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要求 | 落實措施 | 責任科室 |
一、優化政務公開工作基礎 | 1.規范行政法規使用,統一參考中國政府法制信息網行政法規庫,確保使用的行政法規文本為最新版本。 | 法制科會各業務科室 |
2.摸清本單位規范性文件底數,明確標注規范性文件的名稱、文號、發布機構、成文及發布日期、有效性等要素,提高規范性文件公開質量和搜索功能準確性,統籌做好局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審查工作。 | 法制科 |
3.結合權責清單以及實際承擔的工作職責,持續推動政府信息主動公開目錄的動態更新調整,切實將主動公開目錄列明的公開事項公開到位。 | 辦公室會各業務科室 |
二、圍繞服務中心工作、助力經濟社會平穩健康發展深化重點領域信息公開 | 4.按要求規范使用省政府信息依申請公開系統,實現登記、審核、辦理、答復、歸檔等全流程電子化管理,提升依申請公開工作辦理實效。用好平臺監督管理功能,主動發現工作中存在的共性問題、疑難問題,及時予以解決。注意收集在辦理政府信息公開申請中發現的群眾普遍關心的政府信息,以適當方式予以主動公開。 | 辦公室 |
5.提高認識,規范編制發布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切實提高年報內容質量和數據準確性。 |
6.用好“中山市惠企政策平臺”,強化惠企政策供給信息公開,保持惠企政策及解讀文件持續動態更新,政策咨詢“有求必應”。 | 服務業發展科、價格管理科、能源科等業務科室 |
三、優化政務公開平臺建設 | 7.持續加大紓困幫扶政策的公開力度,促進穩就業和消費恢復。 | 服務業發展科、價格管理科等業務科室 |
8.持續加強粵港澳大灣區和深圳先行示范區建設,橫琴、前海兩個合作區建設穩健起步等重大戰略實施發布解讀,依法依規做好相關規劃、政策文件及重大建設項目信息公開,積極引導市場預期。 | 大灣區辦秘書科、發展推進科 |
9.聚焦中國共產黨中山市第十五次代表大會、2022年中山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的中心工作,加大對推進基礎設施項目建設、戰略性產業集群建設等工作成效的宣傳解讀力度,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 重點項目科、產業創新科等業務科室 |
四、堅持全市一盤棋,強化工作指導監督 | 10.做好對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相關服務業支持政策和促進消費政策措施的公開工作。在擴大假期旅游消費、促進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加快新型消費基礎設施和載體建設、培育新業態等方面充分發揮政府信息公開和政策解讀引導指引作用,營造良好消費環境。 | 服務業發展科、產業創新科等業務科室 |
11.加強教育收費政策、收費標準的公開,做好政策解讀,及時回應社會關注。 | 收費管理科 |
12.落實《廣東省政府系統政策解讀工作細則(試行)》“三同步”工作機制,做到應解讀盡解讀。進一步提升解讀材料質量,突出核心概念、新舊政策差異、影響范圍、執行標準、辦事指引及注意事項等,精準傳遞政策意圖。負責政策解讀的科室要針對社會公眾對政策可能存在的關注點、疑慮點,重點解讀文件中與群眾切實利益相關、與企業生產生活密切的內容,提高解讀針對性;綜合運用新聞發布會、在線訪談、圖文動畫等形式對重大政策開展深度解讀,提高政策知曉度和到達率。 | 辦公室會各業務科室 |
13.加大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眾參與,決策事項可通過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書面征求意見、聽證會、座談會、網絡平臺互動等方式面向企業群眾公開征求意見。重大行政決策事項公開征求意見的,決策承辦單位應當通過政府網站、政務新媒體以及報刊、廣播、電視等便于社會公眾知曉的途徑,公布決策草案及其說明材料,明確提出意見的方式和期限。對公眾提出的意見建議不予采納的,應當及時向社會公眾反饋。 | 法制科會各業務科室 |
14.落實《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2021年重大政策全周期管理方案的通知》(中府辦函〔2020〕187號),積極開展政策實施后的跟蹤評估和解讀。政策文件公布后,文件起草科室要密切關注重要政策,特別是涉及企業發展和民生問題方面的重要政策執行過程中的各方反映,跟蹤評估政策實施效果,及時對相關輿情和社會關注點、存在的誤解誤讀進行回應,有針對性地解疑釋惑,必要時分段、多次、持續開展解讀,增進社會共識。 | 各業務科室 |
15.認真做好省長留言(包括集約化平臺轉辦的政務咨詢類留言)、人民網網民給市長留言辦理工作,按照規定時限做好留言答復。定期進行留言辦理梳理分析,對反映集中的問題可通過二次解讀等方式加強回應。 | 辦公室會各業務科室 |
16.切實落實政務輿情回應主體責任,加強政務輿情監測和風險研判,前瞻性做好引導工作,更好回應人民群眾和市場主體關切,為經濟社會發展營造良好氛圍。 |
17.嚴格落實網絡意識形態責任制,確保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平穩運行;持續加強政府網站與政務新媒體安全防護工作,做好日常巡檢和監測;強化政務新媒體矩陣建設,及時準確傳遞全市發展改革權威聲音。 | 辦公室會信用建設科等業務科室 |
18.修訂重點領域信息公開專欄建設規范,結合近年工作重點修改調整重點領域相關欄目名稱表述、子欄目設置、內容展示等,進一步規范政府網站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建設。 | 辦公室、信用建設科 |
19.做好重點領域信息公開欄目內容日常維護,強化信息梳理分類,加強與政府信息公開平臺的內容對接。政務服務、行政審批類信息公開要實現與政務服務網的無縫對接,及時公開事項進駐、增加、調整和變更情況。 | 辦公室、審批服務辦公室等業務科室 |
20.在公開工作中落實信息發布主體責任,進一步增強規范意識,完善政府信息公開保密審查制度,對擬公開的政府信息依法依規嚴格做好保密審查,防止泄露國家秘密、工作秘密和敏感信息,防范數據匯聚引發泄密風險。 | 辦公室會各業務科室 |
21.局政府網站及政務新媒體要嚴格執行日常發布內容“三審三校”“先審后發”機制,嚴把政治關、法律關、政策關、保密關、文字關。 |
22.公開內容涉及社會公共利益調整、需要廣泛知曉的,可通過互聯網等渠道公開。公開內容僅涉及部分特定對象,或者相關規定明確要求在特定范圍內公示的,要選擇適當的公開方式,防止危害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社會穩定或者泄露個人隱私、商業秘密。 |
23.做好局規范性文件及政策解讀審核把關,避免出現政治性表述錯誤、法律法規依據或版本錯誤、錯別字等問題,確保在《中山市人民政府公報》上刊登的規范性文件及解讀的規范性和高質量。 | 法制科會各業務科室 |
24.局主要負責同志每年至少聽取1次政務公開工作匯報,專題研究部署政務公開工作。 | 辦公室會信用科等業務科室 |
25.配齊配強政務公開工作力量,保障工作經費,確保政策解讀、平臺建設、常態化監測等工作順利開展。 |
26.進一步規范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工作,不再開展政務公開第三方評估。 |
27.加強政務公開工作經驗總結,有關政務公開工作的獨特創新性做法和好的經驗可積極向市政府辦公室報送。 |
28.建立局2022年政務公開工作重點任務臺賬,明確責任主體和時限要求,逐項推動落實。 |
29.工作落實情況納入2022年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年度報告予以公開,接受社會監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