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投資是城市發展和經濟增長的重要支撐。過去十年是中山投資格局深刻變化的關鍵時期,中山多措并舉積極擴大有效投資,深化投融資體制改革,不斷促進民間投資,投資的關鍵作用不斷凸顯。全市投資結構持續優化,基礎設施投資比重從2011年的13%持續上升至2022年8月的36%;工業投資比重從2019年的16%持續上升至2022年8月的24%。2020年和2021年,中山市實現固定資產投資分別增長21.5%、15.3%,投資增速分別排在全省第一、全省第五(珠三角第二)。
堅持聯系指導:科學調度激發有效投資動能
去年12月30日,備受關注的中山南北主干道坦洲快線全線通車,市民從中山中心城區直達坦洲,全程只需要18分鐘,多年來備受市民期待的中心城區至南部鎮街乃至珠海的“快速道”被徹底打通。
坦洲快線。南方+ 葉志文 拍攝
交通領域是中山固定資產投資的重要領域,近十年來,包括交通道路在內的基礎設施投資占中山市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連創歷史新高。特別是2019年以來,隨著交通大會戰等基礎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基礎設施投資比重顯著提升。2020年、2021年以及2022年上半年,中山公路水路固定資產投資總額在全省排名第二,坦洲快線、南外環、南三公路(南頭至黃圃段)等一批重點交通項目近年來先后動工或建成通車。
交通領域投資熱度持續攀升,背后有著科學清晰的投資計劃作支撐。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每年制定重點項目計劃。今年,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進一步強化項目周期管理,牽頭編制了政府投資三年滾動計劃,建立起“謀劃一批、儲備一批、開工一批、建設一批”項目儲備機制,形成了項目接續不斷、滾動實施的良性循環。
為確保有效投資動能不減、有效落地,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完善體制機制,優化投資調度。今年初,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牽頭制定印發了《中山市擴大有效投資十八條》。新政聚焦提速重大項目建設、加強要素資源保障、激發社會投資動能、拓展投資發展新空間和打造一流投資環境等5個方面,推出了18條措施,成為中山擴大有效投資的重要指引。
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還充分發揮市領導聯系指導重點項目工作機制和穩投資工作專班作用,并建立對口聯系基層制度,領導班子、業務科室分片負責,走訪鎮街、企業和重點項目現場,協調解決重點項目建設和投資運行中的問題。
目前,中山投資工作已建立起“每天對接,每周總結,每半月調度,每月研判”的定期研判分析,對固定資產投資進展情況進行深度分析,確保投資有效、預期可控。
筑牢“壓艙石”:提速建設一批重大項目
重點項目是保持經濟穩增長和擴大有效的“壓艙石”。在中山擴大有效投資的大局中,重點領域和重點項目建設是重中之重。
除了交通,環境治理、新基建、老舊小區改造、保障性租賃住房等基礎設施也是中山投資建設的重點。中山市是廣東省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的重點城市。“十四五”期間,中山將新增籌集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2萬套,其中2022年籌集建設3000套,2023年籌集建設5000套,2024年籌集建設5000套,2025年籌集建設7000套。今年,首批通過認定的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已陸續投入使用。
今年以來,中山打響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和水污染治理兩大攻堅戰,兩大領域也成為重點投資領域。按照“三通三控一平臺”的總體思路,中山將實施一批治水項目,推進污水處理廠擴容和污水管網建設,并開展農業面源整治,全面提高污水集中收集和處理率。而在“工改”領域,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計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積近萬畝,一批現代化高端產業園區正加快落地建設。
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已累計拆除整理低效用地面積近萬畝。南方+ 葉志文 拍攝
建設重大產業平臺是中山強化產業發展動能的重要抓手。提出建設打造十大主題產業園,謀劃智能家電產業園、智能制造產業園、研發與高端制造產業園等十大萬畝級主題產業園。2022年中山大型產業集聚區范圍內計劃完成投資總額不低于500億元。
營造投資優質生態:強化要素保障,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今年以來,中山“拿地即動工”的消息變得頻繁起來,項目落地建設不斷提速,中山企業服務的響應速度進入以“小時”乃至“分鐘”計的階段。今年,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牽頭成立了全市重大項目集中審批服務工作專班,研究出臺區域綜合評估、標準地、建設用地帶設計方案出讓等改革措施,加速項目落地。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0宗重點項目通過上述改革機制實現“拿地即動工”。
中山市將優化營商環境作為全市改革的“頭號工程”,致力打造大灣區審批速度最快的城市之一,“拿地即動工”是其中的縮影。
作為中山營商環境優化工作的核心牽頭部門,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不斷創新改革舉措,以持續優化的營商環境激發更大的投資動能。
在企業服務方面,中山市已建立企業訴求“馬上辦”機制。借助該快速服務機制,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參與推動解決影響企業投資發展的瓶頸難題,鼓勵和引導企業做大做強,激發企業增資擴產活力。此外,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深入參與推動行政審批制度改革,進一步簡化投資建設項目審批,深入推動“清單+告知承諾制”“一站式審批監管”“工程風險分類分級管控”等一系列“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區域評估制度,推行兩階段施工報建,加強惠企兌現,持續提升投資建設便利度。
充分有效的要素保障是投資落地的重要前提。在眾多要素保障中,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重點在資金方面發力,通過發揮各類金融工具作用,為項目建設提供要素支撐。
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做好地方政府專項債券項目儲備,聯合行業主管部門,發揮銀行等金融機構的專業性,積極申報中央預算內投資和地方政府專項債等上級資金支持,發揮拉動投資效應。
中山是制造業大市,民營經濟活躍,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還支持企業通過發行企業債券促進民間投資,積極調動社會投資力量,多措并舉支持制造業投資穩定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