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免费播放,亚洲另类视频,麻豆一区二区,石原莉奈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無障礙版 長者助手 登錄
您當前的位置: > >規范性文件

板芙鎮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板芙鎮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的通知

文號:板府規字〔2022〕1號、板府〔2022〕2號 信息來源:中山市板芙鎮人民政府 發布日期:2022-01-30 分享:

板芙鎮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政策解讀

各村(居)委會,各有關部門單位:

  現將《板芙鎮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執行過程中如遇到問題,請徑向鎮城建農局反映。

中山市板芙鎮人民政府

   2022年1月30日


板芙鎮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


  為切實加強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確保墾造水田項目長期、有效、穩定發揮最大效益,根據《廣東省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粵農農〔2019〕329號)和《關于印發<中山市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的通知》(中農農函〔2020〕33號)等文件的要求,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編制總則

  (一)編制目的

  對本墾造水田項目持續跟蹤管護、提升地力、落實種植,確保墾造水田項目長期、有效、穩定發揮最大效益,促進農業增產增效、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加快發展,保障糧食安全。

  (二)原則要求

  1.部門牽頭,屬地負責。鎮城建農局牽頭,農業中心、水務中心、市自然資源局第四分局配合,共同承擔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責任主體責任,協調做好管護相關工作。本項目土地承包權人是具體實施主體。

  2.壓實責任,專項管護。制定管護工作方案,明確管護職責、措施、標準等要求。土地承包權人要嚴格履行管護職責,開展基礎設施日常管護、種植管護和地力培肥管護,確保管護工作實現既定效果。

  3.規模經營,確保實效。引入現代農業企業、種植大戶、家庭農場、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進行長期承包(一次承包經營期限不少于6年)、規模化種植,充分發揮墾造水田連片性高和承包經營者專業技術強的優勢,確保項目符合現代農業需要并持續穩定利用。確實無法引入新型經營主體的,由城建農局負責組織開展規模經營,避免項目撂荒、地力下降等問題。

  二、墾造水田項目移交

  (一)基礎設施移交。項目經市自然資源局、農業農村局聯合實地驗收并出具墾造水田項目驗收意見函后,項目建設單位于10個工作日內與我鎮項目土地承包權人辦理項目基礎設施移交手續,簽訂項目三方管護協議,落實管護責任,并從管護協議生效之日起,計算項目工程質量保證期和種植水稻收益降低補償費、土地承包權人激勵補貼、地力培肥補貼發放的起止時間。

  (二)種植、地力管護移交。管護協議生效后,城建農局要及時與項目建設單位進行管護交接,并按照管護工作方案,組織、指導和監管項目種植和地力培肥。在項目落實前3年(后3年鼓勵)每年至少種植一造水稻或水生農作物,以及完成地力培肥等管護工作后,及時申請管護工作驗收,申請及發放項目補償補貼等。

  三、管護內容

  墾造水田項目納入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管理,項目后期管護期限不少于6年。

  (一)基礎設施管護

  項目區內的引水或抽水工程設施、農田灌排溝渠、田間道路、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設施、農田輸配電工程設施等項目基礎設施,按“誰使用、誰管護”的原則,由土地承包權人負責日常管護,保持設施正常使用功能。對于自然災害等客觀原因造成的嚴重破壞,由當地村委會提出申請,在城建農局的統一協調下開展維護,所需資金由鎮財政解決。

  (二)種植管護

  管護責任人為土地承包權人,在我鎮農業中心技術指導下進行種植管護。項目管護期限內,在保證前3年(后3年鼓勵)每年至少種植一造水稻或者水生農作物的基礎上,年度內可輪作甘薯、馬鈴薯、蔬菜、油菜、豆科植物、花生、綠肥、紫云英等農作物,也可以臨時性地種植對耕作層沒有破壞作用的農作物,通過輪種進一步提高項目地力。嚴禁項目區內種植喬木、灌木、果樹、茶樹等樹木。

  (三)地力培肥管護

  管護責任人為土地承包權人,在鎮農業中心技術指導下進行地力培肥管護。每年度結束且地力培肥計劃落實情況驗收合格后,由鎮財政向管護責任人發放地力培肥補貼。

  (四)地力培肥技術模式

  項目區水源比較充足的田塊可采取增施商品有機肥、秸稈還田、增施土壤調理劑、種植綠肥等綜合技術模式;水源不足的田塊應以增施有機肥和土壤調理劑為主;部分偏砂或偏粘的田塊則要采取摻泥入砂或摻砂入泥辦法,調整砂、壤比例。具體技術模式如下:

  1.增施有機肥。使用商品有機肥作基肥,在犁田時施入土壤。

  2.秸稈還田腐熟。在秸稈還田方式上,實行稻稈機械翻壓還田為主,以留高禾頭還田為輔,種植蔬菜、薯類等作物的田塊可以通過稻稈覆蓋作物還田。

  (1)機械切碎稻稈+腐熟劑還田模式。主要做法是選用切碎稻稈功能較強的收割機收割早稻,將切碎的稻稈均勻平鋪田面,然后撒施秸稈腐熟劑,灌水7-10cm,漚田10天左右,再用旋耕耙辦田插(拋)秧。

  (2)稻稈留高禾頭+腐熟劑還田模式。工序為:留高禾頭約30cm~40cm→灌水至水深10cm以上→加腐熟劑→約20天后,用拖拉機翻壓。

  (3)稻稈平鋪腐熟直接還田模式。早稻收割后,將稻稈均勻鋪于稻田,畝施用碳銨15公斤、秸稈腐熟劑2公斤均勻淋灑于稻稈上,用機械磙壓稻稈,使稻稈不至浮起來。蓄水7-10cm,田水浸透稻稈,浸漚14天左右耕耙。

  四、管護經費及來源

  管護經費包括:種植水稻收益降低補償費(以下簡稱收益降低補償)、土地承包權人激勵補貼(以下簡稱激勵補貼)、地力培肥補貼、工作經費四種類型。所需經費來源包括:項目墾造成本(即項目投資預算資金)、市級水田指標分成收益、基本農田保護經濟補償、用于農業土地開發的土地出讓金、災毀復墾和救災復產資金(專項用于因自然災害等客觀原因造成的基礎設施嚴重破壞)、部門預算以及完成上級任務之后的涉農資金統籌等。

  (一)收益降低補償、激勵補貼。根據《廣東省墾造水田工作方案》和《廣東省墾造水田項目管理辦法(試行)》(粵國土資耕保發〔2018〕4號),項目竣工驗收移交后3年內的收益降低補償、激勵補貼列入項目成本,由鎮財政從收到的項目投資預算資金中分年度發放。

  收益降低補償的補償標準由鎮農業中心參照項目立項當年或項目周邊同期同類地塊的租地價格確定。土地承包權人每年至少種植一造水稻或水生農作物后,由鎮財政分年度發放給土地承包權人。

  激勵補貼標準為每畝每年500元,由鎮財政分年度直接補貼給土地承包權人。

  (二)地力培肥補貼。實施主體為鎮農業中心,補貼對象為土地承包權人。地力培肥補貼主要用于項目涉及地塊地力的持續提升。項目竣工驗收移交后連續6年的地力培肥補貼按一定標準安排,由鎮財政做好資金保障工作。

  地力培肥補貼須在市農業農村局牽頭每年度對項目管護工作組織驗收合格后,由鎮財政予以發放。具體項目的補貼標準、發放方式等由鎮農業中心按規定報鎮政府同意后確定。項目竣工后第7年及以后年度是否需繼續進行補貼,由市政府根據市農業農村局對耕地質量的評估情況另行確定。如需繼續進行補貼,由市財政提供資金保障。

  (三)管護工作經費。實施主體為鎮農業中心,補貼對象為土地承包權人。管護工作經費安排不少于6年,用于對本項目后期管護工作組織培訓、指導、監督、檢查、參與驗收、引入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及定位拍攝和定期上傳報備能夠反映實際管護工作、管護質量、管護進度等方面的照片等。

  五、組織保障和監督

  (一)責任分工

  鎮城建農局、農業中心:負責制定墾造水田項目后期管護工作方案并組織實施,及項目具體后期管護工作,協調指導、檢查監督管護責任人進行規模經營后期管護,參與項目管護驗收,并做好有關管護資料的上傳。

  鎮財政分局:負責安排后期管護資金的保障工作。

  鎮水務中心:參與項目管護驗收工作,根據相關工程驗收標準提出意見,并對后期管護提供水利方面的工作保障。

  項目地塊管護責任人:要嚴格履行管護責任,在鎮農業中心技術指導下,按規定內容、要求完成后期管護事項。

  (二)管護檔案管理

  鎮城建農局負責釆集后期管護有關影像或照片,并由鎮農業中心協同市自然資源局第四分局上傳至墾造水田項目管理信息系統備案。后期管護資料檔案包括:

  鎮城建農局對因自然災害等客觀原因造成嚴重破壞的基礎設施開展管護的相關資料,包括工程設施管護申請、批復或通知、施工過程文件資料、管護前中后期影像或照片等。

  管護責任人開展工程設施日常管護、地力培肥和種植管護的前中后期影像或照片,購買有機肥、土壤調理劑等發票和發貨單等相關票據。管護影像或相片要求一式兩份,一份由管護責任人保存留檔,一份提交鎮城建農局上傳備案。

  (三)年度后期管護工作驗收。

  鎮城建農局配合市農業農村局每年底對項目后期管護工作進行檢查驗收。驗收內容包括水稻或水生植物種植情況、其他農作物種植情況、地力增肥情況、基礎設施維護情況、管護檔案管理情況等。驗收合格的,由市農業農村局向土地承包權人出具驗收確認函,鎮財政據此發放補償補貼,并報市政府備案。驗收不合格的,根據管護協議約定,視未落實管護責任嚴重程度,責成整改重新驗收,采取支付違約金、列入失信名單等方式給予處罰,報市政府備案。

  本管護方案有效期至2025年1月29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梁平县| 安丘市| 驻马店市| 石景山区| 盐城市| 苏州市| 新巴尔虎左旗| 长子县| 漠河县| 繁昌县| 韩城市| 哈密市| 鄄城县| 黄平县| 如皋市| 阳江市| 威信县| 依兰县| 石楼县| 新乡县| 湟中县| 青海省| 呼图壁县| 城市| 太仆寺旗| 凤城市| 容城县| 普陀区| 福海县| 普陀区| 平利县| 承德县| 诸城市| 齐河县| 韩城市| 汉寿县| 福清市| 金川县| 古田县| 启东市| 渭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