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前海合作論壇以“共建大灣區,共抓大機遇”為主題,著眼于前海的開發開放,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馮瀟 攝
8月2日,由深圳市前海管理局和全國港澳研究會共同主辦的2019前海合作論壇在深圳舉行。論壇以“共建大灣區,共抓大機遇”為主題,既著眼于前海的開發開放,更服務于新一輪改革開放等國家戰略使命,面向粵港澳大灣區,深入探討如何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合作水平。
來自國務院、外交部及粵港澳地區政府官員、國內外知名學者和企業高管等約50位嘉賓圍繞“規則銜接與合作發展、自貿區與灣區建設、金融創新與風險監管、建設科技創新新體系”等議題發表了觀點。
“嘉賓演講的信息量大、思想性強,體現了‘理論和實踐’的緊密結合,這些新觀點新思路,將為深化粵港澳合作、推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高水平國際交流合作起到很好的借鑒作用。”深圳市委常委、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管委會主任田夫表示,前海將以此為契機,深度對接“港澳所需、灣區所向、前海所能”,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作出新的更大貢獻。
據悉,作為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平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累計注冊港企已近1.2萬家、注冊資本逾1.2萬億元。僅今年上半年,片區實際利用外資占深圳近六成、占廣東兩成多,其中近九成是港資,港企的經濟支柱作用日益顯現。
深圳擬優化前海規劃功能布局打造國際化城市新中心
深圳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劉慶生在致辭中表示,深圳市委、市政府把建設粵港澳大灣區作為深圳改革開放再出發的重大歷史性機遇和歷史性平臺,舉全市之力推進大灣區建設。
“前海是推進大灣區建設的重要平臺,深圳攜手香港推動前海新一輪大開發、大建設、大開放,全面優化前海的規劃和功能布局,著力打造大灣區國際化的城市新中心。”劉慶生說。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說,香港在粵港澳大灣區的定位是國際金融、航運貿易中心、航空樞紐、全球離岸人民幣業務樞紐、國際資產管理中心和風險管理中心,香港將把握機遇,通過與大灣區兄弟城市合理分工、功能互補、錯位發展,推動大灣區的協調發展。
澳門金融管理局主席陳守信表示,建立國際科技創新中心,推進“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科技創新走廊的建設,澳門特區政府已為此專門在“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工作委員會”下設了“創新、科技及智慧城市發展專責組”,將進一步借助內地科技人才和先進技術,在澳門現有的基礎上,促進澳門以至大灣區的科技創新。
全國政協常委、粵港澳大灣區企業家聯盟創會主席、香港中華總商會會長蔡冠深說,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屬于“一國兩制、三個關稅區和三種法律體系”的跨境合作,與國際典型灣區和國內主要城市群存在本質差別,推動體制機制創新是大灣區協調發展的核心難題。前海地處粵港交界,是“特區中的特區”和“粵港現代服務業創新合作示范區”,承擔著先行先試的責任。
“深圳和前海應進一步敞開懷抱,既加強與港澳協作互動,又借鑒港澳較為完善的經濟、社會、文化等體制機制,推進社會管理體系改革,為大灣區建設作出深港合作示范?!辈坦谏罱ㄗh,深圳和前海加強與香港澳門的合作,對目前制約三地共同發展的體制機制進行改革,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深港澳合作經驗,共建充滿活力的世界級城市群、具全球影響力的國際科技創新中心。
前海港企注冊資本逾1.2萬億上半年實際利用港資占九成
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副院長畢吉耀認為,前海雖然面積不大,但在我國改革開放、區域發展、產業升級、科技創新以及深港合作中具有特殊的重要作用,下一步應在更高層次、更寬領域、更廣范圍上謀劃未來發展。
“一是著力提升前海在改革開放中的先導作用;二是著力提升前海作為粵港澳合作平臺的功能;三是著力提升前海產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四是著力提升城市對前海發展的支撐和服務能級?!碑吋f,前海要以更大氣力和決心深化改革開放,應發揮深圳特區立法權等獨特優勢,全面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實行比特區還要特的先行先試政策,構建適應高水平開放型經濟發展的制度規則體系。
“拓展香港發展空間、深化深港合作、促進香港長期繁榮穩定,是前海設立的‘初心’。前海要以鞏固提升對香港經貿投資與社會民生合作為重點,通過制度創新推動人員、物資、資金、信息便捷有序流動,構建珠三角九市與港澳全面合作的助推器、潤滑器、服務器,打造有機銜接港澳所長與國家所需的紐帶,促進粵港澳大灣區一體化發展。”畢吉耀說。
據筆者了解,前海在與港澳合作建設自貿區方面,已形成了與港澳深度融合、合作創新發展的良好局面。去年出臺實施了《前海深港合作專項行動計劃(2018-2020)》《關于支持香港青年在前海發展的若干措施》,持續實施針對港人港企的“萬千百十”工程。為擴大香港服務業物理空間,前海累計面向港企出讓土地18宗,面積37.26公頃,占經營性土地出讓的45.9%,建筑面積約293.2萬平方米,占比48.1%;前海深港青年夢工場累計孵化創業團隊388家,其中港澳臺及國際團隊190家,超半數創業項目成功拿到融資,累計融資總額超過15億元。
截至今年6月底,前海蛇口自貿片區已累計注冊港企達11555家,注冊資本12343.5億元。僅上半年,片區港企實現增加值增長9.7%、納稅總額增長10.8%,占比均超過兩成;完成固定資產投資占比近三成;實際利用港資22.73億美元,占比89.7%,港企的經濟支柱作用日益顯現。
■專家觀點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
前海可打造全球智能電子信息產業基地
清華大學國家金融研究院院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原副總裁、中國人民銀行原副行長朱民說,人工智能(AI)和5G是科技和創新發展的兩個“風火輪”,在其推動下,今天科技浪潮的廣度、深度、速度以前所未有的規模發展,并產生了兩個新領域:一是出現了一批嶄新的高科技企業;二是改變和賦能傳統行業,特別是制造業。
“與4G相比,5G是全社會、全行業的智能化,是根本顛覆性的。5G+AI對我國不同行業勞動生產力的影響,影響最大的是制造業,其次是農業、零售、金融。”朱民說,我國是世界制造業大國,所以中國制造業走向自動化、數字化是必然趨勢。而目前從機器人數據上看,韓國每萬個工人中就有520個機器人,但中國只有22個,密度還是很低的,說明制造業的自動化和數字化空間還非常大。
朱民說,全國高科技制造業占制造業的比重是16%左右,但深圳高科技制造業的這一占比達到70%,在全國遙遙領先?!澳壳埃艺诮o深圳市政府做人工智能發展戰略,發現已有企業開始采用最新的制造業模式?!敝烀裾f,深圳人工智能相關產業在全國各產業中具有比較優勢,且電子信息產業是深圳的核心產業,電子科技可以變成未來的突破口。
“從收入構成和技術的進出口來看,電子信息產業的國際競爭力還是不夠,處于低價值鏈位置。未來要通過平臺的方式來賦能傳統制造業,用建設平臺、網絡服務平臺、要素聚集平臺幫助傳統制造業走數字化和智能化的發展道路。從這個意義上說,前??梢哉紦匾念I先優勢,打造全球智能電子信息產業基地和全球智能制造業制高點?!敝烀裾f。
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金小桃:
利用大數據與前沿先進技術結合打造前海健康城
“自2012年‘大數據時代’概念提出七年至今,全球健康醫療大數據總量呈現指數級增長態勢,這與健康需求井噴的表現高度一致?!敝袊l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會長、原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副主任金小桃說,粵港澳大灣區的戰略定位給大數據、大健康產業及醫療衛生事業的融合發展帶來良好機遇。
金小桃說,按照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大健康”所指的不僅僅是生理和身體健康,也包括心理、社會、道德、環境等貫穿于人類生命全周期一系列相關表現的健康狀態?!皬那熬皝砜?,健康產業的效益、規模之大,將達到兆萬億美元的高度?!苯鹦√艺J為,醫療健康領域將越發呈現大健康化、數字化、智能化、高科技化、融合化和國際化特征。
“從大健康需求來看,與全國優質資源相比,深圳醫療衛生優質資源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抓住大灣區發展的大機遇,從大健康著手,加快發展大健康事業產業,充分利用大數據和前沿先進技術結合,對于深圳和前海而言,是補上這塊短板、銜接香港的優質醫療資源、服務澳門、實現醫療衛生彎道超車的好機會。”金小桃建議,深圳和前??勺プ∵@一機會,打造前海健康城,充分發揮健康醫療大數據應用引領示范的作用,促進健康醫療衛生事業與產業融合發展,為大灣區建設、健康中國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撰文:張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