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我市進入了夏秋季登革熱流行高峰期。市疾控中心與醫療機構保持了風險溝通,要求全市各級醫療機構加強登革熱樣病例的監測工作,一旦發現疑似登革熱病例及時采樣上送市疾控中心進行復核,及早發現疫情。疾控部門開展覆蓋全市不同環境的蚊媒密度監測,掌握我市白紋伊蚊密度變化。同時開展了不同殺蟲劑的抗藥性監測,為愛衛和消殺部門能使用敏感藥物殺滅蚊蟲提供參考。
一、登革熱有哪些癥狀?
登革熱是通過蚊子叮咬傳播的傳染病,這種蚊子叫白紋伊蚊,也叫“花斑蚊”,全身深黑色,身體和腳上有白斑,在我市比較常見。
感染登革熱的潛伏期一般為1至14天,多為5至9天。患者出現的主要癥狀為突發高熱,可高達40度、“三痛”(頭痛、眼眶痛、全身肌肉和骨關節痛)、“三紅癥”(面、頸、胸部潮紅)、皮疹(四肢軀干或頭面部出現充血性皮疹或點狀出血疹)等。
各年齡人群對登革熱普遍易感。
一般情況下,大多數人感染登革熱后癥狀輕或無癥狀,但少數患者會發展為重癥。
二、如何預防登革熱?
預防登革熱防蚊滅蚊是關鍵,而清理積水是防蚊滅蚊的基礎,市民應牢記這兩大“硬核”招數:
防蚊招數用起來:
● 出門穿著淺色長袖衣服及長褲,在外露的皮膚及衣服上涂蚊蟲驅避劑。
● 避免在蚊蟲出沒頻繁的時段(上午7至9點和下午4至6點)在樹陰、草叢、涼亭等戶外陰暗處逗留。
● 在家里安裝紗門紗窗和使用蚊帳,適時使用蚊香、電蚊拍、殺蟲噴霧劑等進行驅蚊。
各種積水清干凈:
● 清理可能滋生蚊蟲的積水,包括房屋前后/花園/陽臺/天臺的閑置容器、沒有養魚、龜的水池/水養植物、飲水機托盤/花盆底托、竹筒/樹洞/輪胎、建筑工地和綠化帶等積水。
● 清除丟棄各種閑置盆罐、飲料罐、食品盒、玻璃瓶等廢棄容器,或翻倒過來,若無法丟棄或翻倒必須加蓋密封,避免蚊子飛進去產卵。
最后提醒大家:
登革熱流行期間,市民在室內應避免養水生植物,如果實在需要種養,建議改為沙石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