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期間,黎雪林等委員提出《關于加強火炬區、翠亨新區、民眾鎮、南朗鎮統籌協作,共同打造深中通道橋頭堡的建議》(提案第125049號),對四鎮街的統籌發展提出了很多有針對性和建設性的意見和建議。為此,市發展改革局會同市委政研室、市委編辦、市交通運輸局、工業和信息化局等13個單位對提案進行認真研究和落實,以加強四鎮街統籌協作發展,共同打造深中通道橋頭堡。
一、統籌發展機制
建立市層面統籌機制,推動區域共同發展。一是在市層面統籌“3+4”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將火炬開發區統籌民眾街道打造為新的火炬國家高技術開發區(產業園),翠亨新區統籌南朗街道打造為新的翠亨新區(產業園)。二是推動市直管鎮體制改革試點,改革試點包含火炬開發區統籌民眾街道整合發展、翠亨新區統籌南朗街道整合發展等內容。
二、統籌規劃布局
我市注重整體規劃布局。一是統籌開展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城市設計。將火炬開發區與民眾街道、翠亨新區與南朗街道各作為一個整體產業平臺統籌考慮,推動公共設施與產業功能的相互協作。二是打造珠江東西兩岸融合發展產業平臺。平臺由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岐江新城組成,目前正在編制平臺規劃方案,完成后報省爭取省大型產業園政策支持,推動相關片區協作發展。
三、統籌土地開發利用
我市將根據火炬開發區產業平臺、翠亨新區產業平臺建設方案,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分時序統籌開展閑置用地處理、城市更新、土地整備、土地收儲及土地出讓等工作,加快推進千畝以上的連片產業用地的土地整備工作,為項目招引提供平臺基礎。
四、統籌開展招商引智
今年來,根據市委市政府關于火炬開發區統籌民眾街道、翠亨新區統籌南朗街道整合發展的工作部署,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分別發揮統籌作用開展招商引資工作,圍繞區域內產業鏈發展需求,開展強鏈、補鏈、拓鏈精準招商,整合招商引資各類資源,統一組織開展招商宣傳推介活動。
五、統籌提升政務效能
推進“全城通辦”提升政務服務效能。一是梳理我市高頻政務服務事項,統一事項辦事指南信息,規范事項材料受理等辦事流程,實現全市范圍內同一審批事項申辦要件、審核內容、辦結時限、服務標準“四統一”,450個事項可實行“片區通辦”。二是采取代收代辦和代收轉辦的方式實行分類通辦。三是搭建起以各政務服務大廳為主要節點,銀行網點、村居代辦點、郵政上門辦等為補充的多元化合作體系。
六、統籌完善公共服務功能
我市著力構建“一主、一副、四心、多節點”的城市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體系。其中:“一主”指興中道-岐江新城城市公共服務中心,主要輻射全市范圍;“一副”指翠亨新區城,主要服務中山市東部環灣地區以及灣區內核地區。下一步,我市將結合現狀公共服務設施分布情況,統籌東部環灣地區的公共服務設施布局,進一步完善該片區公共服務設施。
七、關統籌干部培訓交流
中組部印發《關于規范干部掛職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明確了掛職的范圍和程序。根據相關要求,火炬開發區、翠亨新區、民眾街道、南朗街道四鎮街可以探索開展借調、跟崗學習、轉任等多種形式的中層干部交流。
八、統籌推進交通互聯互通
我市在東部片區規劃構建“兩縱兩橫”軌道交通、“兩縱兩橫”高速公路、“一縱四橫”干線公路主干線、“兩縱一橫”干線公路次干線的綜合交通格局。我市將繼續推進在建項目建設,推動規劃項目前期工作,推動東部片區與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門互聯互通,規劃火炬開發區與民眾街道5條過江通道,強化南朗街道與馬鞍島的交通聯系,加快建立對外通達快速、對內聯絡便捷的交通網絡體系。
九、統籌文旅發展
近年來,我市加強東部片區旅游資源整合。一是深度挖掘孫中山故居文化資源,開發孫中山故里旅游區-崖口村-翠亨新區線路及區域慢行系統,同時發展文化度假、鄉村度假、溫泉度假等業態,建設文化旅游度假區。二是推動翠亨新區建設成為具有豐富游憩功能的城市新中心,整合火炬開發區工業美學博覽集群資源,打造中珠澳旅游協作區。力爭引進百億級文旅項目落地,力爭充分發揮其旅游龍頭的帶動引領作用,培育出新的旅游熱點、賣點和亮點,形成對接珠江東岸的灣區文旅新高地。
(大灣區辦發展推進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