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粵港澳大灣區 > 大灣區資訊

論壇上,吳季松院士建議中山綠色發展要爭當“領跑者”

信息來源:中山日報 發布日期:2019-11-12 分享:

11月11日上午,在中山市科學技術協會主辦,中山火炬職業技術學院協辦的“院士論壇”上,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吳季松院士作了《濕地生態修復的理論和實踐在大灣區的應用》主旨演講,吳季松院士建議,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的中山市要爭當綠色發展的“領跑者”。


2009年,吳季松以主持制定和指導實施中國第一批國家級生態修復工程,高票當選為瑞典皇家工程科學院外籍院士。吳季松開創并主持制定、監督實施我國首批水生態系統恢復規劃,包括北京、黑河、塔里木河和使黃河不斷流,取得明顯成果。2018年,吳季松被有關部門聘請為雄安新區專家組成員,主要負責雄安新區白洋淀的生態修復規劃工作。

吳季松說,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區域有成片的紅樹林、灘涂地、桑基魚塘,還有許多條小河流橫穿其中,是珠江流域河口濕地生態系統的典型代表。

現在中山有著天然的地理優勢,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總規劃面積達620多公頃,要利用好這塊“寶地”,造福中山市民。他說,中山濕地與南沙濕地隔水相望,一水相連,南沙濕地有一萬多畝,如果與中山統一規劃,則可以建設成1.5萬畝的濕地。這兩塊濕地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生態保障,也是大灣區的兩個“腎”。

中山在綠色發展方面擁有占全市面積1/9的五桂山生態保護區、連續3年獲評“全國十佳生態文明城市”、成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中山翠亨國家濕地公園正在加快建設等優勢,地處粵港澳大灣區地理中心的中山,更要爭當綠色發展的“領跑者”。

吳季松認為,不能以破壞濕地為代價搞經濟建設,要在濕地修復和經濟建設當中,找到“綠色”與“發展”的平衡點。

+/記者 譚華健 見習生 陳雪琴 +,視頻+/記者 譚華健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主站蜘蛛池模板: 房产| 泾阳县| 晋江市| 西乌珠穆沁旗| 崇礼县| 泰安市| 固原市| 隆安县| 长岛县| 梅河口市| 万全县| 庆云县| 西乌珠穆沁旗| 泉州市| 寿光市| 高淳县| 莱芜市| 荣成市| 仁寿县| 毕节市| 贵南县| 安康市| 图木舒克市| 新龙县| 南宁市| 平武县| 垦利县| 呼伦贝尔市| 南汇区| 拉萨市| 钟祥市| 泸溪县| 天门市| 巴彦淖尔市| 电白县| 武川县| 漠河县| 宁波市| 周宁县| 杭州市| 前郭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