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公司地址位于大涌青崗村的中山市萬東電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東電子”)內機聲隆隆,80多名戴著口罩的員工各就各位正不停忙碌。
去年,萬東電子舍棄國內三座城市招商部門開出的優厚條件,投入5000萬元在大涌鎮購買廠房,立志扎根中山。
通過萬東電子的室內電梯,記者跟隨村干部上到了六樓。
剛出電梯,就聽到“咔哧咔哧”有節奏的機器聲,四排自動化機器有序排列,長約百米,動作整齊劃一,激光金屬片被一個個卷起來,接著切割成小段,輸送到下一個車間。大約500平方米的車間內,僅有5名技術工人看守,哪臺機器出現故障,旁邊的警報燈就會點亮,趕過去的工人只需伸手,用不到三秒時間,機器就會重新工作。
萬東電子是一家民營高科技企業,主要生產薄膜電容器。薄膜電容器用途很廣,比如我們居家使用的空調、電視、電飯煲、包括電蚊香拍,都離不開電容原件的支持。
面對一排高速運轉的機器,技術工人高英顯得從容而老練。1992年出生的她來自湖北宜恩縣,當日一早,她和其他兩名老鄉走上久違的工作崗位,開始了新一年的工作。受疫情影響,老家的縣城一直處于封閉狀態,不過,開城消息傳出后,他們都第一時間趕到了中山,又第一時間出現在工作崗位上。
“我們廠是2月21日復工復產的,當天只有20多人,但隨后幾天,員工基本都回來了。高英等三名湖北籍員工到崗后,80多名員工就全部到位了。”萬東電子有關負責人趙慧蘭告訴記者,工廠24小時開機,一方面是生產的需要,另一方面希望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
萬東電子成立于2013年8月,以前在港口和沙溪設有工廠。去年,公司根據發展需要,將兩個工廠合并,搬到現在的地址,形成了目前的規模。據了解,萬東電子使用廠房面積大約2000平方米,只占總廠房面積的十分之一。
“這棟大樓總面積約21000平方米,是去年才購買的,加上稅費,投入的資金有5000萬元。我們的想法就是扎根中山,逐年擴張,將這份事業作為終身事業做大做強、做到底。”公司董事長趙智宏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工廠合并前,萬東電子四處尋找合適的地址,準備作為公司總部。消息不脛而走,江西、安徽、湖南一些城市的招商辦知道情況后,登門拜訪,各自給出落戶當地的優厚條件。其中江西九江想將萬東電子招進他們的電子城,條件極其優越,要多大廠房給多大,三年免租金,企業只需承擔水電費。“已經組團去考察過,差點就搬過去了。”趙慧蘭說,準備搬走前,有人介紹到了現在的地址。
公司考慮再三,決定繼續在中山發展:“實際上,2008年,我們就在中山發展了,不僅對中山非常的熟悉,關鍵是深切體會到中山非常支持企業,創業環境不是今天怎樣承諾,而是早已成為一種穩定的制度。”
萬東電子是大涌鎮疫情期間首批復工復產企業,復工前,鎮政府多次派人到廠指導,力求做到萬無一失。
前期,在口罩十分緊缺的情況下,大涌及時送給企業500個口罩,加上企業提前自備的1000個,工人戴著口罩就開工了。鎮政府工作組再次到廠時,給企業吃了一顆定心丸,工廠需要多少口罩,鎮政府設法保證滿足。就這樣,萬東電子24小時開工,已經持續一個多月。
去年,萬東電子邊搬家邊生產,完成了近2000萬元的產值。趙智宏說,這個結果超出預期,今年雖然遭遇疫情,但公司的目標產值不變,力爭完成4000萬元,翻一番。另外,公司還有一個目標:全國排名第五,躍升到第三。中山重振虎威,萬東應有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