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東區街道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工改”、治水的工作部署,統一思想,下定決心,以日夜兼程、風雨無阻的奮斗姿態,以敢于擔當、善于作為的拼搏勇氣,堅決奪取“工改”、治水兩大攻堅戰的重大勝利,交出了新鮮出爐的“年度答卷”。這一年,東區街道完成5個項目合共約260畝低效工業用地拆除整理,任務完成率為173.4%,并啟動九畝灣低效工業園改造項目建設,實現“動工即招商”。這一年,東區街道水質顯著改善,年度水質情況和全年河涌水質改善程度均排名全市第3。 12月28日,中山市2023年度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暨水污染治理兩大攻堅戰總結大會高規格召開,東區街道榮獲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先進單位稱號,東區街道白沙灣經聯社和老富頭經聯社榮獲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先進村(社區)集體稱號,陳成恩、梁家榮榮獲中山市村鎮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先進個人稱號。東區街道榮獲中山市水污染治理工作標兵單位稱號,東區街道東裕社區、夏洋社區榮獲水污染治理工作先進村(社區)集體稱號,曾岑、劉志榮榮獲先進個人稱號。
打造中心城區的“工改樣板”
12月19日新動工的九畝灣項目,是中山市東區街道首個“工改工”項目,也是中山中心城區連片改造面積最大的“村企合作+單一主體歸宗”改造項目,該項目是東區街道“工改工”的一個縮影——2023年,東區街道全力推進低效工業園改造升級工作,打造中心城區的“工改樣板”,走出了一條具有東區特色的“工改之路”。
一是高位統籌。成立“尖刀連—工改專班—指揮部辦公室—指揮部”的四級組織架構,上下聯動、協同作戰。街道主要領導牽頭召開指揮部會議9次,涉“工改”議題黨工委會議40次,加強問題研判,確保工作有序推進。
二是高質落實。通過召開集中宣講、組織股民代表到深圳參觀、挨家挨戶上門宣講等方式,“量體裁衣”制定激勵政策和最優方案,打消思想顧慮,爭取股民支持。
三是高效推進。緊盯項目節點,實行掛圖作戰,推動部門聯審會審,積極對接市工改辦提前審核、評估相關材料,縮短審批時間,項目從前期策劃方案審議通過至改造方案獲批僅耗時128天。
2023年12月,九畝灣低效工業園改造項目動工建設,項目總投資約12億元,園區落成后預計年產值將達到16億元,帶來稅收約6700萬元,提升至改造前的10倍。
精準施策榮獲“治水標兵”
2023年是中山市治水攻堅的關鍵之年,為實現河涌“消黑消臭、水質達標、責任落實、群眾滿意”的目標,東區街道結合“河長制+治水”任務安排,重點圍繞小區排水管網改造、水污染源頭治理和暗涵整治三個方面,確保治水各項工作有序有效推進。
一是高位建立治水工作責任體系。領導班子牽頭抓總,部門、社區團結協作,實現治水大兵團作戰。探索采用項目長制,干部下沉施工一線現場協調,發動志愿者、小區業主全民參監督,保障工程質量及改造效果。
二是多點發力推進水污染治理工作。立足實際,打破“治水不上岸”格局,堅持“六污同治”“水岸同治”思路,實現由被動配合向主動作為轉變,精準施策、分批有序開展水污染治理工作,水環境質量有效改善。
三是落實河長制及河涌日常管護工作。街道12名街道級河長和9名社區級河長全年共巡河約5800人次,發現并處理涉河問題84宗。對涉河違建和河湖四亂問題,實現歷史存量全銷號且2023年度無新增問題。
新征程,新氣象。2024年,東區街道將繼續立足于穩、著眼于超,推動“工改”、治水兩項工作更上一層樓,以爭一流、創一流的精氣神,激發“中心”活力、提升“中心”品質,為中山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多東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