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涌鎮地處中山市西南部,隨卓旗山起伏錯落之勢環擁而建,距中山市城區約8公里,東臨岐江,西靠西江,總面積40.6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萬多人,其中戶籍人口2.9萬多人,還有旅居海外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3萬多人,是中山著名的僑鄉和歷史文化之鄉,處廣州、深圳、珠海、香港、澳門1小時生活圈內。
改革開放以來,大涌從一個邊陲小鎮迅速發展成為我國著名的紅木家具和牛仔服裝生產專業鎮,擁有省級以上名牌名標超過30個,榮膺“中國紅木產業之都”“中國紅木家具生產專業鎮”“中國紅木雕刻藝術之鄉”“中國牛仔服裝名鎮”“廣東省教育強鎮”“中國千強鎮”“國家衛生鎮”“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等稱號,成為我國鎮域經濟的一顆璀璨明珠。
優美的生態稟賦
大涌擁有“兩江一山”的自然生態,豐沛的岐江和西江滋潤全境,綺麗的卓旗山覆蓋全鎮三分之一土地,呈現出綠心水岸的生活環境,是中山市重要的生態屏障。中山市最大的抗咸水庫和最大的供水企業就坐落在我鎮。
優秀的地域文化
作為隆都文化的集聚地,大涌歷史悠久而富有特色。幽長的石板街、遍布的寺廟宗祠、多彩的民俗、可口的美食賦予大涌特有的歷史內涵。蓬勃發展的紅木家具產業讓古老的紅木雕刻藝術愈久彌新,推陳出彩,并成功入選廣東省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大涌超100萬平方米美輪美奐的紅木家具展廳,精益求精,巧奪天工,彰顯紅木文化博覽城的魅力。
優質的生活服務
近年來,大涌著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加速實現了鎮內“四縱、四橫、一環”的路網格局。堅持將新增財力的絕大部分用于改善民生,提升居民幸福感。我鎮在全市首創成立社會建設法律咨詢委員會和廣州仲裁委大涌鎮民商事仲裁中心,搭建起事前法律咨詢、事中調解、事后仲裁的糾紛解決新機制,依法、及時、有效保障新老大涌人合法權益,并大力實施社區建設“851”工程,提升社區公共文化水平,讓新老大涌人情有所歸、居有所樂。
優良的產業配套
大涌是我國四大牛仔服裝名鎮之一和全國最大的紅木家具生產基地,從事牛仔服裝和紅木家具生產、銷售及服務的企業逾2000家。大涌成立了大涌鎮木材干燥中心、廣東省質量監督紅木家具和辦公家具檢驗站、大涌鎮紡織產品檢測中心、中山市紅木家具研究開發院、中山市牛仔服裝工程技術研究開發中心等公共技術研發平臺,并鼓勵以企業為主體的產學研合作,成立了全國首家服裝印花技術研發基地和紅木家具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當前,大涌鎮市級以上(含市級)工程技術中心達19家,有力地促進了大涌自主創新能力的提高和產品附加值的提升。大涌每年舉辦中國(中山)紅木家具文化博覽會,是中國紅木家具行業規模最大的展會。
優越的投資環境
大涌全力營造廉潔高效的政務環境、民主公正的法制環境、健康向上的人文環境、公平誠信的市場環境、安全穩定的社會環境、舒適便利的生活環境、暢通有序的交通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生態環境等“八大環境”,牽頭制定了《深色名貴硬木家具》國家行業標準和《紅木家具通用技術條件》國家強制標準,編制了《大涌紅木家具價格指數》,出臺了《大涌鎮產業轉型升級獎勵辦法》和《大涌鎮科技創新獎勵暫行辦法》,并優選紅木家具商貿集聚區、牛仔服裝配套服務業集聚區、紅木家具文化產業集聚區、紅木家具木材交易市場、紅木家具博覽中心、大涌新車站、卓旗山休閑假日酒店等項目對外招商。目前,大涌已納入中心城區建設規劃。大涌熱烈歡迎海內外客商來此投資興業,共襄美好未來。
轉型升級謀跨越,惠民善治促和諧。在“產業升級、城市轉型、民生改善、社會善治、綠色發展、文化引領”等六大戰略的指引下,大涌人正躊躇滿懷、開拓創新,為實現“紅木更紅,牛仔更牛,大涌更美”的宏偉藍圖而努力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