微信群、益農信息社、公眾號、農村(社區)公開欄以及廣播、電視、報紙等媒介發布政務信息,方便群眾查詢獲取。(各鎮區負責)
(八)完善基層行政決策公眾參與機制。完善民意匯集機制,對涉及群眾切身利益、需要社會廣泛知曉的公共政策措施、公共建設項目,要采取座談會、聽證會、實地走訪、書面征求意見、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問卷調查、民意調查等方式,充分聽取公眾意見,擴大公眾參與度,提高決策透明度。(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依托12345服務平臺建立完善留言咨詢渠道,建立快速高效的留言辦理工作機制。(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
認真辦理網民給地方領導各類留言,及時釋疑解惑、引導預期。(市政府辦公室牽頭,各相關部門、各鎮區配合)
(九)推進辦事服務公開標準化。推行政務服務事項分級分層管理,規范、準確、及時公開和更新政務服務事項清單、辦事指南等信息,確保有服務必有指南、指南簡單易懂,實現線上線下一套標準;依托廣東政務服務網、“粵省事”“粵商通”等平臺實現辦事過程信息公開,方便辦事群眾及時掌握辦事進展情況;以高頻民生事項和涉企事項為切入點,推行政務服務事項辦事指南標準化、簡單化,并在廣東政務服務網專欄向社會公開。(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牽頭,各相關部門、各鎮區配合)
教育、衛生健康、生態環境、公共交通、供水、供電、供氣等與基層群眾利益密切相關的公共企業事業單位要按照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原則要求,推進相關公共服務信息公開,方便基層群眾生產生活。(市教育體育局、市生態環境局、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市交通運輸局、市衛生健康局、中山供電局負責)
(十)健全完善政策解讀工作機制。認真落實《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做好政府規范性文件和重大政策解讀工作的意見》(中府辦〔2017〕18號)相關規定,堅持依法依規、常態化、規范化解讀,按照“誰起草、誰解讀”的原則,做實做精做細解讀工作。解讀方案、解讀材料要與政策文件同步組織、同步審簽、同步部署,做到政策公布時同步組織開展解讀,解讀材料納入政府信息公開目錄。對涉及企業發展和民生問題的重要政策,要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及時對相關輿情和社會關注點、誤解誤讀點進行回應,有針對性地釋疑解惑,必要時分段、多次、持續開展解讀。(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十一)健全政務輿情回應工作機制。加強與宣傳、網信、公安等單位的協同聯動機制,根據各自職責分工,進一步強化對政務輿情的監測、研判和回應,共同做好基層政務輿情風險預警和應急處置工作。(市委網信辦、市政府辦公室、市公安局負責)
(十二)探索開展政府信息精準推送工作。探索建立信息定向推送機制,對照政務公開事項標準目錄,通過微信、短信、電子郵箱、二維碼等方式向特定服務人群精準推送政府信息。(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負責)
充分利用數字政府集約化建設規模效應,依托“粵省事”“粵商通”等數字平臺建立“政策直通車”機制,為企業、群眾定向提供個性化政府信息查詢服務。(市政務服務數據管理局負責)
四、保障措施
(一)強化責任擔當。市政府和各鎮區政務公開主管部門要做好本級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的指導協調和監督檢查工作,將推進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作為本級政務公開重要工作予以部署推進。市政府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要切實負起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主體責任,認真抓好國辦發〔2019〕54號、粵府辦〔2020〕10號文和本實施方案有關工作任務落實。
(二)強化工作保障。進一步強化政務公開工作職責,明確承擔工作的機構和人員,確保基層政務公開工作有機構承擔、有專人負責。加大教育培訓力度,把政務公開工作交流和《政府信息公開條例》納入基層領導干部和公務員教育培訓內容,每年至少組織1次集中學習培訓,切實提升依法依規公開能力。
(三)強化審核備案。各相關部門要積極與上級對口部門溝通協調,標準目錄編制完成后要向市政府辦公室報送備案。各鎮區要加強與市級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目錄編制完成后,要經市級對口部門審核通過后,將標準目錄及部門審核意見等材料報市政府辦公室備案。
(四)強化監督檢查。市政府辦公室將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推進情況納入市政府績效管理考評共性指標,切實加強對此項工作的督促、檢查和考核,并適時對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落實情況進行抽查、通報,確保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工作有序推進、取得實效。各相關部門、各鎮區要對本領域基層政務公開標準指引落實工作進行督促指導和跟蹤評估,并對本領域、本鎮區成果納入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
附件:1.國家部委制定的26個標準指引
2.廣東省政務公開地方標準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