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首頁 >粵港澳大灣區 > 大灣區政策

廣東制造業“十四五”規劃發布!大灣區制造業發展要這樣做

信息來源:粵港澳大灣區門戶網 發布日期:2021-08-31 分享:

  日前,《廣東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十四五”規劃》正式印發。


  《規劃》提出,高起點謀劃發展戰略性支柱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以及未來產業,深入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六大工程”。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


  作為“十四五”時期推動全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指引性文件,《規劃》對于廣東打造新發展格局的戰略支點有積極意義。同時,《規劃》對如何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制造業發展也提出了明確要求。


  “十四五”大灣區制造業要這么做

  《規劃》指出,要充分發揮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獨特優勢, 更好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提升制造業對外開放水平。


  《規劃》提出,到2025年,廣東的目標之一是創新驅動獲得新突破。集聚全球創新要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 培育若干國家級和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創新載體。 
為了構建制造業協同創新體系,《規劃》提出要加強粵港澳產學研協同發展, 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家技術創新中心, 布局一批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重大科技基礎設施, 創建一批國家級、省級制造業創新中心、企業技術中心等產業創新平臺。
在具體行業領域里,明確了在半導體元器件領域,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集成電路公共技術研究中心建設。
在醫藥制造業中,提出要支持廣州打造粵港澳大灣區生命科學合作區和研發中心, 布局生命科學、生物安全、研發外包等領域, 加快發展生物制藥、化學藥、現代中藥。 
為了推進大型精密科學測試分析儀器行業發展,《規劃》指出要支持廣州加快建設粵港澳大灣區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 以質譜儀器開發為主線, 重點攻克激光器、離子源、真空系統、數據采集等關鍵核心技術。
此外,《規劃》提出要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業核心區,要求大力推動珠三角地區制造業高端化發展, 強化 “雙區驅動”和 “雙城聯動”效應, 推動形成全省全域參與 “雙區”建設、“雙區”引領帶動全省全域發展的區域協同發展格局。繼續做強做優珠江東岸電子信息產業帶和珠江西岸先進裝備制造業產業帶, 建設粵港澳大灣區(珠西)高端產業集聚發展區。


  未來五年廣東制造的具體目標

  按照《規劃》,到2025年,廣東制造強省建設邁上重要臺階,制造業整體實力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培育形成若干世界級先進制造業集群,成為全球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典范。展望2035年,關鍵核心技術實現重大突破,率先建成現代產業體系,制造業綜合實力達到世界制造強國領先水平,成為全球制造業核心區和主陣地。


  各項指標分別是

規模實力邁上新臺階制造業規模增長潛力充分發揮,實力保持國內第一。到2025年,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保持在30%以上,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33%。
創新驅動獲得新突破集聚全球創新要素,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到2025年,規模以上制造業企業研發經費支出占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3%,規模以上制造業有效發明專利數23萬件。
質量效率發展取得新提升廣東制造總體質量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到2025年,制造業產品質量合格率超過94%,累計獲得中國質量獎或提名獎企業數量達到20家次,規模以上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30萬元/人。
“兩化”融合發展形成新優勢全省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發展取得新突破。到2025年,應用工業互聯網實施數字化轉型的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數量達到5萬家。
綠色可持續發展邁入新階段落實國家碳達峰、碳中和部署要求,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單位增加值能耗逐年下降,繼續保持全國前列。
開放合作取得新成效到2025年,高新技術產品出口額占全省外貿出口額的比重在35%以上,制造業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占全省實際使用外商直接投資額的比重在20%以上,制造業對外投資額占全省對外投資額的比重在10%以上。



  20個戰略性產業集群

  “十四五”期間,立足廣東制造業發展基礎及未來發展趨勢,《規劃》提出三大發展重點方向,繼續做強做優戰略性支柱產業,高起點培育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謀劃發展未來產業。并對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都提出了相應的目標。


  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

  1. 新一代電子信息:到2025年,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營業收入達到6.6萬億元,形成世界級新一代電子信息產業集群。

  2.綠色石化:到2025年,石化產業規模超過2萬億元,打造國內領先、世界一流的綠色石化產業集群。

  3.智能家電:到2025年,家電產業營業收入突破1.9萬億元,形成全球領先的智能家電產業集群。

  4.汽車:到2025年,汽車制造業營業收入超過1.1萬億元,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汽車產業集群。

  5.先進材料:到2025年,先進材料產業營業收入達到2.8萬億元,力爭邁入世界級先進材料產業集群行列。

  6.現代輕工紡織:到2025年,現代輕工紡織產業營業收入超3萬億元,形成國內領先、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現代輕工紡織產業集群。

  7.軟件與信息服務:到2025年,軟件業務收入達到2萬億元,打造國內領先、具有國際競爭力的軟件和信息服務產業發展高地。

  8.超高清視頻顯示:到2025年,超高清視頻顯示上下游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萬億元,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超高清視頻顯示產業集群。

  9.生物醫藥與健康:到2025年,生物醫藥與健康產業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萬億元,建成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產業高地。

  10.現代農業與食品:到2025年,集群規模(總產值)接近2萬億元,現代農業與食品產業產值分別接近1萬億元。

  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

  1.半導體及集成電路:到2025年,半導體及集成電路產業營業收入突破4000億元,打造我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第三極。

  2.高端裝備制造:到2025年,高端裝備制造產業營業收入達3000億元以上,打造全國高端裝備制造重要基地。

  3.智能機器人:到2025年,智能機器人產業營業收入達到800億元,建設國內領先、世界知名的機器人產業創新、研發和生產基地。

  4.區塊鏈與量子信息:到2025年,建成廣東“量子谷”,打造世界一流的國際量子信息技術創新中心和我國量子信息產業南方基地。

  5.前沿新材料:到2025年,前沿新材料產業營業收入超過1000億元,培育建設5個具有全球競爭力的產業基地和7個特色產業集聚區。

  6.新能源:到2025年,新能源產業營業收入達到7300億元,非石化能源消費約占全省能源消費總量的30%。

  7.激光與增材制造:到2025年,激光與增材制造產業規模保持全國領先,年營業收入超過1800億元。

  8.數字創意:到2025年,數字創意產業營業收入突破6000億元,打造全球數字創意產業發展高地。

  9.安全應急與環保:到2025年,安全應急與環保產業總產值超3800億元,產業發展質量明顯提升。

  10.精密儀器設備:到2025年,精密儀器設備產業規模達到約3000億元。


  實施“六大工程”

  廣東制造業高質量發展的藍圖已經繪就,提出要大力實施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強核”“立柱”“強鏈”“優化布局”“品質”“培土”六大工程,提升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水平,加快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深度融入全球產業鏈。



  1.實施強核工程

  構建完善全省制造業協同創新體系,打造全球重要的制造業創新聚集地。其中特別提到,要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實施廣東“強芯行動”和“鑄魂工程”,加快發展集成電路、新材料、工業軟件、高端裝備等產業關鍵核心技術,以揭榜制等方式持續支持關鍵核心技術產業化協作攻關,著力解決“卡脖子”問題。


  2.實施立柱工程

  瞄準國際先進標準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構建大中小企業融通發展的企業群,培育打造十大戰略性支柱產業集群和十大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加快推動先進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深度融合發展。


  3.實施強鏈工程

  著力抓好產業鏈穩鏈、補鏈、強鏈、控鏈工作,推動制造業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特別提到,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強化綠色制造體系建設,按照產品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理念,推進重點行業企業開發綠色設計產品,打造綠色工廠,構建綠色供應鏈。


  4.實施優化布局工程

  完善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區域布局,堅持統籌謀劃、分類指導、協調推進,打造珠三角高端制造業核心區、東西兩翼沿海制造業拓展帶、北部綠色制造發展區,以產業園高質量發展為抓手,構建全省“一核一帶一區”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格局。


  5.實施品質工程

  提升廣東制造競爭力和影響力,加快推動全省制造業品質整體升級,提升廣東制造業的標準化能力和水平,提高制造業供給質量,夯實全省質量技術基礎,增強“廣東制造”“廣東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和影響力。


  6.實施培土工程

  塑造制造業發展環境新優勢。優化營商環境,加快發展信息、融合、創新基礎設施,強化制造業發展關鍵要素供給,構建國內最優、國際一流制造業發展環境高地,支持制造業企業上市掛牌及發行債券融資。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三原县| 阳原县| 陆河县| 南陵县| 宜兴市| 丹棱县| 迁安市| 叶城县| 茶陵县| 海林市| 红安县| 利津县| 邯郸市| 光泽县| 洱源县| 勃利县| 浦城县| 驻马店市| 和龙市| 绥江县| 康定县| 克拉玛依市| 肃北| 湖州市| 客服| 景谷| 方城县| 南丰县| 原平市| 托克逊县| 大田县| 昌图县| 西充县| 民和| 宁武县| 呼伦贝尔市| 娄底市| 会东县| 安丘市| 定南县| 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