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政務公開 > 工作動態

中山改革發展這十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約5萬輛,數讀中山節能降耗

信息來源:本網 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發布日期:2022-11-17 分享:

“碳達峰”“碳中和”已進入國家總體發展規劃過去十年中山市在加快發展方式綠色轉型,實施全面節約戰略方面作了系列探索效果正逐步體現從數據上看更為直觀:到2020年碳強度下降34.7%、2021年底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3000個、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量5萬輛節能降耗正融入到中山人生產生活中

一、公交全面純電動化建成充電樁超5000

在補貼和減稅等政策刺激下新能源汽車已成為當下最熱門的節能應用回顧近十年中山在發展綠色交通方面作了深入探索2017年廣東省對中山市提出“2020年實現公交100%純電動化”的考核要求2019年,中山公交集團所有柴油公交車輛退出營運,當年,中山市通過創建驗收,成為廣東省首批公共交通示范城市。2020年,中山公交集團所有LNG公交車輛正式退出運營,所有公交車全部實現純電動化,中山市邁入公交全面純電動化新時代。據統計,截至目前,全市新能源汽車保有5萬輛,其中新能源公交車超過2500輛;全市累計建成充電樁超過5000個,實現市鎮充電設施全覆蓋。

在日常生活其他領域中山綠色低碳應用實踐也不斷創新。中山市第一個試點家用太陽能光伏系統的社區、社區閑置用地綠化改造達90%,每年減排二氧化碳約100噸……在中山小欖鎮北區社區福興村村民們正用自己的行動開展“零碳社區”的實踐中山正涌現出越來越多的“福興村”2017年,中山入選國家第三批低碳城市試點,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會同生態環境部門不斷加強低碳發展基礎能力建設,探索創新低碳發展路徑和機制。2021年,翠亨新區、神灣鎮獲批建設“省級碳中和試點示范區”。

在工業領域中山近年來大力開展節能降耗工作,將全市劃為高污染燃料“禁燃區”,規定禁燃區內不得新建、改建、擴建使用高污染燃料設施,同時推進火電廠集中供熱替代工業小鍋爐,黃圃火力發電廠、三角熱電廠、民眾熱電廠、嘉明電力三期、深南電等一批項目建設,為中山產業發展提供了更加高效清潔的能源供應

據統計“十三五”期間中山單位GDP能耗實際下降17.62%,全市能源消費增速明顯低于GDP增速,能源利用效率不斷提升,能源消費彈性系數不斷下降。此外2010-2020年中山市碳強度總體趨勢表現為逐年下降。相比20102020年碳強度下降34.7%。

二、氫、光、風新能源產業體系初步建立

最近幾個月中山新能源產業發展亮點紛呈: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發布實施《中山市氫能產業發展規劃(2022-2025年)》,展望2030年,中山氫能產業規模超過500億元;中山市首個以氫能源產業技術聯盟在翠亨新區成立;中科富海綜合氣體島項目在三角鎮動工是中山市首個工業氣體的氣源地首個氫能供應基地;中山市今年最大的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在火炬開發區啟動

隨著產業實踐逐漸落地包括氫能產業在內的綠色低碳產業體系逐漸完善。近年來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按照國家《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鼓勵發展節能、降耗、減排、增效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以氫能、光伏、風電為主的新能源產業體系已初步建立起來。

通過培育扶持,中山市在氫能領域獲得了系列突破進展初步形成較為完整的產業鏈條,氫能產業企業呈現互補與根植性強的特點。按照規劃,到2025年,中山將初步形成高質量的氫能與燃料電池關鍵材料、零部件及裝備研制特色產業集聚區,建成氫能產業先進制造集聚高地、多場景應用示范基地,實現氫能商業化應用。

在光伏領域中山大力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建設,三角鎮、南頭鎮、古鎮鎮、火炬開發區被國家列入整縣(市、區)屋頂分布式光伏開發試點名單在風電領域中山已推動建立國家企業技術中心、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級工程實驗室等高層次創新平臺。

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中山將積極發展綠色新興產業,推動新能源裝備制造、氫能汽車、動力電池等技術研發突破,帶動海上風電、分布式光伏、氫能等新能源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極。同時中山將深入推進能源供給結構調整加強新能源開發應用,做強做大本地光伏發電產業規模,提高可再生能源占比,不斷優化能源生產消費結構


主站蜘蛛池模板: 沾益县| 锦州市| 洪雅县| 太原市| 荆门市| 高密市| 格尔木市| 准格尔旗| 桐乡市| 河北区| 都江堰市| 青铜峡市| 北辰区| 高唐县| 增城市| 秦安县| 九龙城区| 文昌市| 甘肃省| 大竹县| 金沙县| 谷城县| 平邑县| 新余市| 绍兴市| 瑞丽市| 雷州市| 舟山市| 湾仔区| 临漳县| 囊谦县| 磐安县| 汝阳县| 手机| 鹿邑县| 渝中区| 尼木县| 伽师县| 开江县| 和政县| 郁南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