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粵港澳大灣區 > 大灣區資訊

中山:奮起直追的“方法論”

信息來源:南方雜志 發布日期:2022-10-11 分享:

  伶仃洋煙波浩渺,深中通道“巨龍”蜿蜒。


  這個粵港澳大灣區的超級工程,連日來捷報頻傳。就在10月8日下午,深中通道混凝土箱梁全部預制完成。


  對于中山來說,深中通道帶來的機遇,無疑是巨大的——建成后,從深圳前海到中山將由以往的2小時縮減為30分鐘。這將為深中一體化提供最有力的支撐,成為中山對接深圳、走向世界的黃金大道。


  不久前,廣東省委深改委賦予了中山建設“廣東省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改革創新實驗區”(以下簡稱“實驗區”)的使命,要求以推進營商環境、產業、交通、創新、公共服務、規劃等一體化為重點,加快推動珠江口東西兩岸融合互動發展。


  改革風潮中,中山接過歷史性的一棒。


  在粵港澳大灣區中奮起直追的中山,正在搶抓“黃金內灣”的巨大機遇,掀起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以下簡稱“工改”)熱潮破解發展難題,全力推進營商環境這個改革“頭號工程”,對接深圳“20+8”產業集群。這個改革開放以來書寫著發展奇跡的城市,正以改革者的勇闖和實干,改出新未來,續寫新傳奇。


  “工改”突圍騰出產業空間


  “工改”怎么改?企業可以獲得什么政策支持?9月29日上午,中山市“工改”指揮部與中山市工商聯開展了“工改”惠企政策宣講會,現場向企業講解“工改”政策,為企業釋疑。


  回望40多年來,在浩浩蕩蕩的改革開放大潮中,中山專業鎮競相崛起,讓中山一躍成為廣東“四小虎”之一。小欖五金、古鎮燈飾、沙溪服飾……一個個響徹全國的招牌,成為中山乃至珠三角制造重鎮的標簽。


  然而,“專業鎮經濟”帶來了經濟崛起的同時,相對粗放的發展也導致日益突出的瓶頸。直至近年,中山土地開發強度已接近40%,約33萬畝現狀工業用地單位面積產出低;上百個村鎮工業園中,很多存在安全隱患,“小散亂污”問題突出。


  土地緊張的鎮街,產業項目難以落地。


  “沒有足夠的產業發展空間,深中一體化就是‘空中樓閣’”“中山改革突圍,最大的改革在哪里?‘工改’就是最大的改革。”中山市委書記郭文海強調。


  如何換擋提速?改革勢在必行!


  今年1月4日——新年的第一個工作日,中山高規格召開工作動員會,吹響攻堅村鎮低效工業園升級改造的號角。當天,伴隨著一陣高昂的鳴笛聲響起,一場浩大的“工改”圖景迅速鋪開。

  中山開展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現場。


  短短半年多時間,中山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改出了產業空間的“鳳凰涅槃”。今年上半年,全市整理拆除211宗地塊合計8900多畝,完成年度拆除任務比例近70%。


  與拆除整理同步推進,中山還謀劃專業鎮產業有序改造升級,統籌跨鎮街產業園布局,劃定了十大跨鎮街主題產業園。


  這些主題產業園,涵蓋了智能家電、光電與智能終端、健康醫藥、清潔能源與智能裝備、半導體、新材料、智能制造、高端顯示、研發與高端制造、科創與總部經濟產業。


  中山市市長肖展欣指出,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是中山高質量發展牽一發而動全身的關鍵點,堅決打贏打好破解土地瓶頸這場沒有退路的攻堅戰,為中山高質量發展拓展空間。


  位于中山翠亨新區香山大道西側的中山生命科學園,是省市共建的重點產業園項目。


  一子落而滿盤活。以“工改”騰出新空間,讓優質項目快速落地生根,中山才能闖出新天地。


  招商引資和增資擴產要“快、快、快”

  10月8日,國慶節后上班第一天,中山市委常委會召開擴大會議。郭文海強調,要堅定不移抓工業投資。


  沒有項目源頭活水,就沒有高質量發展。打好翻身仗,關鍵要有產業項目“活水”。


  “全力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招商項目落地要快、快、快”郭文海多次要求全力以赴大招商,并強調“增資擴產落地要快、快、快”。中山正以等不起、坐不住、慢不得的危機感緊迫感,突破重圍、彎道超車。


  去年11月,中山成立了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由市委書記、市長擔任總指揮,在全市抽調人員組建新的招商隊伍,形成了市鎮一體、統一作戰的招商“集團軍”。


  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引進投資1000萬以上項目239個,投資金額440多億元,其中億元以上項目80個,10億元以上項目6個。從項目類型來看,制造業項目占比約64%,服務業項目占比約34%,項目涵蓋高端裝備制造、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以及光電光學、半導體與集成電路、新能源等新興產業多個領域。


  今年8月8日,中山市投資促進局掛牌。這個新掛牌的部門,承接了市招商引資工作指揮部辦公室職能,負責統籌協調、跟蹤督導全市投資促進、招商引資、項目推進事宜。


  在建設“實驗區”推動產業一體化背景下,立足“深圳所需”,發揮“中山所能”,全面對接深圳“20+8”產業集群,是中山的現實選擇,也是必然之舉。


  怎么對接?中山市投資促進局相關負責人解釋,主動對接鏈主企業就近布局的配套需求,打造產業鏈專業協作基地,為深圳優化產業空間布局提供保障,帶動中山高質量發展。同時,借助深圳的科研平臺和創新資源,推動深圳“數字+”“設計+”賦能中山傳統產業。

  由深圳科技工業園集團與中山翠亨投資有限公司合作開發的灣區未來科技城正在建設中,旁邊是深中通道。


  今年以來,中山克服疫情因素影響,創新招商方式,加強與國內外重點商協會合作,通過線上、線下方式結合,對接深圳以及國內外重點城市、重點行業,積極拓展項目資源,深圳企業高質量發展促進會、廣東省投資發展促進會、粵港澳大灣區產業協同發展聯合會、深商總會等到中山實地考察,共同謀劃互利共贏和產業融合發展模式。


  發展空間加快重塑,讓中山的未來更有希望;產業項目加速落地,則讓中山積蓄了更強的力量。


  營造深中無差別體驗營商環境

  “要抓住工業投資關鍵環節,打破瓶瓶罐罐,快速審批、快速供地、快速落地一批項目”,唯有念好“快”字訣,中山才能迎頭趕上。


  企業為什么來,憑什么來?關鍵要有一個讓企業家安心、暖心,利企業發展的環境!


  中山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把優化營商環境作為改革“頭號工程”。對標2022年省營商環境評價指標的具體內容,學習借鑒廣州、深圳等城市的經驗做法,中山梳理出今年優化營商環境改革重點任務清單,涵蓋了23個領域的年度改革任務182項。


  那么,放在實驗區建設的一盤棋中,怎么提升營商環境?


  全面對標學習深圳!中山市發改局局長尹明表示,中山市在提升審批效能、服務企業上集中發力,推動深圳、中山營商環境一體化,打造深中無差別體驗營商環境。


  不久前,中山梳理出一批推動深中營商環境一體化建設的重點事項,涵蓋了從市場準入退出機制到項目審批,從同城化政務服務到深中跨境貿易便利化,再到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保護等領域。簡單地說,就是圍繞企業全生命周期,實施一批突破性、引領性改革舉措,促進深中兩地營商環境同城化。


  中山旨在通過改革,為企業提供全生命周期貼心高效服務,打造全國企業辦事最便捷、項目落地最快速的城市之一。


  鎮街,是中山經濟的基本盤、主力軍。怎么激活鎮街推動發展的潛能?放權!


  “越是困難的時候,市鎮越要形成強大合力。”郭文海說,市委、市政府下決心向各鎮街放權,就是要釋放各鎮街能量,在經濟發展主戰場上發揮好“群狼效應”。各鎮街要用好市級下放的增資擴產審批權限,推動項目審批提速,滿足本土企業增資擴產需求。


  肖展欣強調,當前中山發展正處于爬坡越坎關鍵期,越是這個時候越要堅定信心,越是要堅持以改革破局,激發發展內生活力。以“繡花功夫”和“釘釘子”精神推動“放管服”改革和營商環境建設取得更大成效,將中山打造成為企業發展和投資興業的熱土。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井冈山市| 华蓥市| 兰州市| 阳江市| 南漳县| 特克斯县| 图木舒克市| 三原县| 缙云县| 名山县| 无棣县| 故城县| 崇州市| 临洮县| 栖霞市| 平凉市| 芦溪县| 宁强县| 营口市| 金山区| 银川市| 汾阳市| 苏尼特左旗| 军事| 广德县| 孝昌县| 卢龙县| 荆门市| 昌吉市| 阿城市| 阜平县| 兴宁市| 奈曼旗| 方正县| 枣阳市| 竹溪县| 呼图壁县| 当雄县| 萍乡市| 富裕县| 左云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