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中國共產黨東鳳鎮第十二屆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召開。鎮黨代表出席會議,市黨代表、非黨代表的鎮機關企事業單位、市直雙管單位負責人、老干部代表以及企業代表列席會議。會議由鎮黨委副書記、鎮長鄭雄主持。
大會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認真貫徹落實省委“1310”具體部署和市委強鎮興村富民“13388”行動要求,回顧過去、展望未來、明確任務,堅定不移錨定“經濟強、城鄉美、社會治”三大目標,動員全鎮各級黨組織和廣大黨員干部群眾,黨群合力、政企同心,奮力開創東鳳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會上東鳳鎮黨委書記鄒小龍代表中國共產黨東鳳鎮第十二屆委員會向大會作報告。
回顧2024年的成績,是全鎮干部群眾辛勤付出所帶來的發展與進步。
一年來,面對壓力和挑戰,東鳳鎮堅持人民至上、以人為本,團結一心、日夜兼程,推動經濟社會取得新成效。干部隊伍建設有力,產業發展再創佳績,“工改”和治污攻堅快速推進,美麗環境全民行動,道路交通有效改善,文旅融合亮點紛呈,強執法實效顯著,平安建設全面提升,民生實事扎實推進,東鳳高質量發展的底色更重、亮色更顯、成色更足。
這些成績的取得,根本在于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舉旗定向,得益于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彰顯了廣大黨員干部的奮發有為,凝聚了全鎮廣大人民群眾的心血和汗水。
會議指出,東鳳鎮制造業基礎扎實,產業擴張態勢和發展內生動力不斷增強,深中通道的開通打破了珠江口東西兩岸的交通瓶頸,然而,東鳳鎮要實現高質量跨越發展,還有三大方面難題亟待破解。
一是低效用地如何加快改造升級。
二是城鎮環境如何全面美化提升。
三是南北發展如何實現協調并進。
會議強調,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是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關鍵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我們必須堅定信心決心,仰望星空、腳踏實地,刀刃向內、問題導向,穩中求進、把握重點,用心愛民、真抓實干,平安穩定、奮勇前進,以“等不得”的緊迫感、“慢不得”的危機感、“坐不住”的責任感,圍繞“十二項要點”攻堅克難。
一是黨建作引領
全面加強黨的領導,持續推進干部隊伍建設“提質、減員、增效”,抓實黨員隊伍建設,不斷壯大基層黨組織力量。
二是走進群眾中
持續落實領導干部駐點普遍直接聯系群眾機制,常態化開展走訪工作,真心實意傾聽、了解、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三是全力拼經濟
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不動搖,政企同心同向發力,以經濟強引領帶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四是為民治污水
堅持“六污”同治,打好藍天凈土保衛戰,動員人大代表、村干部和群眾廣泛參與監督,還東鳳老百姓干凈、清潔的城鎮環境。
五是用心抓“工改”
堅持“加快建塘、引魚過塘、舊棚退場”,計劃全年新增拆除整理約600畝鋅鐵棚低效用地,持續落實“億元企業安家計劃”。
六是環境持續美
深化“百千萬工程”典型鎮村培育工作成效,高標準推進美麗圩鎮“七個一”示范項目建設,深入實施鳳凰計劃、南部振興、舊城復興、孖水和穗、中心提升、橋下空間等六條空間策略,打造美麗宜居宜業新城鎮。
七是醫教補短板
加快推動南部振興行動,著力解決教育、醫療、就業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問題,切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滿意度。
八是行車路路通
打好城鎮功能陣地戰,優化全鎮交通路網,持續推進鳳凰計劃,完善“三縱四橫”道路交通系統,打通內外交通循環。
九是多建停車場
堅持違停執法和智慧停車“兩手抓”,持續加大“僵尸車”清理力度,同時以“先免費后收費”的思路有序推進智慧停車。
十是“兩違”強打擊
強化“兩違”執法震懾和對“兩違”整治的監督執紀問責工作,持續保持打擊“兩違”的高壓態勢,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用地、違法建設違法行為。
十一是居民服務好
深化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多元參與,做深做透群眾工作,充分發揮黨員住戶的先鋒模范作用,不斷增強社區的凝聚力。
十二是安全是底線
更好統籌發展與安全,加大平安建設力度,強化“黨政同責、一崗雙責、齊抓共管、失職追責”,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會穩定。
會議審議通過了鎮紀委工作報告以及鎮黨費收繳、管理和使用的情況報告,表決通過了提案處理決定以及大會決議。相關鎮領導成員逐一回應代表關切問題。
鄒小龍作閉幕講話,代表鎮黨委向過去一年辛勤付出的全鎮廣大黨員干部、群眾、企業家表示衷心的感謝!為進一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搶抓機遇、乘勢而上,奮力開創東鳳現代化建設新局面,他提出三點意見:
要永葆忠誠之心,以更高的站位把牢政治方向,堅持不懈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
要堅守為民之情,以更實的舉措增進民生福祉,堅持與群眾站在一起、想在一起,把群眾的“柴米油鹽”記在心上。面對交通、停車、教育、醫療等民生領域的短板弱項,要以問題為導向,精準施策,用心用情用力解決好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
要力行務實之風,以更大的力度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不動搖,堅持“干部帶著項目走”,力促“開門紅”。全力拔高爭先,工業“打頭陣”,農業和三產協同并進。著眼“長久治”,扎實做好新生代企業家培育、“四個半年”計劃、我村莊我美麗“6663”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