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剛剛獲悉,為力推創新創業人才集聚,打造人才發展港灣,今年,市財政投入引進高端科研機構專項事業費5443萬元,比2018年增加了262.87%。
在完善政策方面,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工作,引進境外(含港澳臺)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市財政局聯合市科學技術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市稅務局制定了規范性文件《中山市實施粵港澳大灣區個人所得稅優惠政策財政補貼暫行辦法》(中財規[2019]1號),明確我市可以享受財政補貼的人才認定及補貼的具體范圍標準、相關人才認定和補貼發放部門工作分工和操作辦法,并明確了基本申報條件、申報時間、需報送材料等,方便申請人明晰政策,進一步完善了人才引進政策,為人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政策支撐。
在優化環境方面,中山市始終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2017年,我市印發《關于進一步集聚創新創業人才的若干意見》(中山發〔2017〕2號),實施“中山英才計劃”和“中山優才工程”,為我市經濟發展大力集聚創新創業人才,大力引進境內外高端科研院所在中山建立分支機構,提升基礎研發、應用創新能力。
此外,市財政高度重視科研機構的建設及運營,鼓勵其組織開展中山市重大科技活動。2019年,市財政投入引進高端科研機構專項事業費5443萬元,比2018年增加了262.87%,共組織開展12個合作項目,增幅對比去年達三倍之多,極大優化了創新人才發展環境,為我市人才培育提供了極大助力。
在加大投入方面,市財政在2019年,一是安排人才發展專項資金(科技人才發展資金)3300萬元,主要用于我市人才和團隊的培養引進、評價使用、管理服務,國家級創新平臺及分支機構和院士工作站的引進建設等;二是本年度安排創新創業團隊、國家級創新平臺院士工作站立項經費1710萬元,用于設立院士科研工作站扶持經費、建站補貼、研發經費和工資外生活補貼、年度考核獎勵及高層次人才體檢費和外出療養經費支出;三是安排人才發展專項資金(英才計劃、青年人才等項目補貼)260萬元,專項用于“中山英才計劃”企業引進人才補貼及青年人才培養工程相關人才待遇支出等等。市財政通過加大人才投入力度、保障重大人才工程和項目的實施,進一步加大了對人才培養引進和鎮區人才發展的支持力度,讓引進人才能夠留得住、用得好,全心全意“擼起袖子加油干”。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文+/記者:張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