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粵港澳大灣區 > 大灣區資訊

珠江口跨海跨江通道“組團”出道 粵港澳大灣區迎來“一小時生活圈”

信息來源:羊城晚報 發布日期:2022-08-02 分享:

  鳥瞰南粵大地,縱橫交錯的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蜿蜒連綿。粵港澳大灣區珠江口,正在建設中的深中通道、黃茅海通道與其他跨海跨江通道一起正加速互聯互通,構建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推動廣東在高質量發展的浪潮中揚帆遠航。

    伶仃洋大橋“脊梁”索股架設過半

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深中通道建設捷報連連。

7月25日,深中通道伶仃洋大橋左右幅主纜索股架設均突破100根,整體已完成架設總量的一半。

主纜有著懸索橋“脊梁”之稱。伶仃洋大橋單根主纜由199根通長索股組成,每根索股由國產自主研發2060兆帕的高強鋼絲組成,是目前國內強度等級最高的懸索橋主纜鋼絲。

同在7月,深中通道東西兩側“雙管齊下”,在同一施工窗口期,沉管隧道兩個“巨無霸”管節順利扎根海域。至此,目前世界上最寬的海底沉管隧道——深中通道海底隧道累計沉放28個管節,安裝進度超過86%。

也是在近30天內,橫跨珠江口橫門東航道,深中通道中山大橋正式合龍,大橋如巨大“豎琴”矗立江海中,不僅為深中通道2024年如期建成通車奠定堅實基礎,更奏響粵港澳大灣區、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的發展強音。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超級工程的深中通道是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世界級跨海集群工程,全長24公里。待深中通道建成通車后,深圳至中山的車程將由兩小時縮短為20分鐘。

目前,深中通道島隧工程、橋梁工程雙線并進。人工島方面,東人工島全面轉入島上隧道結構施工,西人工島正進行島上匝道隧道主體結構等施工。橋梁工程方面,中山大橋已合龍,正進行路面及附屬設施施工。項目計劃于2024年建成通車。

珠江口東西兩岸跨江跨海通道飛躍天塹

如今,大灣區基礎設施正加速互聯互通,綜合立體交通網絡越織越密,三地往來更加快捷,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基本形成。

珠江口東西兩岸,一座座跨江跨海通道飛躍天塹。從北往南看,目前,珠江口已建成的跨江通道共4條,自北向南依次為:黃埔大橋、南沙大橋、虎門大橋、港珠澳大橋。其余在建和規劃的通道還有7條,分別為:在建的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獅子洋通道、深江鐵路珠江口隧道、澳門輕軌橫琴線,以及規劃中的深珠通道、蓮花山過江通道,成為連接“環珠江口100公里黃金內灣”,帶動廣州、深圳、珠江西岸三大都市圈協同發展、聚勢的溝通之橋。

目前,黃茅海跨海通道控制性節點——黃茅海大橋和高欄港大橋兩座主橋的5座主塔正在“節節攀升”,預計明年年中5座主塔可全部實現封頂。整個項目3000多根樁基完成逾九成,距離2024年建成通車的目標又進一步。

獅子洋通道是《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發布以后、廣東推進規劃建設的又一條珠江口跨江通道。

獅子洋通道也是珠江口第一條雙層過江通道,建成后將成為世界上跨徑最大的雙層懸索橋。目前,獅子洋通道主橋初步設計通過評審,轉入施工圖設計階段。

點評

  大灣區快速交通網基本形成

“接下來將加快建設深中通道、獅子洋通道等過江通道,對車流較大路段改擴建,提升通行能力。”廣東省交通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鄧小華表示,目前,大灣區高速公路通車里程超過4500公里,快速交通網絡基本形成,有力促進了人流、物流、資金流和信息流的互聯互通。加快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將進一步挺起灣區發展脊梁。同時借助智慧公路和數字公路,構建支撐大灣區一小時生活圈高速公路營運服務體系。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七台河市| 眉山市| 连平县| 蒙阴县| 延寿县| 喀喇沁旗| 女性| 韶山市| 深圳市| 金山区| 从江县| 自治县| 永兴县| 昌邑市| 漾濞| 永泰县| 隆子县| 乌拉特后旗| 冀州市| 太康县| 绥宁县| 西乌珠穆沁旗| 金寨县| 深州市| 西吉县| 天水市| 晴隆县| 芦山县| 岢岚县| 常熟市| 宣化县| 石城县| 温宿县| 张北县| 枝江市| 勐海县| 河北区| 门源| 景谷| 永吉县| 获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