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位于中山市板芙鎮里溪村的月山農場,又迎來30多位游客。“我們的農場于7月1日正式開業,7月6日周末恰好趕上深中通道通車的熱度,迎來首批20多位市外游客。”農場主理人葉逢雨介紹,農場設置了農耕體驗區、爬寵樂園等,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個親近自然、了解種植知識和技巧的場所。
“周末來游玩的客人,有來自港澳的同胞,也有從東莞深圳過來的游客,他們對種植比較感興趣,大人帶著小孩在菜地里種菜,對他們來說,是一種新的體驗。”葉逢雨告訴記者,農場旁邊還配套了一個近40畝的大型露營基地,游客在農場活動完后,還可到露營基地露營、燒烤等,很適合家人朋友組團游玩。
新業態:綠色紅色齊推培育新熱點
隨著“百千萬工程”推進,中山鄉村文旅發展如火如荼,地處中山南部片區的板芙鎮里溪村也大踏步邁出自己的步伐,做好隨時華麗轉身的準備。里溪村是革命老區村,也是廣東最早推行“聯產到勞”農村改革、黨支部帶領村民創新突破的行政村,被譽為“廣東省農村改革先行地”。里溪村在市鎮兩級黨委、政府的指導支持下,持續發揮綠色生態優勢、活化利用紅色資源,推動鄉村振興持續發展。該村成立中山市中小學“五育”綜合實踐基地、設立麻鴨稻鴨共生實驗基地、舉辦“尋找美麗中華”全國鄉村定向系列賽事活動、板芙里溪迎新跑暨2023年中山市山地親子越野挑戰賽……2023年,里溪村成功獲評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廣東省美麗宜居村等“重量級”榮譽稱號。
值得一提的是,里溪村并不沉浸在過去的榮譽中,不斷開拓進取,以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帶旺鄉村人氣,增強發展活力。
里溪村深諳綠色生態之寶貴,持續發揮其得天獨厚的自然優勢。村莊四周環繞著郁郁蔥蔥的林木,清澈的溪流穿村而過,秀美月山、特色樹仔屋、“四小園”構成了一幅美麗的田園畫卷。在此基礎上,里溪村進一步活化利用紅色資源,將革命歷史與傳統文化相結合,打造了一系列紅色旅游景點,積極盤活村內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高標準建設了村史館、歷史展廳、村史禮堂等公共文化設施,讓游客在感受自然之美的同時,也能接受革命精神的洗禮。這種將綠色生態與紅色資源相融合的新業態,不僅豐富了鄉村旅游的內涵,也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可持續發展的動力。
新模式:多元活動引領鄉村新風尚
為了吸引更多游客,里溪村創新推出了多種旅游新模式。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依山而建的40畝露營基地。這里地勢開闊,環境宜人,是團建、研學等活動的理想場所。里溪村黨總支副書記古翠煥介紹:“隨著里溪村傳統項目紅色研學、企事業單位黨建團建基地活動的完善,每周有兩三千人次參觀里溪的紅色項目。”里溪村在傳統紅色研學項目的基礎上,增加“講解+導覽+特色商家營銷服務”,希望吸引短途游客將游覽時間更多地留給里溪。
此外,里溪村大環線上新引入的150畝優品葡萄園,加上已有的58畝巨峰葡萄園,更是成為親子采摘、科普研學的熱門去處。游客們在這里不僅可以品嘗到新鮮美味、多品種的葡萄,還能在采摘過程中體驗到農耕文化的樂趣。葡萄園種植戶周先生介紹:“葡萄園在里溪村已有12年,都是無農害種植,一年一季造的巨峰葡萄甜度高,受到客戶的喜愛。村民和周邊游客都是我這里穩定的客戶源。”正介紹著,又有村民和附近工作人員陸續來買葡萄,周先生又樂呵呵地轉身招呼客人去了。葡萄園隔著一條農路,就是全國最美農家書屋。一靜一動的搭配,特別適合一家老少的周末游模式。
新場景:綜合設施提升游客新體驗
在打造新場景方面,里溪村同樣不遺余力。近年來,里溪村的環山線、大環線、小環線,從規劃藍圖變成全新設施。里溪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李銳基駕著游覽電瓶車,帶著記者一行體驗了一趟里溪新場景。里溪村為了突破“小局面”,聯合隔壁村金鐘村,共同打造10公里馬拉松路徑的文化標識,讓游客在運動中感受鄉村文化氣息。環山步道二期、金鐘山登山徑里溪段等項目的建成,又為游客提供了更多戶外探險的新選擇。村里新建的金銀花長廊,將花架架高,讓金銀花依架生長,成為天然棚子,花架空間方便村民和游客停車,解決村中地少、停車難的瓶頸。以馬拉松路徑為鏈,串起村里露營基地、月山農場、花海槳板基地、里溪古道、石板街等綜合文旅設施的珠鏈,將文旅項目更集中地展現給游客,極大提升了游客的旅游體驗。“這些新場景,不僅美化了鄉村環境,也成為游客打卡的‘網紅’地點。”李銳基笑著說道。
里溪村通過培育“三新”,即新業態、新模式、新場景,成功實現了農文旅的深度融合發展,為打造鄉村振興標桿和大灣區消費新熱點奠定了堅實基礎。未來,里溪村將繼續探索更多創新路徑,為鄉村振興貢獻更多力量。