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政府、街道辦事處,各有關單位:
為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加快提升我省自主創新能力,促進產業科技互促雙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省發展改革委擬組織開展2024年度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省工程研究中心”)申報建設工作。現將有關事項函告如下:
一、總體要求
(一)省工程研究中心是為提高我省產業自主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突破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創新發展以及傳統產業結構提質升級過程中的關鍵技術和核心裝備制約,強化對國家和我省重大戰略任務、重點工程的技術支撐和保障,依托企業、高校、科研機構、醫院等建設的研究開發實體,是鏈接產業技術研發與科技成果工程化、產業化轉化的橋梁和紐帶,是我省重大創新平臺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二)各單位申報省工程研究中心,要按照《管理辦法》要求,建立先進的產業技術研發試驗設施,形成具有行業領先水平、結構合理的創新團隊,構建長效的“產學研用”合作機制,成為應用研究成果向工程技術轉化的有效渠道、產業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提升企業創新能力的支撐平臺。
(三)省工程研究中心可采用法人形式和非法人形式組建和運行。對于采取非法人形式組建的工程研究中心,需要與依托單位在人、財、物的管理上保持清晰邊界,評價指標數據能夠獨立核算、有據可查。
(四)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設與運行經費主要由申請單位、有關合作單位自籌以及爭取相關研發經費解決。鼓勵相關領域的優勢企業、科研機構、高等學校、社會投資機構組建創新聯合體,共同申請組建省工程研究中心。
二、申報條件
申請組建省工程研究中心出了應具備《管理辦法》所規定的條件外,還應符合以下條件:
(一)研究領域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國家發展改革委公告2017年第1號,見附件2)明確的范圍,并優先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新型儲能、生物醫藥、生物制造、低空經濟、商業航天等領域。
(二)編制建設實施方案,提出明確可行的發展思路、建設目標、產業技術研發及工程主要任務;管理和運行機制規范;建設期原則上不超過3年。
(三)應在相關行業領域具有較強的影響力,研發人員總數不少于50人,其中專職研發人員不少于30人。
(四)研發設備原值:高校、科研院所和醫院不少于2000萬元,設計類企業不少于1000萬元、制造類企業不少于2000萬元。
(五)由高校、科研院所、醫院牽頭組建的,研發場地應相對獨立且不少于2000平方米;由企業牽頭組建的,研發場地可適當放寬至不少于1000平方米。
(六)主持(承擔)過省級以上科研計劃,或主持(參與)過行業標準制定。
(七)未因嚴重違法失信行為被司法、行政機關依法列入聯合懲戒對象名單。
(八)符合國家及省其他相關規定。
三、申報程序
(一)提出申請。申報單位按照管理辦法中《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申請報告編制提綱》的要求,組織編寫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設項目申請報告及填報申報數據表,報主管部門審核。
(二)推薦上報。請各鎮街、各部門積極發動組織高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等項目建設單位申報。項目建設單位將申請報告一式兩份(含電子版一份)于2025年1月7日前(逾期不報,視為放棄)報送至市政府501室市發展改革局產業創新科。市發展改革局審核后推薦上報至省發展改革委。
(三)審核批復。省發展改革委將委托第三方機構對各主管部門推薦的申請材料進行初評,并根據初評結果組織專家評審和現場核查。對通過最終評審的項目,將正式批復開展省工程研究中心建設。
四、相關要求
(一)同一單位建設內容相同或部分相同的項目不得多頭申報。如經核實屬多頭申報的,將取消申報資格。
(二)申報單位要對申報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并出具承諾書(可參考附件5范例),承諾其所報材料的真實性。存在弄虛作假行為的單位,一經發現并查實,將取消其申報資格并列入不良信用記錄。
(三)申報的省工程研究中心名稱和主要研究方向應明確精準,避免寬泛籠統。申報材料須膠裝成冊,編制目錄、頁碼,相關數據必須提供佐證材料。
特此通知。
附件:1.廣東省發展改革委關于印發省工程研究中心管理辦法的通知
2.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版)
3.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申報數據表
4.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申報匯總表
5.廣東省工程研究中心申報承諾書
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2024年12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