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東區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在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發揚“三牛”精神,迎難而上、砥礪前行,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眨y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統籌發展和安全,各項事業持續健康發展。獲評市“重振虎威”綜合類突出貢獻獎先進單位、市精神文明建設先進集體、廣東省脫貧攻堅先進集體。
一是經濟實力持續增強,發展基礎不斷夯實。2021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329.12億元,同比增長6.3%。第三產業增加值291.23億元,同比增長7.3%,總量連續17年排名全市第1,增速比全市高出2.3個百分點。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0.92億元,同比增長3.8%;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32.56億元,同比增長8.6%。固定資產投資額66.87億元,同比增長26.7%。首創“項目長”工作機制,對項目實行全生命周期服務管理??偼顿Y超200億元的15個重點項目落地布局?,F代服務業增加值占服務業增加值的比重達70%,同比增長1.7%。金融業增加值62.21億元,同比增長1.8%;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增加值38.96億元,同比增長15.2%。全年共新增規上限上企業53家,目前達到497家。推出首批50套人才公寓,質量和數量均處于全市領先水平。投入400萬元開展系列促消費活動,有力拉動消費近億元。在全市率先出臺跨境電商扶持政策,跨境電商總額和增速排名均居全市第1。外貿進出口總額達132.45億元,首次突破百億元大關。創新出臺《東區街道促進產業發展扶持暫行辦法》,“產業扶持政策30條”參評案例獲評全市穩企安商“十佳案例獎”。落實領導干部聯系企業制度,走訪企業500多家次,解決問題185條。在全市首推21個證照聯辦“一件事”服務窗口,設立“辦不成事”反映窗口,經驗得到全市推廣。市場主體2.97萬家,其中企業1.7萬家,比2020年分別增長15.5%、20.47%。
二是城市品質持續提升,美麗東區成色更足。岐江新城重大產業平臺建設加快。強勢推進村鎮低效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城市更新步伐有條不紊?;ㄔ飞鐓^柏苑新村西南閣、花園新村別墅區及竹苑社區竹苑新村三大片區的微改造工作提質增效。連續兩年在全市文明程度指數測評中排名城區第1。開展城市管理水平躍升十大專項行動取得階段性成效。公益性項目征地任務完成率、拆遷任務完成率實現逆襲,提前達到“雙百”目標,排名并列全市第1。拆除違法建筑5萬多平方米,提前完成全年治理目標。深入推進鄉村振興,在市美麗鄉村指數測評中位居前列。落實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任務,交辦案件均階段性辦結。強化水污染治理,全面壓實各級河長責任,水質改善程度排名全市第1。高效完成岐江河(東區段)綜合整治任務。率先100%實現轄內物管小區廚余垃圾單獨收運。
三是民生福祉持續增進,社會事業蓬勃發展。高質量完成街道2021年度十件民生實事和社區民生微實事。香山小學、東區街道第一中心幼兒園順利開學,水云軒小學、朗晴小學擴建工程建設加快。連續16年獲得中山市初中教學質量評價鎮區一等獎。獲評“廣東省健康促進區”。全市首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部(社區醫院)投入運營。花苑社區被評定為全市唯一“全國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區”。辦好金龍文化盛會、城市定向旅游大賽等活動,開展群眾文化活動6000多場。完成4次大規模核酸檢測工作,累計接種新冠疫苗59萬劑次。新增就業人數4468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椕芸椑紊鐣戎档妆U暇W,發放各類低保、補助1300多萬元。平安建設、法治建設排在全市前列,信訪積案化解率達100%。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刑事治安警情4154起,下降11.82%,“颶風2021”專項行動排名全市第1,掃黑除惡工作排名全市第2。成立反詐分中心,推廣安裝“國家反詐APP”16.4萬人次,挽回群眾經濟損失1132萬元。高標準推進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建成社區綜合治理微中心,有關經驗做法得到省委領導充分肯定,在2021年平安廣東建設創新交流會暨市域社會治理現代化試點工作推進會上推廣。創新“香山法苑”法治建設品牌,引進全省首家“互聯網·無人律所”智慧服務平臺。打造“王曉葵個人品牌調解工作室”。全年無發生重大安全事故和重大消防安全事故,安全生產事故死亡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四是政治生態持續向好,黨的建設全面加強。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組織黨工委會議“第一議題”學習42次、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18次。積極開展黨史學習教育,打造賣蔗埔起義革命遺址黨建主題公園,班子成員講黨課32次,帶動基層黨組織書記講黨課超950次。在市微黨課大賽以及主題征文評比中成績優異,共獲獎項9個。辦好“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完成重點民生實事項目120項、微實事項目563項。省、市黨史學習教育巡回指導組多次開展實地督導并高度肯定東區工作。356條信息登上市級及以上媒體,其中22條登上國家級媒體;省委簡報3次、市委簡報53次推介東區特色做法。開展“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大調研大討論,形成10個專題調研報告。扎實推進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制定社區賦能減負增效十項措施,首創黨員評星定級管理辦法。高質量完成經聯社“兩委”換屆工作。實現“一社區一黨建品牌”。起灣社區黨委榮獲“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3名黨員被評為“中山市優秀共產黨員”,4名黨員被評為“中山市優秀黨務工作者”,3個黨組織獲“中山市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首創黨建地圖,打造11條特色黨建線路。推出干部職級積分制度,強化干部職工平時考核工作。注重在急難險重任務和復雜環境中培養、磨練、考察干部。保持正風肅紀反腐高壓態勢。做好巡察整改后半篇文章。
二、2022年工作安排
2022年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重要講話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市第十五次黨代會提出“一個大戰略、兩大攻堅戰、一篇大文章、五大工程、一個堅強保證”的發展思路,持續推進“轉作風、再出發、開新局”,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統籌發展和安全,堅持黨建引領,堅定不移實施“強中心”工程,主動做好融合發展、錯位發展、補位發展,扎實推進“五大發展定位”,聚力建設“現代服務高地、精品中山示范”,奏響奮力開創中山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東區最強音。
2022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6.5%,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3%,外貿進出口總額增長10%,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基本持平。
(一)堅持“一手抓空間優化、一手抓產業升級”,推動存量盤活、增量提升“并駕齊驅”。
一是一手抓空間優化。強勢推進村鎮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2022年完成九畝灣片區超200畝拆除任務和土地整備工作。以統租統管的方式試點推進重點片區連片更新改造。探索創新混合主體改造新模式,加快謀劃點狀項目改造工作。加快制定低效工業集聚區升級改造提升規劃研究。深入群眾、企業做好宣傳,做到多方共贏。做好本地優質企業的定制化騰挪方案,邊改造、邊騰挪、邊促增資擴產。堅決依法果斷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低產出和不符合準入標準的落后產能。全力推進城市更新,完善沙崗片區“三舊”改造項目單元計劃,提速推進環紫馬嶺、環五馬峰、三溪、柏山等片區相關工作。年內竣工驗收花苑、竹苑社區老舊小區改造工程。謀劃推動一批小區微改造工作。
二是一手抓產業升級。培育壯大一批創新創業載體。引進培育數字化服務平臺項目。強化金融服務實體經濟功能,推動基金聚集發展政策制定出臺。推動供應鏈金融牌照落地,搭建全市首個供應鏈綜合服務平臺。發揮融資租賃等作用,促進本地中小企業增資擴產、轉型升級。舉辦“政銀企”對接會。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加快出臺街道服務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做大做強總部經濟,引導企業聯合建設總部大樓。加快湖北科技大廈建設,爭取年內1—2個總部樓宇綜合體落地動工。引導法律、會計、審計、知識產權等現代服務業集聚發展。加快跨境電商平臺、跨境物流、外貿綜合服務等企業發展。推動生活性服務業發展,加強公益性、基礎性服務業供給。充分發揮招商指揮部作用,統籌資源大招商、招大商、招好商。開展靶向招商,組織不少于兩場招商推介會或對接會。實施產業載體升級行動,分門別類找項目、引項目。
(二)暢通“五大環境”,釋放乘數效應,推動產城人融合發展。
一是持續優化營商環境。用心用情呵護企業家、無私高效服務企業,用好“產業扶持政策30條”,升級“項目長”工作機制。全面提升政務服務水平,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用好“辦不成事”窗口,引入政務服務“智能系統”。打造一流貼心人才服務,推進“雛鷹歸巢”“雛鷹展翅”等人才工程,推動人才公寓建設。
二是持續優化生態環境。堅決打贏水污染治理攻堅戰,全面落實河長制,啟動三年治水工作計劃,力爭治水工作走在全市前列。把保護生態環境擺在突出位置,鞏固第二輪中央生態環保督察整改工作成果。落實碳達峰碳中和工作舉措。鞏固城市管理水平躍升十大專項行動成效,常態化推進創文鞏衛工作。落實“美麗中山”三年行動計劃。
三是持續優化宜居環境。辦實十件民生實事和社區民生微實事,健全“我為群眾辦實事”常態長效機制。堅持穩就業、保就業不動搖。提速推進水云軒小學、朗晴小學擴建工程。暢通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住院部(社區醫院)運作機制。深化“3+4+N”養老服務體系,打造綜合型養老服務中心。健全多層次保障體系,全力保障不同群體合法權益。鞏固和擴大脫貧攻堅成果,做好東西部協作和駐鎮幫鎮扶村工作。
四是持續優化人文環境。開展庫充歷史性建筑保育活化工作。以中山歷史名人陳天覺為脈絡,講好香山建縣的故事。尊重和善待碉樓、僑房等古建筑,關注和保護鄉土樹種、古樹名木。發展特色文旅產業。謀劃建設庫充、三溪特色文化街區。結合香山立縣870周年,舉辦系列文化活動。力爭引進全國50強酒店總部,豐富文旅產業發展配套。打造“1+10+30+N”新時代文明實踐矩陣。辦好書香文化節、“金龍文化節”等特色文化活動。充分激發消費潛力,推出系列促消費活動,以“東區美食地圖”引流,進一步集聚人氣。謀劃打造高端汽車品牌4S集聚項目。
五是持續優化安全環境。更好統籌發展和安全,毫不放松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壓緊壓實安全生產、公共安全責任,毫不放松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斗爭,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進依法治街、依法行政、依法治理。深化“香山法苑”共建,做好“八五”普法。探索具有東區特色的社會治理新模式,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水平。
(三)全面加強黨的領導和黨的建設,營造風清氣正、勁足實干的政治生態。
一是毫不動搖抓實黨的政治建設,持續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大力弘揚偉大建黨精神,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
二是推動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深入實施基層黨建三年行動計劃,健全街道“大工委”、社區“大黨委”工作機制。深化“一社區一黨建品牌”,進一步建強黨群服務陣地。
三是鍛造專業化高素質干部隊伍,推動干部隊伍大興八大之風。堅持正確用人導向,注重在治水、“工改”、招商等重點任務選拔使用干部。完善考核激勵機制,最大限度激發干部履職盡責、擔當作為。
四是持之以恒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糾治“四風”。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堅持“三個區分開來”,為實干者撐腰、為干事者鼓勁、為擔當者擔當。
中共中山市東區街道工作委員會
中山市人民政府東區街道辦事處
2022年2月2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