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堂,位于中山市大涌鎮西南部,距中山市城區11.3公里占地面積約8.5平方公里,現有居民1700多戶,戶籍人口近6000人,林姓人口居絕大多數,旅居港澳臺同胞及海外鄉親近5000人。安堂村始建于明朝洪武初年(公元1368年),因村建于龍眼田邊,且寓意興旺發達,初名龍興村。明代新會著名文豪陳白沙,游歷到此,應村民求賜村名,見村處“明堂”廣浩,祈盼村民生活安定,故改稱安堂。1966年改稱朝陽大隊,1975年復稱安堂,1976年分為安東、安西、安南、安北;1983年重新合并,復稱今名。
安堂村落結構較為完整,古舊民居多以清朝建筑為主,主要分布在石板街、林氏宗祠一帶,連片而建。安堂立村至今650多年,名人輩出,歷史建筑林立,其中有建于明期大覺古寺,“百歲流芳”牌坊均已于2009年被評為中山市文物保護單位,林氏宗祠(雙桂堂)于2019年被公布為廣東省文物保護單位。現存祠堂16間,廟宇7座,村內建有社區辦公樓、小學、幼兒園、衛生站、市場、文體運動場。2012年,安堂入選“第三批廣東省古村落”,2017年4月,安堂入選創建中山“新農村市級示范村”,成為當年6個市級美麗城鄉精品村之一,2018年11月被評為“中山市美麗宜居村”,2019年6月,安堂社區入選第五批中國傳統村落。
近年來,安堂致力于改善投資環境,加快集體經濟發展,大力促進集體經濟和社會的全面發展,深入規劃合理優化生活環境布局,挖掘出具有歷史傳承意義的景觀帶,以宗祠為點,舊石板街為線,打造出具有安堂特色的文化旅游線路;圍繞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河涌治理、美麗城鄉精品村建設、扶貧濟困助殘、創文鞏衛等特色主題開展黨員志愿服務活動,逐漸開創了經濟社會協調發展、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良好局面。
安堂民居(拍攝者:李素禧)
安堂宗祠(拍攝者:鄧健燦)
安堂九龍門夜色(陳立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