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炬開發區管委會,翠亨新區管委會,各鎮政府、區辦事處,市各有關單位:
經市政府同意,現將《中山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短板指標2016年工作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我局反映。
中山市發展和改革局
2016年6月23日
(聯系人及電話:鄒國偉,88318299)
中山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短板指標2016年工作實施方案
根據市委十三屆九次全會精神和市政府關于進一步落實省政府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十項短板指標的指示,為落實《中山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指標分解推進方案》,解決我市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短板指標問題,結合我市實際情況,特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根據《中山市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中山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指標分解推進方案的通知》(中府辦〔2016〕12號)的要求,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以“促轉型、強主體、建平臺、促集聚”為導向,堅持生產性服務業和生活性服務業兩手抓,力爭到2016年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達到45%以上。
二、工作任務
(一)優先發展生產性服務業。根據《中山市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的實施意見》(中府辦〔2016〕20號),做強先進制造業產業鏈“微笑曲線”兩端,重點發展研發設計、物流與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融資租賃、服務外包、檢驗檢測認證、節能環保服務、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力資源服務、品牌建設和售后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建成一批面向先進制造的生產性服務產業發展平臺,建設一批帶動力強的生產性服務業集聚區,培育一批競爭力強的生產性服務業骨干企業,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轉變、向價值鏈高端延伸。(市發改局、經信局、科技局牽頭,市商務局、交通局、金融局、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中山銀監分局、質監局、環保局、工商局、人社局、外僑局、財政局、國稅局、地稅局、國土局、規劃局、住建局、教體局、各鎮區配合)
(二)優化提升生活性服務業。重點發展貼近服務人民群眾生活、需求潛力大、帶動作用強的生活性服務領域,推動生活消費方式由生存型、傳統型、物質型向發展型、現代型、服務型轉變。大力發展現代流通業,改造提升居民服務業,做強做大餐飲業,積極發展健康服務,加快社區服務體系建設。優化發展環境,擴大市場化服務供給,改善消費環境,提升質量保障水平。(市發改局、商務局、旅游局、人社局牽頭,市經信局、文廣新局、衛計局、教體局、食藥監局、質監局、工商局、財政局、科技局、交通局、金融局、民政局、國稅局、地稅局、國土局、規劃局、住建局、人民銀行中山市中心支行、中山銀監分局、各鎮區配合)
(三)促進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推動第三批服務業集聚區加快建設,開展第四批服務業集聚區認定工作,策劃建立“大數據眾創集聚區”等一批業態創新、集聚度高、發展潛力大的服務業集聚區,發揮服務業集聚區的示范帶動作用。制定出臺我市促進樓宇經濟發展的政策文件,建立健全樓宇經濟發展機制,著力“盤活一批”閑置、低效樓宇、“共建一批”特色樓宇、“提升一批”億元樓宇,設立“樓宇經濟專項發展資金”,建設樓宇經濟數據信息平臺,打造“品牌樓宇”,全力提升樓宇入駐率、稅收貢獻率,為增強區域經濟實力提供有力支撐。(市發改局牽頭,市經信局、科技局、金融局、商務局、規劃局、環保局、住建局、交通局、國土局、財政局、工商局、人社局、國稅局、地稅局、各鎮區配合)
(四)培育發展服務業新興業態。建立服務業新興業態企業庫滾動發展制度,成熟一批認證一批,壯大服務業新興業態企業庫,引導新興業態企業創業創新、發展壯大,2016年目標認定新興業態企業200家以上。舉辦第二屆服務業新興業態高峰論壇,圍繞新興金融領域探討我市服務業新興業態可持續創新發展的路徑。依托服務業新興業態發展研究院,開展新興業態的示范推廣、課題研究、統計分析、制定標準等業務,研究開展服務業緊缺人才的培訓工作。(市發改局、商務局、金融局、文廣新局牽頭,市經信局、科技局、旅游局、財政局、教體局、人社局、國稅局、地稅局、各鎮區配合)
(五)深化服務業交流合作。跟進2016年深圳-中山現代服務業招商推介會項目,積極推進現代金融、智慧教育、文化創意、健康服務等多個現代服務業領域對接合作,促進更多優質服務業企業落地中山。加強與香港貿發局聯系和對接,組織參展與中山產業相關的國際性主題展會。實施“走出去”招商戰略,針對服務業新興業態重點發展領域,主攻國內產業化龍頭,把優質服務業項目引進來。(市發改局、金融局、教體局、文廣新局牽頭,市商務局、外僑局、科技局、經信局、各鎮區配合)
(六)完善服務業統計工作。加強服務業統計基層基礎建設。抓好服務業上規上限,建立年度上規上限服務業企業重點觀察名錄庫,對達到條件的企業加強管理和指導,及時申報入統平臺。繼續開展服務業企業統計工作規范化建設評估工作,對服務業企業從統計機構和人員、原始記錄和統計臺賬、統計報表和資料管理、統計信息化建設、統計法制建設等五個方面進行規范化評估,充分激發部門、企業及統計人員的積極性和能動性,夯實服務業統計基層基礎,確保統計數據質量。(市發改局、統計局牽頭,各鎮區配合)
(七)加強服務業人才培育工作。推動引資、引智、引技齊頭并進,加大對發達地區尤其是港澳臺地區先進理念、先進經驗、先進管理模式以及高端人才的引進力度。鼓勵高校、專業培訓機構面向服務業企業開展各種職業技能培訓,增設現代服務業專業。完善服務人才的激勵機制,探索推行技術入股、股票期權激勵等新型分配方式,充分調動服務人才的工作積極性。(市人才局、人社局牽頭,市教體局、發改局、外僑局、科技局、經信局、商務局配合)
三、工作步驟
第一階段:(2016年5月25日—6月5日)市發改局擬定《中山市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第三產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短板指標2016年工作實施方案》(征求意見稿),征求各單位意見,于6月上旬前完成對《工作方案》的修訂并報市政府審批。
第二階段:(2016年6月6日—6月30日)各單位按《工作方案》的分工開展工作,于6月25日前將上半年工作實施情況匯總到市發改局,市發改局負責收集情況形成匯報材料上報市政府督查室。
第三階段:(2016年7月1日—12月30日)各單位抓緊工作推進,于12月25日前將今年工作實施情況報市發改局。市發改局于12月30日前形成匯報材料上報市政府督查室。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各鎮(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第三產業占GDP比重指標率先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要意義,切實加強組織領導,把握時間節點,按照職責分工高質量的完成工作。
(二)做好溝通協調。各鎮(區)政府、各有關部門要加強溝通協調,工作上互相配合,確保各項工作措施銜接順暢。
(三)強化監督檢查。牽頭單位要加強統籌協調工作,市政府督查室加強對各項工作目標和政策措施實施情況的監督檢查,采取有效措施解決工作困難,確保按照進度要求完成市政府下達的工作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